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科技风》2016,(6)
思品学科是中学教育教学重要科目之一,思品学科不仅是思品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塑造与培养。因此,初中思品学科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开放性教学模式,发挥思品学科对学生真正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思品素质。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思品学科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开放教学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桑德建 《科教文汇》2010,(21):24-25
综观当前的思品课教学,仍然是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尤其是部分教师唯书至上,不顾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思品课教学总让学生有一种"干巴巴说教"的感觉。笔者认为,加强思品课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努力把实践活动的"活水"引入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任同新 《科教文汇》2009,(20):88-88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学科,如何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灌输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音乐的特点出发,尝试把音乐引入思品教学,以期激发学生对思品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调动学生对思品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在活动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思品教学的魅力所在。而增强思品活动的吸引力、向心力,则是把学生引向这条阳光大道的航标,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学生,自会在这阳光大道上飞奔。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多数教师照本宣科,语言平淡无奇,信息量小,学生听得索然寡味。考前老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猜题押题,而现在的考试考题灵活,不仅对知识要考察,而且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取材来自时事新闻材料,学生对材料陌生,教材观点记忆僵死,不会灵活运用,更谈不上什么新思想、新观点了。我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通过网络,收集整理时事新闻材料,涉及到教材观点尽量引用时事新闻来讲解,使思品课堂充满了浓厚的时代气息,让学生感受到思品课的无穷魅力,思品教师的课堂语言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他们的心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在思品中时事政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过去,很多政治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氛围不佳,参与教学的学生少,覆盖面不广;教学的内容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没有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不重视课堂小结等。这些都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如何提高思品课堂的教学效益,使学生获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成为当前思品课堂教学的尤为重要的课题。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打造充满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是每一个思品教师的追求,灵活运用学生身边的素材,恰当穿插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热点,采用形式多变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就会使思品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8.
方月君 《科教文汇》2009,(24):107-108
新课程环境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要求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丰富学生情感,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达到知、情、行的统一,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让活动贯穿课堂”,如何提高思品课堂活动设计的实效性成了思品教师教学设计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中处处彰显着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氛围,思品课堂中的很多环节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其中追问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形式,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尤其是追问在课堂上的积极运用,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做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那么思品课堂中追问的运用现状如何?本文从初中思品教学中追问存在问题和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追问以提高教学深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初中思品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协作精神,我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尝试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以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科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来促进学习。文章通过对该理念的学习与探讨,并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将“以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以积极寻求教学的经验交流和能力提升,改善思品教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政治热情。  相似文献   

12.
刘海平 《科教文汇》2009,(17):49-49
当今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形成有吸引力的风格,应是每一位思品课教师追求的目标。而语言流畅是思品课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思品课教师传授知识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甚至世界观的形成。思品课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对新鲜事物的观察力、判断力,应把要讲述的内容,通过自然、连贯、流畅、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要讲究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以及对教学质量过分担忧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还难以真正迈出传统教学结构的束缚,中学思品课教学要顺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品教学的关键,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是改变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形式多样的活动课。  相似文献   

14.
张树春 《科教文汇》2010,(26):19-20
初中思品课是一门基础课程,我们不能忽略它对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非常重视这门课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本文结合目前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期望师生互动将学习效果发挥到最好,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而学习,推动教学向科学化进程前进。  相似文献   

15.
施维玮 《科教文汇》2010,(23):36-37
新课改进行的几年中,初中思品课从教材到课堂不断地进行改革,作为初中思品教师,我很想把思品课通过科学的方式上成老师好上、学生爱听的课。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试着根据假期所受的继续教育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方法的尝试,现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刘运建 《科教文汇》2011,(29):46-47
生活就是教育,教师要把教材与生活相联系,才能激活思品课堂。本文从选取生活场景、创设生活情境、参与生活实践等方面探究将思品课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力求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初中思品课堂中的践行教育就是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所必备的环节和基本形式。遗憾的是,在当前的思品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制约着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实现。探讨思品课堂无效提问的原因,可以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提高提问的质量,创设高效的思品课堂。  相似文献   

19.
许允锤 《科教文汇》2008,(34):167-167
初中思品新课程教学对笔者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受益匪浅。新课程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及教育观念的更新。下面笔者结合思品课(七年级上册广东版)《我和父母》第一课时就以上问题及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师生配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本文以笔者教学过程中如何设置有效的提问形式和方法的思考,阐述在初中思品教学中,老师若能巧妙地设置课堂提问,把握提问时机,使用恰当的提问技巧,并及时反思回馈提问效果,必然会使乏味的思品课程既灵动活泼又精致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