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选》是中国现存第一部诗文总集。这部总集选录了先秦以迄南朝八个朝代一百三十多位作家的七百多首作品,基本囊括了当时的文章精华,因此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形成了一门专学:“文选学”。《文选》是由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学主编纂而成,大约是梁普通三年(522)以后开始编纂,至中大通元年底(527)编成①。《文选》编成后不久,萧统就陷入了“理鹅事件”,再不久即病逝,这个事件自然会影响到《文选》的流布。即使如此,《文选》仍以它高于其它选本的价值,受到当时人的重视和喜爱。《太平广记》卷二四七‘石动笔”条…  相似文献   

2.
即使以补善注本"释事忘意"缺憾的五臣注本,最终也抵挡不住它的学术影响,败下阵来。综述李善《文选注》的历代研究,可梳理李善《文选注》的版本、佚文、异文,考辨注本变迁、体式演变等,透视文选学的流变。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知识考古的方式考察一般文选学史,审视《文选》的传播途径、阅读《文选》的目的、常见《文选》的内容,以及读者对《文选》的认知程度,管中窥豹地描绘最普遍的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文选》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作为在西方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文选,宇文所安的《诺顿中国文选》在编选和翻译两个方面独具特色。通过互文性的文本编排及"经典作品"和"非经典作品"的调和,宇文所安构建了一幅动态的、流变的、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学图景;通过丰厚翻译、归化与异化策略的调和以及解构主义翻译理念,把中国古典作品传译给西方读者,消除了他们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误读。而诺顿出版公司的广泛影响,赞助商的大力支持和媒体的高度赞誉则又进一步推动了文选的发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索《文选》学形成的原因,其因有四:一、《文选》所选诗文大都是名篇佳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二、《文选》的文体分类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体分类的高峰,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三、《文选》李善注是古籍注释中的名注,它不仅注释《文选》,而且保存许多失传的文献,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四、唐代《文选》学者教授《文选》和科举考试考诗赋,对《文选》学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即使以补善注本“释事忘意”缺憾的五臣注本,最终也抵挡不住它的学术影响,败下阵来.综述李善《文选注》的历代研究,可梳理李善《文选注》的版本、佚文、异文,考辨注本变迁、体式演变等,透视文选学的流变.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整体架构和文书档案关系密切,刘勰和萧统接触频繁,学术旨趣颇同,刘勰的文章分类理论深深影响了《文选》的编纂,这两部著作都包涵了文书档案的丰富内容,当今的文书档案史学工作者理应精读《文心雕龙》与《文选》。  相似文献   

8.
《文选钞》是保存在日藏《文选集注》中—种重要的《文选》注释.据《文选钞》注中地理知识背景、倾向,公孙罗的事迹,以及善珠《因明论疏明灯抄》所幸存的注释等能证明作者是公孙罗.《文选钞》在性质上近于“荟萃众说,钞为一帙”,这些有助于对《文选钞》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善《文选注》久为士林所推重,但其传世之单行本因传抄、刻版讹误及五臣注窜入等原因,遗误甚多,原貌已佚。后世诸家纷起,多所匡正。进入清代,受朴学学风影响,文选学家同时也多是小学家,他们对李善注做了大量的补益、校勘工作,创获极多。徐攀凤所著《选注规李》即是一部补正考释之作,其内容主要涉及到了引书辨误、溯源考证、补阙拾遗、选文校勘等几个方面,对李注决疑正误。足可一观。  相似文献   

10.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是《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的一篇著作,这篇文章是江泽民同志1996年9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讲话的主要部分。作为党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战线的工作人员,今天重温这一讲话,仍感到分量很重,含义极深,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讲话不仅是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要指示,也是对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11.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其编纂思想和文学观念在<文选序>中有明显的体现.本文认为<文选>的文学思想明显受到<周易>经传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胡刻本、尤刻本李善注,影宋五臣注,明州本,奎章阁本六臣注等,对校比勘《唐钞文选集注》所收陆机诗注,可以发现:《唐钞文选集注》除所收《音决》重在陆机诗音训,公孙罗《钞》注与陆善经注具有重要价值,如较详介绍陆机赠诗对象,阐释陆诗本义及地理、天象、气候等与陆诗本义的关系;有些注或优于李善与五臣注等,或与李善注、五臣注等互为补充。《唐钞文选集注》还有助于确认、复原《文选》陆机诗、注原貌,对众家注也有所整理。  相似文献   

13.
敦煌和吐鲁番写本《文选》存三十七个写卷,其中吐鲁番写卷共有七个,残损严重。残存写卷不够系统,大多非李善及五臣注本。吐鲁番写本《文选》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从版本上看,较今本早且珍贵;从文字上看,可正今本之失,且存在较多俗字、异体字,同时也存在误写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对《六家文选》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着重考证了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所藏《六家文选》的递藏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选旁证》,清梁章钜著。这是清代比较重要的《文选》研究著作。我知道《文选旁证》,要追溯到解放初期。当时,我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有一天,出去逛旧书店,在夫子庙旧书店里买了一本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的《国学基本丛书》。买到之后,随意翻阅了一下,其《书目答问略例》云。  相似文献   

16.
《文选钞》是保存在日藏《唐钞文选集注》中一种重要的《文选》注释。今据一些史料,能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即从所称的"今地名"、引用颜师古《汉书》注、初唐新修《晋书》、以及《文选》学圈的消长等,能推断其撰写最可能的时间段为贞观九年到垂拱元年。这有助于对《文选钞》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中的《文选钞》,为新发现的《文选》研究文献,今初步研究,有如下史料价值:其作者介绍有史书不载者,介绍作品多注重创作缘起或过程,注释作品注重概括题旨的“释义”,注释文体时阐释《文选》文体类别的排列顺序,注释江文通《杂体诗》多有对原作的介绍。今日研究《文选》者,不可不读此书。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广播电视工作者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武装者必须首先接受武装.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广电工作的实际.抓紧时间认真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  相似文献   

19.
《玉台新咏》与《文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讨论了《玉台新咏》与《文选》两部总集在编辑目的、体例及著录作家作品、文学观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徐陵秉承萧纲意旨所作《玉台新咏》有意与萧统立异的事实。二书产生的时期,前后相连,与萧统、萧纲做太子的前后相承相符,显示出梁朝在两位太子主持文事的不同阶段所代表的不同文风和文学观。比较中还可以看出同时期人对历史材料的不同处理态度,从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许多文学史的原发事实。《文选》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它本身的价值有关,《玉台新咏》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一点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善《文选注》久为士林所推重,但其传世之单行本因传抄、刻版讹误及五臣注窜入等原因,遗误甚多,原貌已佚.后世诸家纷起,多所匡正.进入清代,受朴学学风影响,文选学家同时也多是小学家,他们对李善注做了大量的补益、校勘工作,创获极多.徐攀凤所著《选注规李》即是一部补正考释之作,其内容主要涉及到了引书辨误、溯源考证、补阙拾遗、选文校勘等几个方面,对李注决疑正误,足可一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