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发现大多数稳定的八面体构型 并非理想的正八面体,而有畸变。本文运用Jahn-Teller效应对此现象予以解释,并指出了构型发生畸变与d电子构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元素铬的价电子构型3d~54s~1和过渡元素一般构型3d~x4s~2不同,在各过渡系中都有若干元素电子构型如(n-1)d~(x+1)ns~1,一般称为电子排布中的“特例”或“不规则”现象,这些元素叫做“特殊”构型元素。对于这个问题,无机化学教学中用“洪特规则的特例”来解释,而对于元素“特殊”电子构型与周期系的关系等问题未作进一步分析,还有人认为“不能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命名旋光异构体的构型国际上普遍采用R/S命名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应用R/S命法标记构型较难掌握。因为一般教科书上所介绍的标记方法,对观察的方向,基团的位置,排列的方向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学生由于立体概念模糊,缺乏观察构型式的立体感,尽管对命名原则记得很熟,标记时仍时常出错。本文所给出的标记方法仅从十字形投影式出发就可正确标记记C_abcd~*的构型,较物掌握。关于十字投影式可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从纸面上去观察立体异构体的构型,一般很难看出某几种立体构型是相同的,或是对映体,或是非对映体的关系。特别是对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的立体构型,更难于辨别。如果在没有具体模型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很容易地区分清楚呢?一般教材和参考书只对含一个手性碳的立体构型进行了讨论,而对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性碳的构型讨论较少,这里,作者从讨论含一个手性碳立体构型的构型变换出发,对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手  相似文献   

5.
VSEPR理论 (ValenceShellEiectronPairRepulsionTheory)是根据自旋相关和电荷相关的概念提出来的 .用它来解释主族元素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构型是成功的 .把它用于过渡元素配合物构型的判断鲜见报导 ,这是因为过渡元素d电子也是价电子 ,如何考虑d电子对配合物构型的影响是问题的关键 .作者在晶体场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配合物中各种d电子组态对配位体的影响 ,应用VSEPR理论判断了各类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得到了和文献一致的结果 ,并得出了在配位数为 4或 6时 ,必须和其它…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R-S构型快速判定法,能广泛用于立体图、立体结构式和Fischer投影式,有利于帮助读者提高空间想象力和识图能力。并提出R-S构型联系规则,克服了R-S命名系统不能反映异构体之间构型联系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用手螺旋法确定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对含一个、两个以及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确定各手性碳原子构型非常方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8.
对构型和构象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构型和构象的联系与区别。探索出了各种构型表示方式相互转换的教学技巧,将此技巧应用于化学反应中,能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书写分子的立体结构,较好地解决了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分子空间构型判断是《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模型分析推测未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培养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良好载体;学生在运用模型推测分子空间构型时,往往表现出对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与真实的分子空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彻,不会分析一些不常见的复杂微粒的空间构型.本文将从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价层电子对...  相似文献   

10.
在无机化学中,经常遇到分子构型问题。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已介绍了原子轨道杂化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但学生在确定具体分子的构型时仍感无从下手。因此笔者仅就如何确定一些常见无机分子的构型问题,介绍一种简单方法。 要确定分子的构型,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分子中哪个原子为中心原子,哪些原子为端梢原子。二是中心原子与端梢原子间的成键情况。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分子构型就比较容易确定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在一般分子中,中心原子都是一些相对电负性较低的元素的原子。这样可以通过比较元素电负性的方法来确定哪种元素的原子做中心原子。(注意在这里氢除外,它一般只做端梢原子。)如在PCl_3中,磷的电负性较氯低,磷为中心原子。在N_2O中,氮的电负性较氧低,其中一个氮原子为中心原子,另一个氮原子和氧原子为端梢原子。对于第二个问题就稍复杂一些。不同的端梢原子与中心原子的成键情况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下面为了使问题简化而实用,仅以最常见的卤素和氧为例,分别不同情况,就如何确定分子构型加以介绍。 一、卤素为端梢原子 卤素为端梢原子的情况比较简单。卤素与中心原子一般只形成一个σ键,每个σ键共用一对电子,分别由中心原子和端梢原子提供。这样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与端梢  相似文献   

11.
旋光性物质构型确定这一个问题,现行的各种有机化学教材都是这样介绍:其绝对构型不能由分子模型或投影式直接确定,只能由仪器测定。由其分子模型或投影式只能确定其相对构型(R/S或D/L型)。本文认为旋光性物质可由其分子模型或投影式直接确定其绝对构型右旋或左旋(记作(+)或(-)。并从光通过与手性碳原子所连不同基团相互作用不同,从而导致光通过基团后速度不同、能量不同方面对此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用R,S构型标记手性分子绝对构型的教学,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在结合笔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透视法、手模型法和Fischer投影式快速判定法来确定分子的R,S构型,并对楔形式、锯架式、Newman投影式与Fischer投影式之间的转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应用VSEPR法确定分子几何构型时,还必须考虑到孤对效应、重键的存在、元素电负性以及相邻价电子对的数目等因素对分子的几何构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判断分子空间构型的规则;计算出价层电子对数;得到电子对的几何排布,从而判断出分子的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15.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观点阐明了NO2、N2O4分子的键合作用,给出这两种分子空间构型及结构数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利用RHF∥3-21G从头算解析梯度方法,优化了HPLiF的平衡构型和相应的异构化反应过渡态构型,结果表明,HPLiF有三种平衡构型,其中三元环构型为最稳定的构型.另外,还对HPLiF和FH的插入反应机理进行了计算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数据构型Shape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Shape数据构型在VB中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形体的基础构型和复合构型两种主要方式,立足投影视图与投影规律,论述了快速读懂投影图的方法,并总结出投影图中各线框的空间意义及理解方向与技巧。通过对构型方式教学方法的探讨,旨在将学生眼中复杂的线框图形逐一分解成他们熟悉的简单体线框,让学生们通过对投影图的理解和分析后能在脑海中呈现立体图,迅速读懂图形含义。  相似文献   

19.
陈晟 《广西教育》2014,(26):115-116
根据高中化学竞赛大纲,结合自己多年的竞赛教学经验,对竞赛中出现的配合物问题进行总结,强调配合物构型在竞赛中的重要性。本文就配合物构型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并对拓展知识"反位效应"和"EAN规则"进行了简要介绍,结合具体例题,总结出配合物构型问题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20.
立体化学是贯穿有机化学教材的重要理论,而构型、构象和构象分析又是立体化学的基本内容。由于建立抽象的空间思维本来就很困难,再加上教材因篇幅少,而一些基本概念交待不够深入,所以常使初学者感到困惑。我们参考了几种资料,拟从两个方面对构型、构象和构象分析进行讨论。一是对一些基本概念做进一步阐明;二是选择有代表性内容,为构象分析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