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语言的棋盘上纵横捭阖——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包含了他几乎所有的语言学思想,他提出的“语言和言语”、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言的系统性、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原则和概念,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开辟了语言学研究的新时期,索绪尔是当之无愧的现代语言学之父。  相似文献   

2.
从普通语言学到艺术语言学的呼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然语言包括常用的普通语言,即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两种。语言学家们对普通语言研究达到了精密化和理论化的程度,推动了普通语言学的繁荣与发展,但由于语言学家们很少涉猎到艺术语言的研究,造成了艺术语言学的缺位。用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来解释艺术语言,人们往往就感到“理不直”,“气不壮”,并产生了对普通语盲学的质疑。这不能怪普通语言学自身,而在于艺术语言学的“缺位”。语言学家们应该着力对艺术语言学的研究,还自然语言学一个完整的“自我”。人们的交际呼唤着艺术语言学。这也正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和2001年出版的《艺术语言学》和《艺术语言学再探索》给我们留下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读古代文论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代诗学和语言学立场,重新闻发了古代经典文论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本文认为,“诗言志”是阐明诗歌性质的卓越命题,提出诗是从内心气象出发,建构旋律与形象的独特语言形式。“意境”是诗人的意向与情感经验,与记忆、想象接触生变所化生的意象空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是表现自我经验与让意象在语言时间、空间中自己呈现自己的区别。“文以气为主”是强调作者的气质、个性与才华,对文章理路和司法、语气节奏的擎制性。  相似文献   

4.
教学论专家指出:传统教学是让学生学会,现代教学论则是让学生会学。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句话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了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语言理论研究中,语义学洪波涌起,从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被冷落的逆境一跃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而且,“从当代语言学发展的趋势看,整个语言学有语义化的趋向”①。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语言学其它领域(如语音、语法)的研究已经基本成熟,人们可以腾出手来重点攻克“语义”难关,更重要的是,现代语言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终于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了语义在整个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深知如不弄清语义提供的信息就无法正确描写语言内部的结构属性及其与外部世界的确切联系;另外,近几十年来,与语言学密切关联的一…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研究史表明,不同的科学都曾力图解决语言的问题.首先是语言学——完全用来研究语言的一门科学.从古希腊时代起,语言就处在哲学思想的视野之内,哲学家们出于研究形而上学、认识论和逻辑的需要,专门论述了语言的意义和指称问题.柏拉图从语言的意义就是其指称的观点出发,得出了他的理念实在论;亚里斯多德则由分析名词与动词及形容词的关系,进而区分了实体与偶性;而亚里斯多德以后的学者则将对语言的研究从哲学思想内部划分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乔治亚斯称之为“语言的艺术”.在十九至二十世纪,根据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符号学这些知识领域自身独立的程度,它们中的每一种不仅表示出对语言的一定兴趣,而且往往希望单独能够认识并解释语言的纵深规律.由于出发点不同和认为某种科学方法具有认识特权而形成的这种对立,我们至今也可以见到.例如,雷柯夫把语言学解释成“认识语言学”,而韩礼德认为语言学应该是“系统语言学”,莫里斯把语言学看作为“实用符号学”,齐夫则认为语言学应是“数理语言学”而查德却视语言学为“模糊语言学”.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言学一方面突破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局限,分化出音位学、熟语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分科;另一方面又突破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狭隘观点,创立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边缘学科。九十年代,为了适应语言学发展的新趋势,云南语言学界一些学者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撰写了《艺术语言学》、《昆明方言的文化内涵》等一批有影响的专著,使传统语言研究,走向新的接缘学科研究。特别是《艺术语言学》,用文学、美学、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语言,创建了一门新的接缘学科,标志着云南语言学研究在九十年代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理论是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离不开哲学、心理学、外语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理论支持。该教学模式强调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外语教学应以人为本,培养语言综合能力,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同时这种模式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它大体经历了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和当代各种接缘性学科建立的繁荣时期。当代语言学研究,冲出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狭窄天地,建立了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艺术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等接缘性语言学分支学科。语言的接缘性研究摆脱了语言研究仅限于语言结构本身的束缚,开辟了语言研究的广阔天地,促使了语言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的进程,为语言研究带来了艳阳天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瑞士名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教学讲义中,提出了一系列语言研究的新观点,从而开创了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新时期--结构主义语言时期,本认为其语言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共时语言理论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为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的区别提供了背景。(二)在语言研究过程中必须把握“共时语言理论”原则,否则必然会产生失误和曲解。因此,必须系统地看待该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巴蜀语言学一直以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研究框架,重视语言的“本体”描述。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语言的多向交流,巴蜀语言面貌已发生悄然变化,这就使得很多依靠传统语言学视野的研究出现了局限性。本文旨在倡导一种语言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即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手段去观察巴蜀地域的语言——诸如方音、词汇、方言岛、言语社区、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文本作品语用等的演变,以此构建全新的巴蜀语言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犯的语言错误种类繁多,传统的分类有“语法”、“词汇”、“语音”、“拼写”、“语素”等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分析方法只注重了语言形式,没找出错误的根源。学生为什么会犯不同类型的语言错误?教师又应如何对待这些语言错误?这是20年来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一直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现代心理语言学认为,外语学习是一个颇为漫长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从对一种外语一无所知到学会使用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是一种过渡性语言——即不完善的语言,它  相似文献   

