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大地书     
正俄国作家普里什文说过:我站立,我生长——我是植物。我站立,我生长,我行走——我是动物。我站立,我生长,我行走,我思想——我是人。我站立,我感觉:在我的脚下是大地,整个大地。是啊,母亲就是大地,湖水就是大地的眼睛。大地温暖而厚重,我的眼睛像湖水一样清澈澄明。——题记大地之光小时候,奶奶教给我们一个信念:要有光,就有了光。后来,我  相似文献   

2.
雷鸣 《世界文化》2005,(4):18-18
狄更斯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休闲时经常去一泓清的湖畔钓鱼,以此缓解身体疲惫。一天,狄更斯正在一处山青水秀的水库钓鱼,忽然一位陌生人走到他的身边问道:“怎么,你在这钓鱼呀!”狄更斯直了直腰点头回答:“是的,今天很不走运,钓了半天没钓到一条鱼,可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却钓上了15条大鱼。”“真的?”陌生人说:“你可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这里管鱼的,此处禁止钓鱼!”说完,陌生人掏出笔写了一张罚单。狄更斯见状不慌不忙地反问:“先生,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作家狄更斯,我说钓了15条鱼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构是我的职业。”陌生人听后耸了耸肩,…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谭盾在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当时我正在美国访问,他在电话中对我说:“我是中国培养成长起来的,现在是到了报效祖国的时候了。我很快就要回到中国去,年底将在中国举办我的交响作品音乐会。这是我报效祖国系列活动中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4.
教子惜时     
歌德(德国诗人)是个惜时如金的人。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我的产业是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有一次,他的儿子在一本纪念册上抄录了别人的一句话:“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秋叶交响曲     
田园生活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那是一番骑车在林荫小道上,垂钓在碧波荡漾的池塘边,跳跃在堆堆金色的秋叶中的情景。然而,我长大在曼哈顿,这一切都只能从书中一饱眼福了。长大后,我搬到了郊区。深秋的11月,院子里秋叶落了一地。邻居们建议我让他们的园丁带上那台轰隆隆的吹叶机来打扫叶子。我说:“不用了,谢谢。我可不想失去这耙叶子、点篝火、烤栗子的大好良机。”他们大笑着回答我说:“烧叶子是不合法的。不过你愿意耙多少叶子都行。”我拿上一把老得绣迹斑斑的耙子去耙叶子。耙子一沾上叶子就奏起了音乐。先是耙子的金属尖齿相撞击发出的柔…  相似文献   

6.
丹钦柯(会议主持人):我想,还是由我们尊贵的客人先开始吧!(鼓掌)梅兰芳:我要感谢在座的各位,使我有机会来莫斯科,并有可能在这里演出.我要感谢热情友好的接待.我特别高兴的是,今天诸位相聚一堂,谈一谈对我们剧团演出的印象,提些宝贵的意见,以便今后能加以利用,并根据我们在莫斯科的见面,力求有所创新.(鼓掌)丹钦柯:对于我们来说,最珍贵的是看到了中国舞台艺术最绚丽多彩、最精湛完美的体现,也就是中国文化给全人类文化所带来的最高雅、细腻、精美绝伦的艺术.中国戏剧就其准确性、鲜明性来说,是以其完美的、绝妙的形式展现了自己的民族艺术.对于我们戏剧界的代表人士来说,自然是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我从未曾想过,舞台艺术能够达到这样最为辉煌的技巧,它把深刻的表现力同极大的手段的经济性融为一体.C·特列基扬科夫:关于梅戏我已说了很多,写了很多,因而已难以再补充什么.但我觉得,梅剧团在这  相似文献   

