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乐城     
一、请你当侦探紒紤矠1882年秋季的一天,贝多芬收到双目失明的好友哈莱曼的请柬,去他家里做客。当晚,吃罢饭,贝多芬便为好友弹起了钢琴。盲人的枪法忽然,二楼房间里“哐当”响了一声。哈莱曼忙从抽屉里取出防身手枪:“快,楼上有小偷!”他蹑手蹑脚上楼梯,贝多芬拿着火炉的铁钩紧跟了上去。来到二楼,哈莱曼轻轻把门推开,走了进去。房内静得出奇,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小偷在不在屋里呢?贝多芬思索着。突然,好友哈莱曼开了一枪,“扑通”一声,一个人倒在地上,仆人举着蜡烛赶来一看,只见大座钟台前躺着一个人,贝多芬看着靠在…  相似文献   

2.
那夜的烛光     
临睡以前,晴晴赤脚站在我面前说:“妈妈,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我有一点生气。这小捣蛋,简直不知人间疾苦,每刮一次大风,有多少屋顶被掀跑,有多少地方会淹水,铁路被冲断,家庭主妇望着60元一斤的小白菜生气……而这小女孩却说,她喜欢台风。“为什么?”我尽力压住性子。“因为有一次台风的时候停电……”“你是说,你喜欢停电?”“停电的时候,你就去找蜡烛。”“蜡烛有什么特别的?”我的心渐渐柔和下来。“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你说我看起来像小天使……”那是多年前的事了吧?我终于在惊讶中静穆下来。她一直记得我的…  相似文献   

3.
蜡烛与水库     
蜡烛是人们用来照明的。它的特点是燃烧自已,照亮别人,常常被人们用来赞美献身精神:教师是用知识和精神教育人的,与蜡烛照亮人有相似之处,因此蜡烛精神长期是社会普遍认同的教师精神。“舂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为红烛照人寰”,这些古今名言一直用来赞美教师。教师也乐于把自己比作红烛,且甘为红烛,为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4.
空瓶喝酒     
主人不给一文钱,却叫仆人去买酒。仆人莫名其妙地问道:“老爷,没有钱怎能买到酒呢?”“花钱买酒谁不会?”主人生气地说,“不用钱便买到酒,才算有本事呢!”仆人只得拿着瓶子走了出去,转眼间,又拿着空瓶子回来说:“酒买来了,老爷请美美地喝上两盅吧!”主人一见是空瓶,大发雷霆:“  相似文献   

5.
“养花”一文中的“秉烛夜游”,好些老师解释为“拿着蜡烛在夜里游玩”。这成语中的“烛”是蜡烛吗?  相似文献   

6.
蜡烛的启示     
蜡烛,在现代生活中,常常被人们忽视,只有在偶尔停电的时候,才会想起它。在我的心目中,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它虽然比不上电灯那么耀眼,更比不上太阳那样光芒四射,蜡烛是那么微弱、那么渺小。在燃烧的一瞬间,它那晶莹的躯体在慢慢地熔化着,身体越来越小,直到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7.
法国一位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所以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声音来打动人的心灵,使人们在“音”的行进中得到情绪的抒发和心灵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8.
崔艳 《教育文汇》2011,(9):27-27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女儿对妈妈说她喜欢台风。妈妈问她为什么?她告诉妈妈:“有一次刮台风的时候停电了,我便去找蜡烛。当我拿着点燃的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时,你说我看起来像个小天使呢!”  相似文献   

9.
人的感觉是一种“神秘”的东西,有时候它会牵着你的鼻子走,有时候它会被你领着走,有时候它与你又素不相识。所以你可能疑惑,可能矛盾,可能有不同的感觉:自己是一个“女巫”,未卜先知;自己是上帝的仆人,由“缘分”主宰;自己是一个小人物,不知何去何从。这就是飘渺、神秘的第六感  相似文献   

10.
灵通乐吧     
要停电了,小灵通高兴地拿着蜡烛站在客厅,妈妈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小灵通兴奋地说:“等一下可以点蜡烛看电视啊!”小灵通对照相馆的叔叔说:“叔叔,你怎么把我照成了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1.
《母婴世界》2012,(3):110-111
“爸爸,我向你借一天,陪我玩一次,长大后我会还你100天。”这是一个渴望父亲陪伴的宝宝的诉求。很多男人忙于工作,认为挣钱养家是自己最大的功劳。但,其实这份“功劳”在宝宝眼里却远远比不上父亲对自己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再简单不过的照明用具了。为了照亮别人,它毫不吝啬地燃烧着自己;为了赢得光明,它无怨无悔地化成了灰烬。虽然它一生短暂,但却一世光明!由蜡烛你我自然都想到了我们教师,因为在我国,人们不是常把教师比做蜡烛吗?是啊,“不为物欲所驱  相似文献   

