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游乾陵     
金秋十月的第四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乾陵游玩.我们驱车穿过片片果园,在乾陵的半山腰经过检票口,登上了笔直宽阔纵贯南北的石马大道,开始了在乾陵上的参观游览.  相似文献   

2.
乾县城北乾陵埋葬着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墓在梁山北峰,两座矮峰列于左右,一条大路伸向前方。来到前峰下,我们拾级而上,哪知上了一阶又一阶,竟有537级之多。墓前平阔的石路称为司马道,约有四五百米长。沿着司马道看两边石马、华表、翼马、鸵鸟、翁仲,有头者皆情态逼真。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乾陵和靖陵保护利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形象叠加原理,针对乾陵与靖陵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文化差异性、互补性,分析了乾陵和靖陵形象叠加的可行性,建议在对靖陵保护展示基础上,构建大乾陵旅游区,拓展乾陵旅游区发展的规模及档次,树立新的品牌形象,提升乾陵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自制图书     
“娜蒙赦嫌瀚黔平剪一布一*欢水一阿碗)臀器开始动手做: 1.钍室室从庭(0囤书l申葛下他所需的固烤i, 2.室童如石马石马一起:序④辟(笪错④舍后贴在诙丘 3.让室童秀焉囤晦锵选幅墨,石马名马硝力。甏理后写下来. 4.话囤荔敷个乃听的名字,连一碾踏男·j的囤倚磁引面并装订起来..自制图书  相似文献   

5.
乾陵游记     
整齐的队伍行走在笔直的公路上,火红的太阳当头照着,万里碧空飘着片片白云,麦苗在微风中向我们频频点头,同学们一边行走,一边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半小时后,我们终于望见了乾陵的身影,大家加快了前进的步子,很快来到了乾陵脚下。 乾陵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华民族唯一的女皇武则  相似文献   

6.
易茗 《教师博览》2010,(2):56-57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3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掉了一半。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  相似文献   

7.
关中唐十八陵是否被盗?一千年来不仅为专家学者所关注,并为人们饭后茶余所乐道:或以为唯乾陵未盗;或加以桥陵未盗;或以为乾陵、庄陵未盗;或以为乾陵、庄陵、及蒲城四陵均未盗。本文着重对蒲城唐五陵考证后认为桥陵、景陵、光陵未盗;泰陵可能被盗;惠陵遭盗。  相似文献   

8.
《红领巾》2010,(12):20-21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生前身后,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谜题。 最为著名的是乾陵的无字碑。乾陵位于西安市西北方80千米处,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陵墓。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就发掘乾陵发出呼吁后,著名考古学家、陕西考古研究所前所长石兴邦在西安接见记者时说:早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陕西考古界就做过大量准备,并提出了发掘建议。由于当时文物保护条件有限,加上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国家决定暂停五年再议,此事就放了下来。后来又有人重新提起,包括当时一些中央领导同志也曾有过发掘乾陵的设想。从五十年代至今,我们先后写过多次报告,这次重提发掘,我觉得时机基本成熟了。这十几年我们在发掘乾陵方面又作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修建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1993年又成立了  相似文献   

10.
乾陵景区国内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唐乾陵旅游风景区游客地域结构、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规律从游客主体、受教育水平、年龄结构、收入水平、出游方式、旅游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该旅游风景区的帝陵遗存和植被景观以及游客感应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乾陵旅游风景区挖掘文化内涵、开拓客流市场、开发参与性娱乐活动项目及多样性旅游商品、促使可持续旅游业发展提出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乾陵高大的无字碑上有一篇记述大金皇帝之弟来乾陵狩猎,见乾陵残破,命人加以整修的文章,是用少数民族文字镌刻在无字碑阳面正中。其文字为阴刻、竖行,共五行,行最多26字,最少14字,全文共88字。后有汉文翻译,为正楷阴刻,五行,共108字,即“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向以疆场无事,猎於梁山之阳至唐乾陵,殿庑颓然,一无所睹,受命有司鸠工修饰。今复谒陵下,绘象一新,迥廊四起,不胜欣怿、与礼阳太守酣饮而归。时天会十二年岁次甲寅仲冬十有四日。 尚书职方郎中黄应期、宥州刺史王圭从行,奉命题,右译前言”。  相似文献   

12.
王晓春 《班主任》2012,(10):60-61
正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稀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  相似文献   

13.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生于624年,死于705年,享年82岁,葬于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陵,位于西安乾县,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其陵立有两块碑,"述圣碑"记载了唐高宗文治武功,而武则天"无字碑"却没有字。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一行三人从西安乘车,到达闻名中外的乾陵已是下午。斜阳里的司马神道、述圣纪碑、“无字碑”、石人群雕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千年的传说加上导游的渲染,更使梁山乾陵扑朔迷离。述圣纪碑的金字铭文早已模糊不清,重近百吨、高高矗立的“无字碑”10多个世纪以来一直缄默不语。  相似文献   

15.
乾陵是一座意蕴丰富的古老的文化符号,从审美角度解读这一文化符号,展现出的是中国人在其历史性生存中所追求的天地境界之美,这一境界表现为天道、王道和人道的和合。这一天地境界体现出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形而上追问与形而下关怀相和谐的自觉的生命意识和超迈的人道情怀。对乾陵的审美解读,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跳动的生命底蕴的触摸。  相似文献   

16.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重要时期,其中在对外开放、对外交往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他们既是两位皇帝,又是一对夫妻,而且代表两个朝代,集中表现了唐代高度发达的封建文化和物质水平。不仅如此,乾陵也是我们今天能够饱览一千多年前唐朝文物昌盛的地方之一,保留在地面上的大型精美、具有历史价值的遗迹遗物,以及陪葬墓出土的文物,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有关中外文化交流、异域民族风情的文化遗存,成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中外关系十…  相似文献   

17.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极鼎盛的朝代,唐朝历史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也十分众多,本文仅从唐朝帝王陵墓之一的乾陵来分析唐朝建筑雕塑艺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达、国家的强盛、友好的民族关系及唐朝人事死如生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18.
乾陵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坐落在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县梁山上,墓道沿梁山逐级下降,两旁排列有真人大小的石雕像,在朱雀门的地势宽广处,并树立着两块各高6米的墓碑,西面一块是“述圣碑”。由武则天撰写,唐中宗书写,碑文歌颂了唐高宗的文治武功,东面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树碑立传以夸耀功德,自古以来已成惯例,然而武则天却为自己树立了一块不书文字的无字碑。这块碑至今还在乾陵武则天墓旁,但已是“无字碑头镌字满”了。  相似文献   

19.
文不离字,无字不文,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可是古今中外却有不少奇特的“无字文”起到“无中生有”、妙趣横生的特殊效果。 无字碑:位于西安市北85公里处乾陵有块无字碑。此碑相传是遵照唐朝女皇武则天临终前的遗言而立的。她生前群臣曾为其死后碑文的撰写发生分歧。武则天知道后留下遗言百年人物存公论,青史他年有定评。功过是非,后人自有评说,何必自己多言。于是在她死后便立了一座“无字碑”,此碑现置西安碑林。除乾陵处,中宗李显定陵、睿宗李旦桥陵也都有无字碑。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初登五岳之尊的泰山绝顶,曾立高6米、宽1.2米的无字碑…  相似文献   

20.
倒霉的翰林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到江南一带巡行时,有一次来到一座规模很大的坟墓前面。那里不但有石碑,而且有石人石马。乾隆指着一个石人,问旁边的一个翰林学士:“他叫什么名字?”那个翰林学士想了想说:“叫仲翁。”其实,这种墓前的石人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