7.
太太最有理     
我诚挚地告诉太太:我快30岁了,已经比较懂事了,决不会乱花钱,尤其不会买棒棒糖或打游戏机。请发给我10块钱吧,好让那只空钱包蓬荜生辉。太太温存地教导我说:真正的男子汉,会为10元小钱在别人面前哀求吗?同样作为男人的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他们会关心钱包里是否有10元钱吗?我就羞红了脸,但是,我还是希望得到10元钱,因为我需要一条劣质香烟。太太又谆谆教诲: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举世公认的真理,连烟厂都不忌讳。难道我会违心地给你10元钱购买疾病吗?否!我恶狠狠地瞪着书橱说:当我在路上遇见一位可敬的上司,难道不该给他献上一支劣质香烟吗?!…  相似文献   

8.
刘帆 《世界文化》2006,(3):22-22
埃里克·魏亨迈尔,37岁,是世界上首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曾被人们称为“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者”。他现在每年仍要花费50天时间来进行登山活动。以下是记者对他进行采访时的一段谈话。记者:“你为什么要去登山?你到了山顶并不能看到任何景色。”魏亨迈尔:“我热爱它的美景。我深爱手套抓着岩石的那种感受。我沉浸在探险的想象之中。我想把事情搞明白。我喜欢与能使我更为坚强的、健全的人群在一起。”记者:“毋庸置疑,失明的人要面对一系列超乎寻常的困难和艰险。”魏亨迈尔:“确实如此。当我开始攀登冰面——冰冻的瀑布时,不少人认为是自…  相似文献   

9.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春天,我在新创刊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天人合一新解》(以下简称《新解》),阐述了我最近对东西文化关系的一些新的想法,大概仍然属於野狐谈禅之类。不意竟引起了很大反响(柴剑虹、向云驹等先生相告)。同时,我自己也进一步读了一些书。我并无意专门搜集这一方面的资料,资料好像是自己跃入我的眼中。一经看到,眼明心亮。我自己也有点吃惊:资料原来竟这样多呀!这些资料逼迫我进一步考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曹雪芹在其《红楼梦》第二章中借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而在西方,亚当却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圣经·创世记》2:23)东西方对人类的出处有着截然不同的想象:东  相似文献   

11.
张伯伟 《中国文化》2013,(2):217-225
2013年3月15日清晨六点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唤醒:"张老师,我是徐雁平。刚刚接到张剑的电话,说张晖可能快不行了。"我一下惊呆了,怀疑是不是听觉有误:"你说的是张晖吗?怎么可能?""是的,我打算等下就去北京。"上午八点多,我给雁平电话,他告诉我正在赶往火车站的路上。下午四点多,雁平发来短信,说医生已无力回天。我立刻与张霖弟联系,想谋求一点绝处逢生的希望,她回答:"医生已宣布脑死亡。"就在那个瞬间,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失去了记忆,失去了感觉,失去了一切判断。稍稍恢复,我在本子上记下几个句子,应该就是当时最强烈的感受吧:天欲丧斯文!天丧予!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老泪纵横,一下就弥漫开来,身心沉浸在无尽的悲哀之中。自己是读过佛教书的人,对於世事的无常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现代翻译家、诗人邵洵美在其日记中,用了如此笔调描述自己初见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画像时的情形:"这是我到意大利的拿波里的第二天,吃了中饭独自走到国家博物院。我的目的是去看Venus(按:维纳斯)的石像的,但在二层楼上却发现了Pompei(i按:庞贝)古城的遗迹。那神奇的Mosaic(按:马赛克),真是镶嵌得完美得天衣无缝。正在那里叹赏,忽然我的眼光被一种不知名的力吸引到一块残碎的Fresco(按:壁画)上去。这块Fresco直不过二尺,  相似文献   

13.
水山 《大理文化》2011,(11):37-40
一个酷热难耐的夏日,莫名的忧伤袭上心头,我在自己的QQ签名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思念那座风大的城市,因为我的爱人在那里。令我惊诧不已的是,还不到半分钟,朋友虹便很快留下了评论:把爱人和风一起带到身边来吧,只留下那座空空荡荡的孤城。刹那间,我的内心涌起无比的感动和温暖。不过,她的话随即又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将爱人带到身边,可是我能够带走那座城市的风吗?我能够停止内心深处对那座城市的思念吗?  相似文献   

