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弢在《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中指出:“一个伟大的作家常常选择适宜的文学形式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普希金用他的诗,巴尔扎克用他的小说.”而鲁迅在他前期的创作中,主要是采取小说的文学形式,中后期主要是以杂感和杂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和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形势需要,鲁迅便采用了瞿秋白称之为的“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正象唐弢所说的:“由于这种文学形式(指杂文——作者注)的便捷与犀利,感应敏锐地反映了迫切的形式,鲁迅的杂文是尖锐、泼刺、生动,具有独特的战斗风格,在艺术创作上完善了时代的特征,勾勒出中国近代社会色彩鲜明的面貌,成为出色的现实主义的史诗.”在这现实主义史诗之中处处体现着浓郁的爱国主义的深情.  相似文献   

2.
风格即人。从表现内容到艺术形式,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文体风格是鲜明而独特的。他小说的特异性,也使作为艺术家的沈从文从现代作家群体中凸现出来,表现出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 沈从文是主观情致非常浓厚的作家,他的创作旨意就和鲁迅、废名、萧红等乡土作家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他不是要表现现实的乡土人生,而是借乡土素材的特殊性,表现一种理想的生命形式。以他对生命的个性化理解,”重新安排一次”人生,“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这种理想主义倾向,以及对生命的神性理解,使他的生命价值观,与现实社会的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认为杂文是一种文体,说:“杂文这种文体,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被广泛采用,特别是用它作为对敌斗争的武器,首先是由鲁迅开始的。”但是从鲁迅自己的解释和实践来看,本意并不是这样,鲁迅认为杂文并不是一种文体,他说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4.
研究鲁迅,能不能离开所论对象的客观真实?研究鲁迅,能不能离开“生活、实践的观点”?研究鲁迅,能不能离开鲁迅当时所处的“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离开阶级斗争的观点?……在这一系列事关研究态度与研究方法的问题上,重读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对于我们今天科学评价鲁迅,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评论,这是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集)序言》中给杂文下过的定义。杂文不拘一格,没有一定的程式,但是古已有之,中国历史上除了诗词歌赋之类韵文外,似乎所有的文体都可以归结在杂文一类。到了20世纪20—30年代,经过鲁迅先生的倡导和垂范,便成为一种带有“杂”的综合性质的独立的文体。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杂文语言是具有独特艺术审美性和思想深刻性的话语方式.他在语言的创造主要体现为,利用“陌生化”策略激发语言的活力,创造出形象、新颖的语言形式,同时利用语言的隐喻性特征,挖掘篇章的深层内涵;用“反理论化”的表现方式将作家的思想和情感艺术地体现出来.通过这种创造,鲁迅杂文表现出了独特的思想和情感魅力.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阅卷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使评分公正合理。以往的纯命题作文,特别是记叙文体的纯命题作文,由于题材的多样化,写作风格的多样化,再加上评卷教师的好恶,评分的随意性较强,往往有失公正。为此,在后来的高考试卷中,作文命题逐渐加大限制,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为一种给材料的命意作文形式,简称为“供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固定形式。这种作文命题形式以所给材料的内容限定作文的立意,并明确规定必须把所给材料用在文章里,文体就限定在杂感的范围之内。这样命题固然有利于公正评…  相似文献   

8.
早在一九二五年,鲁迅在谈到文艺创作时说:“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论睁了眼看》)鲁迅正是以一个“凶猛的闯将”的姿态,为开辟“一片崭新的文场”而从事小说创作的.他以文艺为武器,投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鲁迅把他的小说作为政治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武器.他说:“我也并没有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是怎样做起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八年初,黎锦明在《论体裁描写与中国新文艺》一文中称鲁迅为“stylist”,但是黎锦明以及旧版《鲁迅全集》将“stylist”译作“体裁家”,其意义不甚明确。新版《鲁迅全集》译成“文体家”,意义就明白清楚了。所谓“文体家”,指的是讲究文体或具有个人文学风格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茅盾是集社会活动家、学者、作家三重角色于一身的现代著名作家。作为社会活动家和学者的茅盾 ,其思维特点投射在他后起的作家身份的艺术思维里 ,导致他的艺术思维中先在地存在着社会思维和理论思维的有力渗透。这种复合思维在他短篇小说创作中表现为 :倾向于写重大题材 ,追求情节的深度广度 ,采用全知视角及由其转向人物有限视角的叙述方法。他的创作思维的异质性复合形成了“短篇不短”的悖逆型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品的艺术力量,诚然在于深邃的思想,而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则依赖于高超的表现才能。这种高超的表现才能,则应首推逻辑判断的能力。鲁迅先生是深通逻辑的。他在作品中,尤其在那大量的匕首投抢式的社会论文——杂文里,对判断的运用是那样纯熟,那样广泛,那样精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语言逻辑上,鲁迅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鲁迅先生精深的判断,来自他那“明确的判断力”。他认为:“批评一个人,得到结论,加以简括的名称,虽只寥寥数字,却很要明确的判断力和表现的才能的。”鲁迅先生“明确的判断力”来自何处?来自他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化、对艺术等等“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获得惊人的深刻认识,进而作出确切恰当的判断。鲁迅先生对于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精神》中,有这样一句话:“历年的战斗和剧烈的转变给他许多经验和感觉,经过精炼和融化之后,流露在他的笔端。这些革命传统对于我们是非常之宝贵的,尤其是在集体主义的照耀之下”。《教参》认为:其中的“集体主义”一词是“为了使《鲁迅杂感选集》及《序言》在国民党统治区得以出版”而“不得不加以隐讳,改换说法”。这种解释是不妥的。尽管有人主张“对这一类难句不要花费更多时间去解释,也不要学生去纠缠在这些语意的推敲上,只需给他们交代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了”(《教参》),但我认为课文中的“集体主义”一词,是一个很关键的词  相似文献   