13.
那夜的烛光     
临睡以前,女儿赤脚站在我面前说:“妈妈,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我有点生气。这小捣蛋,简直不知人间疾苦,每刮一次台风,有多少屋顶被掀跑,有多少地方会淹水,铁路被冲断,家庭主妇望着几元一斤的小白菜生气……而这小女孩却说,她喜欢台风。“为什么?”我尽力压住性子。“因为有一次刮台风的时候停电了……”“你是说,你喜欢停电?”“停电的时候,我就去找蜡烛。”“蜡烛有什么特别的?”我的心渐渐柔和下来。“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你说我看起来像个小天使……”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吧?我终于在惊讶中静穆下来,她一直记得我的一句话,而且因…  相似文献   

14.
那夜的烛光     
临睡以前,晴晴赤脚站在我面前说:“妈妈,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我有一点生气。这小捣蛋,简直不知人间疾苦,每刮一次大风,有多少屋顶被掀跑,有多少地方会淹水,铁路被冲断,家庭主妇望着60元一斤的小白菜生气……而这小女孩却说,她喜欢台风。“为什么?”我尽力压住性子。“因为有一次台风的时候停电……”“你是说,你喜欢停电?”“停电的时候,你就去找蜡烛。”“蜡烛有什么特别的?”我的心渐渐柔和下来。“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你说我看起来像小天使……”那是多年前的事了吧?我终于在惊讶中静穆下来。她一直记得我的一句话,而且因为喜欢…  相似文献   

15.
猜猜看     
1.有一只狼宝宝,它生下来不吃肉只吃素,它的父母很担心。一天看到狼宝宝在追一只兔子,父母很欣慰,但狼宝宝抓住兔子后说了一句话,它父母对它彻底失望了。猜猜看,狼宝宝说了什么?2.有一个人攀岩,当他快爬到山顶时,有一只大灰狼拿着一根燃着的蜡烛想把绳子烧断,那个人说了一句话,大灰狼就把蜡烛吹灭了。你知道那人说了什么吗?  相似文献   

16.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杆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也占地方,真是废物,有什么用?”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没有说什么。可它心里想,你等着瞧吧,我会向你证明我的价值的。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了,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  相似文献   

17.
“……汉字在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中是一块绊石,是一双紧鞋,是一种毒癌”.“其实国人是有Privacy的概念的,不过因为没有那个表达的词,便只有兜个圈儿来说”.(按:原文有加重号,下同).“其实汉语词的贫乏不局限于声音和动作内.我相信在任何的领域里,都是比不上英语.可能是远远比不上英语”.  相似文献   

18.
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从一间黑屋里传来了一阵说话声,原来是一个电灯在嘲笑一支蜡烛:“我说蜡烛老弟呀,瞧你那又瘦又小又丑陋的身躯,你不觉得脸红吗?你看看我,又白又大,多漂亮!”蜡烛谦虚地说:“电灯大哥,我虽然不如你美,但我也能为人们照亮呀!”“哎呀,行了!你能照多亮?主人一打开我,整个世界都亮了。哪像你,就照着一点点地方,还哭哭啼啼的,瞧你那委屈的样子,哼!没出息。”电灯说。蜡烛连忙解释道:“不,你误会了,我是蜡,遇到火会熔化,但我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心甘情愿为人们服务,决不感到委屈。”蜡烛声…  相似文献   

19.
人的感觉是一种“神秘”的东西,有时候它会牵着你的鼻子走,有时候它会被你领着走,有时候它与你又毫不相识。所以你可能疑惑,可能矛盾,可能有不同的感觉:自己是一个“女巫”,未卜先知;自己是上帝的仆人,由“缘分”主宰;自己是一个小人物,不知何去何从。这就是飘渺、神秘的第六感。究竟第六感觉在自己的身上是否“灵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20.
自相矛盾     
古时候,矛和盾都是打仗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用来抵档敌人的进攻。有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卖。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最锋利,无论什么盾都挡不住它,一刺就穿!”说完,他又举起后,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不管多么锋利的矛,也刺不穿它!”周围的人都觉得好笑。有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被问得哑口无言。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