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人们都知道,中性、酸性或碱性液浓中都同时含有H~+离子和OH~-离子,这些离子的浓度存在:[H~+][OH~-]=kw的关系式。应该注意的是当强碱溶液稀释时,是OH~-离子浓度的减小,而H~+离子浓度却增大。因此当强碱溶液稀释时,应用O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不能用稀释前的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同理,当强酸溶液稀释时,应用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不能用稀释前的O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 例1、将pH=10的强碱溶液等体积稀释,求稀释后碱液的pH值为多少?  相似文献   

2.
[例1]在25℃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 pH 值与强碱的 pH 值之间应满足关系是_____。(MCE’94)(分析)当强酸强碱混合呈中性,即 pH=7时,必须是 n(H~+)=n(OH~-),于是有10[H~+](酸)=1×[OH~-](碱),因为在水溶液中,K_W=[H~+][OH~-],则10[H~+](酸)=,所以[H~+](酸)·[H~+](碱)==10~(-15),两边取负对数,得:pH(酸)+pH(碱)=15。答案为:强酸的 pH 与强碱的 pH 之和为15。(注意,这题是 pH 之和大于14。)[例2]某强酸溶液 pH=a,强碱溶液 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 pH=7,则酸溶液体积 V  相似文献   

3.
由溶液中质子条件以及允许的计算误差提出了一组公式,解决强电解质溶液等体积混合时酸度的计算问题。从水的平衡移动统一了不同酸度的电解质溶液混合后酸度变化的依据,澄清一些学生在这类问题上的模糊概念。  相似文献   

4.
常温下酸和碱混合后,怎样快速判断其pH值大于7,小于7,还是等于7? 1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碱等体积混合 规律①强酸和强碱混合pH=7;②强酸和弱碱混合pH<7;③弱酸和强碱混合pH>7;④弱酸和弱碱混合,pH值由强者决定;⑤未注明酸、碱强弱时,pH值无法判断.  相似文献   

5.
一、pH的计算 1.单一溶液pH的计算(1)强酸溶液:根据电离方程式计算出c(H+)后计算pH.(2)强碱溶液:根据电离方程式计算出c(OH-)后,再由Kw计算出c(H+)后计算pH.注意:不作特殊说明时,一般认为温度为25℃.2.混合溶液pH的计算()对于两种混合溶液pH的计算,则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计算:碱按碱,酸按酸,同强混合在中间;异强混合看过量,无限稀释7为限.  相似文献   

6.
<正>酸碱溶液混合的有关问题是中学化学一类常见的典型问题。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情况比较简单,恰好完全发生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混合溶液的pH=7;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混合溶液的pH<7;碱过量时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的pH>7。但弱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或强  相似文献   

7.
研讨了对数图解法测定标准强碱滴定一种或两种酸溶液在等当点的pH和滴定误差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溶液的分类 溶液分成强酸溶液、强碱溶液、弱酸、弱碱、强酸+强酸、强碱+强碱、强酸+强碱、强酸+弱碱、强碱+弱酸、盐溶液、缓冲溶液、电解池电解液等.针对不同的溶液分析其相对量的关系,分析溶液的组成成分,应用不同的计算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一、电荷守恒(98年高考化学11题,简写为’98MCE11,以下同).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解析:从题给条件,MOH与HA恰好完全中和生成强碱弱酸盐MA和H_2O,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M~ 和H~ ,阴离子有A~-和OH~-。根据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为零的规则,选项(D)正确。又由于MA为强碱弱酸盐,所以弱酸根A~-离子水解,故选项(C)也正确。当然选项(A)、(B)就是错误的了。  相似文献   

10.
铵盐与强碱的稀溶液之间混合反应时没有氨产生,这是公认的事实·其原因是生成的新碱(NH3·H2O)产生的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特别大,常温常压时1体积水中可溶解约700体积的氨;生成的新盐(钠盐、钾盐)多为易溶物·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OH-NH3·H2O但浓的铵盐溶液与浓的强碱溶液之间在通常情况下混合反应时是否有氨产生和有晶体析出呢?高三新教材第32页有这样一段叙述:如果把(NH4)2SO4浓溶液和NaOH浓溶液混合时,生成挥发性的NH3……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 OH-=NH3↑ H2O这种表示意味着浓的铵盐与浓的强碱之间反应时有氨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要求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应熟练掌握有关已知溶质、溶剂(或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方法,以及溶液稀释或浓缩、溶液混合的计算.二、知识体系计算类型关于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计算溶液质量、体积、溶质质量间的换算溶液稀释(或浓缩)、混合的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化学方程式与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三、主要内容提示1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  相似文献   