13.
对语言中的歧义(Ambiguity)现象的研究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现代,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已成为语言研究中深为人们关注的一种语言现象。不仅语言学在研究歧义,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也都在研究语言中这一现象。过去,传统语言学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是从表达的角度,把歧义看作是不规范的语病而加以消除的。而现代语言学对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的研究则是认为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初瑞士学者索绪尔编写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正式出版,这标志着现代语言学正式诞生。从语言产生之初,人们就没有断开对语言的研究兴趣。和现代语言学做比较,这种语言学也只能将其归类为“传统语言学”。因为这种语言研究太过拘泥在拉丁式的语法框架当中,和现代语言学进行对比,也只能够被称之为是“传统语法学”。  相似文献   

15.
交际法是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法体系”。[1][P.681]它体现的是“学以致用”的实用思想 ,一改传统的“为了能交际而学语言”的学习观念 ,形成了“为了学语言而必须交际”的新的学习理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交际法强调 :要学生的学习产生效果 ,必须使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与学生的交际需要和生活经验相联系”。[1][P.683]老师关注的是学习者本身的感受、想法和交际需求 ,而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从语言学角度来看 ,它与语用学分不开 ,关注的是句子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尽管一个…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教学讲义中,提出了一系列语言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从而开创了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新时期──结构主义语言时期,本文认为其语言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共时语言理论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为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的区别提供了背景。(二)在语言研究过程中必须把握“共时语言理论”原则,否则必然会产生失误和曲解。因此,必须系统地看待该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看来,语言学与诗学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部分。他认为,诗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及组成部分。诗学是在语言信息这个总的背景和在诗这个具体背景下,对诗歌语言功能的研究。同时,语言学是研究诗学的一个重要工具。他认为语言学与诗学应该结合,也必须要结合,因此他提出了“语言学诗学观”。本文主要阐述了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诗学观”,并且把他提出的“等价”原则运用于中国古代近体诗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皮尔斯与索绪尔符号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尔斯和索绪尔分别为现代西方符号学中哲学传统和语言学传统两个源流的开创者.本文在比较他们的符号基本理论的同时,一方面透过皮尔斯的符号观分析其语言观,另一方面则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看其一般符号观.本文认为,索绪尔二元的符号观忽视了符号与外部的交际价值,而皮尔斯的符号观则弥补了其不足,强调符号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认知和交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学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传统学语言观“载体”说与“工具”论的影响,学语言学的研究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但学语言学经历了漫长的前学科时期和准学科时期,古代中外哲学家,论家曾以他们闪光的思想和睿智的见解,为学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由于语言对学发展的制约与影响及在学作品诸要素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得要性,因此,建立和发展学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与科学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本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对语学时期的语言学研究和同时期的学史、学理论研究间的关系和流变作了一个梳理,探讨了语言学和中西方学发展之间的互动作用。由此可以看到,学经典促进了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语言学反过来又推动了学的传播、创作和研究。这主要表现在语言学上的“言能尽意”、“言不尽意”观点和学理论上的“合式说”、“意象理论”之间理论核心上的不谋而合、以及发展阶段上的彼此相随。这就为我们理解当前学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或“语言学时髦”等问题确立了一个清晰的历史坐标。语言学研究和学研究历史和当下的研究状况也表明了两已为对方打开的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多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