14.
<正>编辑部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我年轻时多次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索契完成了这部著作。"他还一口气说了11个俄罗斯作家的名字:"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5.
碧波之上     
正一当我第一次较为深刻地去思考自己的出生地,已经是在我离开故乡整整三年之后的事。接着又懵懵懂懂地过了很多年,我方才真正体悟到所有这一切的根源:那是因为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走近了洱海,并且似乎读懂了洱海。然而在此之前,我似乎从未想过,自己居然就出生在这个群峰耸立、大山如聚的滇西北高原。千百年来,在人们一贯窄逼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志向的源泉     
母亲虽已不闻世事,但她的身影仍时刻不离我的心头,有时天尚未破晓,我就应着她的话音醒来:“要是世界上还有我不能忍受的,那就是懒汉。”这话音在我一生中不绝于耳。如今躺在床上,在黑暗中醒来时,我还能感受到她要铲除我身上那份懒散劲儿的不可压抑的怒火,我想重新进入梦乡而不愿起床精力充沛地去面对新的一天。我默默地抗议着:我再不是个孩子了。我已有所作为,理该睡睡懒觉了。“拉塞尔,你木头木脑,没有上进心。”自从我度过了孩提时代以后,她就一直用类似的战斗号令  相似文献   

17.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戏剧学导演学博士王晓鹰。记者:你是中国首位导演艺术专业的博士,请向本刊读者谈谈你数十年来艺术探索的感受。王晓鹰:对于戏剧艺术,如果说我多少有点儿天分的话,这与我出身于戏剧家庭有关。我在戏剧学院读书时,恰值中国戏剧面临危机,使当时的我有种强烈的抱负和责任感。毕业时,我们那届学生踌躇满志。如果说我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戏剧学院的教育至关重要;而读徐晓钟老师的博士研究生,无疑是一种艺术清寒的享受。我发现,自己的艺术视野逐渐开阔,便有了论文《戏剧演出中的假定性》。始自那…  相似文献   

18.
倾听的艺术     
<正>我想从另个视角看世界——个有别于欧洲狭窄的视角。我选择了非洲,当然,我完全可以去亚洲或南美洲,但终我还是来到了非洲,因为来这儿的机票便宜。二十五年来,断断续续我几乎直生活在莫桑比克。只脚踏在非洲的沙漠上,另只脚仍踩在欧洲白雪皑皑、充满诗情画意、生我养我的瑞典的土地上。我过着这种被分裂的生活,是为了更清楚地观察世界、认识世界。非洲的生活究竟教会了我什么,可以用简单的比喻来形容:人之所以有两只耳朵、张嘴不就是要加倍倾听、少说话吗?  相似文献   

19.
我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同 《世界文化》2003,(3):16-17
自从有了我,姐姐就常住在姥姥家,偶尔回来一次,她望着裹着尿布一把鼻涕、一把口水的妹妹,眼睛里充满了绝望。姐姐永远是那样,静静地坐在一边写功课或看小人书,而我不是,当我刚会跑的时候,就已经疯得没影了。姐姐也不是总和我说话,她会指着胡同口的垃圾箱对我说:“瞧,你就是妈妈从那里捡来的!”我信了姐姐的话,每天翘首等待清洁工的来临,在他们一铲一铲往外铲垃圾时,我总会心惊肉跳地喊:“小心,里边有小孩!”时不时的,只要爸爸给我买了好吃的,我也会偷偷分出一半扔到垃圾箱里,免得里面的小孩饿死。只为了我经常无缘无故把好吃的扔进垃圾箱,不…  相似文献   

20.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3,(9):F0002-F0002,1
<正>最近,我偶然听到一对母女在机场依依惜别时的一段对话。广播说女儿的飞机即将起飞,她们站在安检门旁,紧紧拥抱,妈妈说:"我爱你,祝你拥有足够。"女儿回答说:"妈妈,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已经超出了足够,您的爱是我今生全部的拥有,我也祝您拥有足够,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