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刘亮 《科教文汇》2013,(1):60-61
并发进程的控制管理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其中同步互斥问题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针对学生普遍反映使用信号量机制解决并发控制问题难度大、题目灵活多变、不易求解的问题,本文提出流程驱动的算法设计解决同步互斥问题,结合具体题目,详细叙述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课堂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易于掌握,对于大多数同步互斥问题,借助此法可以得到正确有效地解答。  相似文献   

2.
现代操作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让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共享系统资源,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发进程对资源的共享导致进程对资源的竞争,会让程序执行结果可再现性和封闭性失去。由于资源共享会引起并发程序之间两种制约关系,即互斥与同步的关系。本文重点分析了互斥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互斥的问题,让各程序能正确的执行。  相似文献   

3.
南楠 《内江科技》2007,28(9):105-105,109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基础核心课程,任何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考试都会涉及,其中进程的同步与互斥问题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正确使用PV操作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是防止死锁的重要手段,怎样判断进程是同步还是互斥问题,或者是同步与互斥混合问题,以及如何正确使用PV操作防止进程死锁,本文通过举例来给出一种通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要求时延较小的仿真系统中,声音采集与播放是一个并发互斥过程。就单核CPU下的并发互斥技术,特别是当前国内虚拟电台系统中应用的并发互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其在多核CPU下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录音优先算法的改进算法,并从技术对比和算法复杂度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操作系统中同步互斥机制中的经典算法之一——读者写者算法,并对其进行了一些改进,给出了基于PV原语与信号量机制的解决方案。最后,得出信号量个数和位置的应用是同步互斥精髓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
并发执行的各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可能造成操作系统的混乱。如何做到进程间相互合作,共享资源?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进程间同步互斥的方式以及信号机制。这些方式使用灵活、方便,能够有效地实现进程间的资源共享及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操作系统中进程并行工作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不同状态下保持进程互斥和同步的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8.
PowerBuilder数据库中并发控制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新时代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并发控制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介绍PowerBuilder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控制机制,并介绍了其在实现数据库多用户并发控制、分布式事务并发控制及其嵌入SQL语句并发控制的原理及其部分技术案例。  相似文献   

9.
陈春华 《内江科技》2006,27(6):106-107
本文主要讨论利用主动对象模式构建并发模型框架,该框架简化了线程控制中的对象的同步访问,增强了并发性能,并实现了应用逻辑和并发逻辑的有效分离,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能广泛应用于提供多线程服务的分布式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操作系统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最核心的应用软件,主要功能有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等。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管理各进程有条不紊运行所进行的操作,进程同步与互斥是进程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典型的进程同步问题出发,研究操作系统基于PV操作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李玲玲 《科教文汇》2014,(23):46-47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情景剧表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课后学习热情。同时排演情景剧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写作技能、语言表达技能的过程。另一方面排演情景剧时,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促进了同学间的日常交流和相互影响,紧密了同学的感情,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和个人潜能的激发。  相似文献   

12.
在技工教育中如何提高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找出一种与学生认知规律相适应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是摆在每一位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在讲授VB程序设计课的过程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法进行了有效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蒋方明 《科教文汇》2014,(21):172-173
小学实验课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是以心理学家L?S?舒尔曼的“有指导的发现法”为理论基础提出来的。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它遵循着发挥学生主动性,仿照科学家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它与人的认识过程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适用于发现式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多元专题讲座”教学法指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科发展选定几个专题,围绕这几个专题,分别由专业教师、优秀毕业生、学生担任主讲人进行讲解教学。结合江苏科技大学的教改课题,笔者对该校“11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海洋工程基础”课程进行了“多元讲座式”试点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试点表明:该新型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肯定与鼓励。但同时,在“多元讲座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应处理好教学的适用范围、专题讲授与其他教学形式的关系等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岳建彬 《科教文汇》2014,(10):168-169,173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其考试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考核方法改革的角度出发,在两门工科专业基础课程考试中采用“一页开卷”考试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善了学风考风,拓宽了教师教学改革的思路,探索出一套比较完善的“一页开卷”具体做法,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全面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超 《情报探索》2022,(1):93-97
[目的/意义]深入研究资源同步框架规范ResourceSync的原理及其应用,有助于机构知识库与第三方系统之间的资源同步。[方法/过程]阐述ResourceSync的框架结构、同步过程、资源发现机制,分析其资源同步的基本原理,在该框架规范下探析机构知识库与镜像站点、科研管理系统资源同步以及访问元数据、资源历史版本的方法,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结果/结论]资源同步框架规范ResourceSync应用于机构知识库,可实现机构资源最大限度的开放与共享。  相似文献   

17.
李响 《科教文汇》2014,(10):45-45,47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阐述了人们习得语言的过程,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理论。“使”字兼语句是留学生在汉语语法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使”字兼语句是兼语句的一种,但与一般兼语句又有所不同,它是汉语中特殊的动词谓语句中非常重要的一块。本文主要尝试将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运用到留学生“使”字兼语句的习得过程中,帮助留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使”字兼语句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哪些适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介绍了钽铌湿法冶炼过程中"三废"污染来源、特点及分布情况;针对性介绍了不同钽铌矿料分解工序中的废气,采用不同的治理工艺流程及设备;运用废渣(电石渣)来处理废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公共管理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善于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比单纯灌输管理知识更为重要。公共管理的学科历史相对短暂,学科体系还处在不断完整之中。在目前的学科框架下,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突出学习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夯实基础知识,突出理念教育;实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0.
“三环节协同”教学模式是我们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初步总结。“三环节协同”的主要内容包括育人三环节协同、教学主体三环节协同、教学内容三环节协同、教学手段三环节协同,其目的旨在激发青年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概论”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