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代工笔人物画遵循“尚意”的造形原则,即创造有意味,有美感的“形”,而不是机械描摹物象。造形意识的培养是工笔人物画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造形意识的培养必须与传统的“尚意”重新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引入创造意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到造意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当代工笔人物画遵循“尚意”的造形原则 ,即创造有意味、有美感的“形” ,而不是机械描摹物象。造形意识的培养是工笔人物画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造形意识的培养必须与传统的“尚意”重新结合。在教学中 ,教师要恰当地引入创造意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到造意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钦州坭兴陶在清末民国时期发展繁荣,产品类形丰富多彩,包括烟斗、茶壶、花瓶、文房用品等为当时著产.其中出现有“饮州官窑”款识的特殊制品.本文试从当今存世的老坭兴实物中,查考不同类形、不同年代特征的“钦州官窑”器以及有关带有官方信息的器物,推测揭示其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的传统器物至今的现代器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都昭示着器物的美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更替、科技的转变而发生着内部结构、材质等的改变。器物之美也因此而随着设计形态的造物与造形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本文就从器物之美论设计形态学中的造物与造形的重要性中的造物与造形的区别、怎样造型与怎么造形、设计形态学艺术、设计形态学中的造物与造形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阐述,并以广府文化为案例,说明了这样的器物之美所呈现出的设计形态学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后汉书·张衡传》记载:“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乌兽之形。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机关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  相似文献   

6.
“侧尊”是《仪礼》中经常出现的动作,常与“房”相连出现,多出现于行礼时的器物放置之处。唐贾公彦的《仪礼疏》和清张惠言《读仪礼记》作为对《仪礼》经注作出独到的见解的经典注疏,对“侧尊”的讨论存在互相矛盾之处。贾公彦认为《仪礼》中与“侧尊”有关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偶、独一”,另一种是“旁”“边”。张惠言认为《仪礼》中的“侧”都应解释为“独一”。但《礼记·玉藻》对“侧尊”中的“侧”训为“旁”“边”的例子有明确的解释,并非都应归为“无偶、独一”一类。本文基于此矛盾梳理《仪礼》中与“侧尊”和“房”有关的经例,对此问题作出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汉字的构形是有一定理据的,所谓的理据就是汉字要因义而造形。“笑”字构形何以从“竹”从“夭”,其理何在,其形何以体现字义,古今说法不一,本文打算从辨析字又开始,以求其形的理据。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故事:陶行知老先生去外地讲学,讲学之前从桌子里掏出一只鸡来,大家都很惊奇,不知陶老先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见陶老先生先是用手按住鸡头让鸡吃米,鸡挣扎着就是不吃。正当大家困惑不解时,陶老先生后退几步让鸡吃米,结果鸡很快吃了起来。联想我们的数学教学,我感触很深。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不肯学,那是因为他们成天在被动地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不是主动地“做数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指明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于是,如何组织教学,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相似文献   

9.
在原始社会,雕塑没有从实用艺术中独立出来,而是对物质产品本身加以美化,以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内涵.所以器物不但有实用性,还有文化意义.如在原始社会的陶塑艺术品中.有的摹拟动物的形体,直接将器物塑成一个动物的形象,有时动物浮雕是作为器物的附件,有时在一个器物的盖或口沿部塑出一个人头.下面介绍的这件器物就是在瓶口塑出一个人头形的彩陶瓶.  相似文献   

10.
曹琼晓 《文教资料》2010,(28):93-94
文章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造形理论与人物画的实践.其中主要通过探讨顾恺之绘画及其“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和“迁想妙得”理论,谢赫“六法”之“应物象形”与“气韵生动”的辩证关系及其人物画创作等问题,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造形理论的统一性及传承性。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考古学家麦兆良发现和收藏的长颈大口陶尊,约于1940年至1946年间,在蕉岭境内靠近福建武平县一侧的广福与文福两镇之间出土,其器形与中原商代的大口尊很相似,也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应是商后期至西周前期,浮滨文化区域中的典型器物之一。它已不是简单的生产或生活用器,也不是一般的陪葬器皿,而是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礼器了。它的出土,不仅说明远古的蕉岭不是过去人们想象中的蛮荒之地,也充分证明远在商周时代,蕉岭古地就已步入了人类文明的门槛,或许已经进入了岭南小方国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造形问题的核心是形体 ,其内在精髓是“形核”。那个加之仍在 ,去之仍在的东西即为“形核”。在造型领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首先是对形体的全面认识 ,然后多角度 ,全方位地表现。  相似文献   

13.
苏秉琦先生是我国第一代考古学家,现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三十年代初,先生投身考古工作之始,即致力于学科的“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瓦鬲的研究》集中代表了先生三四十年代的研究成果。他第一次在我国全面、灵活运用西方考古类型学来研究中国古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陶鬲,提出了器物类  相似文献   

14.
造形问题的核心是形体,其内在精髓是“形核”。那个加之仍在,去之仍在的东西即为“形核”。在造型领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首先是对形体的全面认识,然后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  相似文献   

15.
本以母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存在和发展为依据,对西辽河-大凌河流域红山化的典型器物进行分析研究,按这些典型器物:彩陶无底筒形器、兽型玉、勾云形太或龙形玉等的化内涵,分别命名为陶祖母、胎形玉、媾云形玉。  相似文献   

16.
《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张衡的这一发明:"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  相似文献   

17.
把握现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无意间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一尊“双面神”像。这位哲学家虽然学贯中西,但对这尊神像却很陌生,于是问:“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两副面孔呢?”  相似文献   

18.
我校工艺美术系青年教师李立新著《平面造形概论》已由中国商业出版社于1995年10月出版。 任何创造物都有其形。人类用任何实际材料所创造的物品都属于造形范畴。尽管造形活动可分为平面造形和立体造形,但平面造形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如何造彤,实际上是如何创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历来是讲文明、讲礼貌、讲语言美的。《礼记·曲礼》第一句就是“毋不敬”,又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阐明礼貌,礼节的中心是“敬”和“尊”,即不要不尊敬别人,要诚于中才能形于外。《论语·乡党》篇中说:“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相似文献   

20.
在相差关系应用题中 ,都有一个含有相差数量关系的条件 (或问题 ) ,解题时 ,可把这一条件当作解题的突破口 ,由字面分析判断出谁是多的量 ,谁是少的量 ,并做上相应的标记 ,然后 ,前后联系再解答 ,下面以实例加以说明。例 1 鸡有 5只 ,鸭比鸡多 2只 ,鸭有多少只 ?这一题中 ,含有相差数量关系的条件是 :“鸭比鸡多 2只” ,在学生基本弄清题意后 ,主要从这一条件入手 ,分析出鸭与鸡谁多 ,谁少。步骤如下 :1 找一个很明显的字“多” ,做上标记。鸡有 5只 ,鸭比鸡多 2只 ,鸭有多少只 ?2 找“谁多”并做上同样的标记。“鸭比鸡多 2只” ,这是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