12.
一、正确理解有关酸的几个概念1.酸度是否就是指酸的浓度 ?酸的浓度是指溶液中含酸量的多少 ,而酸度则是指溶液中 [H+ ]的大小 ,它与酸的组成和电离度有关。因此浓度相同的不同酸 [H+ ]可能不同 ,即酸度不同。例如 :0 .1MHCl溶液 [H+ ]=0 .1M ;0 .1MHAC溶液 ,[H+ ]=Cα =0 .1× 1.34 % =1.34×10 - 3 M。反过来 ,[H+ ]相同 (即酸度相同 )的不同酸 ,其酸的浓度也不一定相同。如 :若取等体积[H+ ]相同的HCl、HAc用同一浓度NaOH溶液中和 ,则HAc消耗NaOH的量多 ;而取等体积的、等摩尔浓度的HCl、HAc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数学来解物理题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方法.但物理问题往往有其特殊的物理情景,如果不理解物理过程,盲目计算,有时也会弄巧成拙.例题有一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溶液各m千克,只用这两种液体最多可配成密度为ρ混=12(ρ1+ρ2)的溶液多少千克?(已知ρ1>ρ2,混合后溶液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溶液体积之和).下面我们来看其中的一种解法:1.设配制要求密度的混和液需密度为ρ1的溶液m1千克,密度为ρ2的溶液m2千克,则质量为m1的溶液的体积为V1=m1ρ1,质量为m2的溶液的体积为V2=m2ρ2.混合液密度ρ=m1+m2V1+V2=m1+m2m1/ρ1+m2/ρ2=m1+m2m1ρ2+m2ρ1ρ1ρ2.…  相似文献   

14.
今年五月下旬,受学校委托,我出了一份小学五年级的竞赛试卷,我在竞赛试题中编排了四题分数混合计算,正确率不高,其中"5/9-5/11+7/11+4/9"这一题,错误最多.为什么全校的正确率只有过半呢?我进一步统计了学生的错误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等物质的量的NaCl和CH3COONa晶体各溶于水配成同体积的溶液,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是否相等?对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说法一:两溶液中阴离子浓度不相等,NaCl溶液中阴离子浓度比CH3COONa溶液大。理由: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下列浓度关系NaCl溶液:c(Na+ ) +c(H+ ) =c(OH- ) +c(Cl- ) ;CH3COONa溶液:c(Na+ ) +c(H+ ) =c(OH- )+c(CH3COO- ) ;NaCl不水解,溶液pH =7,CH3COONa水解,溶液pH >7,可知NaCl溶液的H+ 浓度大于CH3COONa溶液的H+ 浓度。由于两溶液…  相似文献   

16.
对等浓度的一元酸与一元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酸碱性的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做了分析与归纳,通过计算分析出常温下pH之和等于14的一元酸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由过量的酸碱决定;通过定量计算求得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得出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相似文献   

17.
pH的计算,包括单一溶液、混合溶液、溶液稀释的计算等,在掌握基本计算的方法思路的基础上,要注意总结速算规律和方法技巧.1单一酸或碱溶液pH的计算对于强酸或强碱的稀溶液,可据溶液浓度求出其c(H )或c(OH-),再计算其pH.强酸溶液(HnA):设浓度为cmol.L-1,c(H )=ncmol.L-1,pH=-lgc  相似文献   

18.
将同一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大于稀溶液的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 ;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小于稀溶液的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 ;如果混合的两溶液密度相等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本文通过数学推导 ,证明一条规律 ,使学生对其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假设浓溶液和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1和c2 ,密度分别为d1和d2 ,两溶液的体积均为V。混合后 ,溶液中溶质的质…  相似文献   

19.
今年五月下旬,受学校委托,我出了一份小学五年级的竞赛试卷,我在竞赛试题中编排了四题分数混合计算,正确率不高,其中5/9-5/11+7/11+4/9这一题,错误最多。为什么全校的正确率只有过半呢?我进一步统  相似文献   

20.
一、酸溶液与酸溶液的混合 实质两种或多种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计算,实质上为氢离子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