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门豹》一文在叙述了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扔进漳河之后,写道: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这一句话,对连贯全篇内容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2.
【案例】《西门豹治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他一等再等,等什么?师: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西门豹等来官绅的求饶……生(齐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  相似文献   

3.
(西门豹)一课中西门豹向老大爷提了4个问题,其中一个是:“那么漳河发过大水吗?” 在新教材(1995年人教版(语文}第七册)中,老大爷是这样回答的:“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西门豹》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先摸清楚底细,再处理事情。”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智勇双全的人,不露声色就把坏人处死,有勇有谋。”还有同学说:“西门豹是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哦!”这时有个同学犹豫着说:“我觉得西门豹这叫做草菅人命!”  相似文献   

5.
上级部门派西门豹去调查漳河边上的邺。正值盛夏,一辆宝马开到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邺。飞驰的宝马停在了空地上,车门慢慢打开,伸出一只穿着黑色皮靴的脚,接着从车上走下一个身穿黑色长大衣,头戴黑帽,还戴着一副墨镜的人。他是谁?“嘻嘻。”他狡猾地一笑,“在下就是人见人爱、酷帅有型、聪明伶俐、为人谦虚(你那也叫谦虚?)的——西门豹。”一位老大爷旁若无人地从西门豹前走过。西门豹叫道:“喂,你是怎么搞的?至少也送上一枝玫瑰花吧!在城里,我可是很受欢迎的喔!”老大爷瞟了他一眼,傲慢地说:“送花?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西门豹摘掉眼镜…  相似文献   

6.
案例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A:课文第十自然段写“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我觉得“站满”一词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你能说说不够准确的理由吗?生A:因为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而这里又写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师面向其他学生)同学们,你们有和他一样看法的吗?生:我也认为“站满”一词用得不够准确,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写“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这天漳河边上不可能站满了老百姓。生:还有,课文第八自然段写到邺“年…  相似文献   

7.
《西门豹》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性题材课。课讲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兴修水利的故事,歌颂了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业绩。其中西门豹为老百姓破除迷信的部分集中表现了西门豹的聪明机智,称得上“一石四鸟,巧妙绝伦”。通过送新娘时简短的几句话,西门豹同时达到了四个目的:救下了新娘;处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警戒了其他官绅;教育了老百姓。对于这样的章,学生充满了兴趣,喜欢西门豹这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8.
画外音:由于巫婆和官绅作怪,说每年必须送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给河伯(漳河的神)做媳妇,他们从中牟取暴利,所以有女孩儿人家纷纷跑到外地去了,但有一些人家却留了下来。这样,今年又得有一个女孩子做牺牲品了。时间:公元前495年农历二月初五地点:魏国的邺漳河边上人物:西门豹、巫婆、官绅和官绅头子、卫士、老百姓幕启(在一片锣鼓声中,巫婆和官绅们踏着彩纸走上了自己的位置)官绅头子(大喝一声):“停住!”(锣鼓声立刻消失)巫婆(阴阳怪气地):“带上新娘来……”(这时,巫婆的话被一声“邺令大人到!”喝住)官绅甲:“咦,张邺令不是一个星期以前死了吗…  相似文献   

9.
《西门豹》是记叙战国时期地方官西门豹为民除害,兴修水利的故事名篇。教学课文,要紧扣“除害”这一重点,围绕“为什么要除害——怎么除害—除害之后又做了什么”安排教学结构;继续训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通过讲读课文使学生从小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为线索,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然后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调查摸底,弄清缘由1.引导学生分析西门豹除害的原因。在细读课文第一段(1…  相似文献   

10.
《西门豹》写了战国时候西门豹在管理邺地时“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和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两件事,重点讲了为民除害破除迷信。这篇课文比较长,西门豹治理邺地、破除迷信方法巧妙,展示了他的才能。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我们要抓住西门豹所用之“计”,将计就计,进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1.
《西门豹》这篇课文,写了战国时候西门豹在受理邺地时“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和兴修水利,为民造福”两件事,重点讲了西门豹怎样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在讲解课文时,我提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1、西门豹到了邺,看到了什么情景?2、西门豹找老太爷了解情况,一共问了几个问题?从中  相似文献   

12.
窗外的梦想     
我站在窗前久久地望着窗外高而挺拔的白杨树,想象着长大后的我会是什么样的。我用手指轻轻地在玻璃上写下“梦想”二字,我凝视着两个字很久很久……  相似文献   

13.
窗外的梦想     
我站在窗前久久地望着窗外高而挺拔的白杨树,想象着长大后的我会是什么样的。我用手指轻轻地在玻璃上写下“梦想”二字,我凝视着两个字很久很久……  相似文献   

