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本文从欣赏语文教材中的形象美、品味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分析语文教材中的思想美这三个方面,集中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
薛翠香 《文教资料》2011,(24):74-75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是德育的必要补充;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是审美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老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潜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寓审美教育于教学之中。本文对审美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审美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引起语文教师对审美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美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它是在教学中运用教材把美的享受带给同学们,同时让同学们获取知识、明辨是非、懂得善恶、分清美丑、陶冶情操,形成美好高尚的品德。因此语文教育教学过程的德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学要更有特点,更有实效。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许多的审美因素,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把审美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审美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形式过程中,中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语文是中小学最基本的课程之一,它与审美教育关系极为密切。著名语文专家苏灵扬说过:"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刻意义,远胜中小学的其他课程。"所以,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渗透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的载体是教材。语文教材中充满着美的篇章。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语言中,领略各种各样的"美":如《看戏》中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表演,《苏州园林》中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大部分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教学中对学生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将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这是语文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那么,在语文课中如何进行美的教育呢?这必须根据美育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审美特点来进行,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以情渲染美,培养感知力语文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审美心理,激发其审美情趣,让学生学在其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名著,它们是真正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审美特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材料。因此,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育固有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中先进了不少的古诗文佳作,除语文教育外,它们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要发掘并利用这些古诗文所蕴涵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古诗文时也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中文言文及古诗占了较多数量,这些篇目涉及到古代文学的各种题材,对之进行分类找出其共同的审美特征,对于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去完成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列举了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几大类题材作品的共同审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审美对象,就有不同的审美途径和审美方式。但从语文审美教育的一般规律来看,最主要的是教师必须按照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造审美的教学环境,着力拨动学生“美感的琴弦”,唤起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这样在教学的琴弦上才能弹奏也审美教育的乐章。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从以下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阐述了语文教材中渗透的美育因素,并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鉴赏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尽之责,培养学生的美感是人文教育应有之义,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资源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审美,不但可以更充分地发掘教材的内涵,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高明军 《考试周刊》2010,(40):66-67
审美教育是传递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利用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审美教育是得天独厚的。文章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4.
审美教育是传递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利用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审美教育是得天独厚的.文章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于是,探索语文审美教学便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80%的课文是中外文学名作佳篇。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不…  相似文献   

16.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基于上述认识,笔者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本着教会学生审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这一原则,展开以下探讨。一、凭借教材,挖掘教材的审美素材小学语文教材就像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微到细菌的无所不有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8.
马丁 《考试周刊》2010,(55):46-47
随着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审美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话题。审美教育在育人成材的语文论文过程中有它独特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多手段、多方法地开展实践和研究活动,让学生从感悟中体验美.从创造中获取美,使他们增强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素质,实现自我价值。本文从教师应当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志平 《中国教师》2009,(16):21-22
认识语文审美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0.
张庆红 《考试周刊》2012,(41):32-32
审美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具有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等多种特征.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教材中文章的语言美、人物的形象美等都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唤起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多种途径,推进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