13.
郑敏虹 《文教资料》2013,(31):103-105
鲁迅早年科学观与宗教观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对于民间信仰的态度,是其与基督教文化发生关联的思想背景。在与基督教文化的接触中,他更为看重张扬个性、反抗奴役的“摩罗”精神;对于《圣经》文本,鲁迅不仅在语言、文体和风格上借用了其文学性的因素.更通过对耶稣受难事件的改写将其与中国国民性问题对接,与基督教思想对话。其对既有宗教形式的否定不是出于理性与宗教的对立,而是对理想中的信仰自由与现实里的精神奴役之间距离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4.
沙湄说得好:“在以往对鲁迅的非正常阅读里,鲁迅绝不是从浩如烟海的文学史中平静地浮现的。远在正常阅读兴趣引导的自主选择发生之前,鲁迅的名字就已经被人为地放大到无法回避,高不可攀的地步。读者甚至没有机会感到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原一是鲁迅这倦优秀的作家能够给予的。”  相似文献   

15.
鲁迅对请愿的态度,一方面是对杀人者、对中国黑暗的专制历史的阴毒与凶残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革命青年的无比热爱与珍视。“我于是就逃走”,是鲁迅的自嘲,是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式的幽默,也是“壕堑战”的战法和“韧”的战斗精神的表现。总之,不论是对“请愿”的态度,还是“我于是就逃走”,都表现了鲁迅对历史、现实的深刻洞察力和清醒的斗争策略,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革命先驱者们斗争的艰难性和革命斗争的长久性。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一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就被具有激进民主思想的欧洲浪漫主义所吸引。这种激进的民主思想与浪漫主义精神首先表现为对旧世界和旧传统的叛逆和反抗。所以鲁迅竭力推崇“立意在反抗”的西欧十九世纪初叶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家作品宣传介绍他们那种狂风怒涛般的反叛精神,以推翻封建偶象和“铁屋子“;希望“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以振兴中华,“屹然独见于天下”①。正如他后来回忆说:“先前,旧社会的腐败,我是觉到了的,我希望着新的社会的起来”②。这是鲁迅早期倾向于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根本原因——对旧  相似文献   

17.
最近,重读了鲁迅为青年作家作品所写的几篇序,我们深切感到:“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呕心呖血地培养“新的战士”,努力为革命造就文化新军,竭尽裁培者的劬劳。他说:“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充分表现出他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鲁迅在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中,坚定不移地站在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1924—1926年里,鲁迅创作了《彷徨》、《野草》、《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及《坟》中的部分作品。三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呈现的精神面貌殊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文体要求外,更是作家主体复杂心理构成的表征。在原有心理基石和现实生存“场”的酿造下,悲剧意识和自我意识是这个时期鲁迅创作心理构成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一本篇摘选自《〈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序言》不是一篇泛泛而谈的随感式的文章,而是瞿秋白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对鲁迅思想和鲁迅杂文进行深入分析的一篇作家和作品论,它对中国新文化新文艺的思想斗争作了一次概括的历史的论述,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到1932年间中国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演变,从而深刻地阐明了鲁迅的思想发展道路和宝贵的战斗传统,以及鲁迅杂文  相似文献   

20.
翁家慧 《文教资料》2007,96(16):106-109
后藤明生是“内向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夹击》因其特殊的文体在该派作品中一枝独秀。其中采用的舞台独白和意识流写生的手法表现出后藤强烈的他者意识,而后藤小说的这一独特文体恰到好处地描摹出了七十年代日本社会中群体生存的“夹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