14.
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哲学上有神论与无神论、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始终反映不同阶级和党派在根本利益上的斗争。法家对儒家有神论、唯心论的批判,是儒法斗争的重要内容。战国初期的法家和杰出的无神论者西门豹,在先秦的儒法斗争中,深深地留下了自己战斗的脚印。《史记》等历史文献中记载着他治邺时投巫修渠的动人事迹。邺县 (现河北临漳县) 地处魏、赵两国交界处。公元前四百多年,魏文侯为了加强边防、巩固刚刚建立不久的新兴地主阶级政权,选派西门豹任邺令。西门豹到了邺县,只见土地荒芜,城市萧条,人烟稀少,一片凄凉。他询问当地父老。回答说:“每年为河伯娶媳妇,可把大家害苦了!”原来,邺县在漳河旁,“漳水悍怒,迁徙无常”,经常泛滥成灾。地方官三老、廷掾与巫婆相勾结,假称只有为河伯娶媳妇,才能免除水灾,藉此年年大肆搜刮民财,并强迫“选聘”穷人的女儿,充作神妇,投入河中。百姓不堪压榨,尤其有女无钱之家,更是纷纷逃亡。西门豹听到后十分气愤。他对父老们说:“下次给河伯娶媳妇时,你们告诉我,我去  相似文献   

15.
聪聪考演员     
春暖花开的季节,杂技团要挑选最聪明的猴子当演员,于是安排了一场考试。考试那天,老师领着20只小猴子来到小河边,拿了两只木桶装上水,站在桥头说:“谁能把这两桶水提过河去,就让它加入杂技团。”小猴子们听了,个个乐得手舞足蹈,眉开眼笑。但细细看这座小桥,大家笑容立刻变成了愁容:原来这座桥是用竹子架的,桥身很软,贴近水面,一般小孩不拿东西,只能勉强通过,如果……性急的猛猛跳出来说:“这有什么难?”他莽莽撞撞提起两桶水刚走上桥,就“咣啷”一声,掉进河里了。这时,猴子们更害怕了。很久很久,小猴南南才壮着胆子…  相似文献   

16.
张兴武 《师道》2003,(6):11-11
读到新制定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删去以前曾经倡导了多年的“敢于斗争”“见义勇为”这则消息时,刚好在《知音》杂志上看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的画面是:高高的悬崖上,一个长着翅膀的人张开了翅膀。悬崖的旁边,最底下放着木梯,木梯上依次放着台灯、花瓶、电视机、小方凳、竖着的雨伞、大方凳和书,书的上面站着个老头儿,刚好面对着悬崖上那个长翅膀的人。漫画的下面是这样一句话:“我这样做是为了告诉你,你这样太危险!”很显然,这幅漫画所表现的不是站在悬崖上的人危险,而是这个劝说别人的人的危险。这就恰如我们社会倡导让没…  相似文献   

17.
“组织、调控、驾驭”阐释了教师的主体作用;“激励、唤醒、鼓舞”则描绘了语文教学成为一门艺术的最高境界。构建开放式教学理念是我多年来语文教学的追求,为此,我作了以下探索:以教学《西门豹》一课为例。首先让学生理清课文所讲的三件事,将教学定位在“西门豹了解民情、破除迷信”两件事上。学生惊喜地发现,他们已被分为两大组———“了解民情”组、“破除迷信”组。两组同学都要在细读课文、理清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向对方组同学提问,或帮助对方组同学补充、完善答案。如“了解民情”组的同学,不仅要深入理解西门豹了解民情一事,…  相似文献   

18.
(一) 在灯光的护送下,随着人群踏上了“漳河”号的甲板,一阵铁索上升的声音过后,“漳河号”。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离开了喧闹的码头,一头钻进了夜幕的怀抱。  相似文献   

19.
褚少孙,西汉元、成之世为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史记》续补者。褚补六人中有一则“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反映了战国中期魏国变法图强的史实,丰富了《史记》的内容。关于西门豹治邺,《史记·河渠书》有记载,云:“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但司马迁没有给西门豹作传,所以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西门豹治邺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故《史记》在《魏世家》中又记载说:魏“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相似文献   

20.
构建开放式教学理念是我多年来语文教学的追求 ,为此 ,我作了以下探索 :以教学《西门豹》一课为例。首先让学生理清课文所讲的三件事 ,将教学定位在“西门豹了解民情、破除迷信”这两件事上。学生分为“了解民情”组、“破除迷信”组。两组同学都要在细读课文、理清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向对方组同学提问 ,或帮助对方组同学补充、完善答案。如“了解民情”组的同学不仅要深入理解西门豹了解民情一事 ,便于检验对方组同学答题的对错及质量的高低 ,进而补充完善 ,还要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一事 ,才能向对方组同学提出问题。也就是说 ,双方同学既要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