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最高、最险的石窟麦积山石窟,凿于公元5──11世纪,为我国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后开拓出的佛教艺术宝库。位于甘肃天水东南方45公里处,在秦岭的西端。当地人称为麦积岩奇峰。其峰顶呈圆锥形,直垂而下,有如乡间堆积的麦堆,故称麦积山。山顶有塔,山下有寺,峰身...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我国石窟雕刻艺术数量最多的省四川石窟雕刻艺术,数量之多堪称国内各省之冠。据初步调查,全省近50个县市有比较集中的石窟摩崖造像,唐龛在10个以上的分布地点达120多处。这就是说,全省窟龛总数1000个以上。著名的石窟,如广元皇泽寺和千佛崖,巴中南...  相似文献   

3.
李小强 《寻根》2007,(6):76-78
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沿袭着丝绸之路的文明,吸收了华夏文化众多因素之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石刻造像,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特色屹立于石窟寺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4.
温玉成 《寻根》2001,(1):56-60
敦煌石窟,据向达先生根据唐碑考证出,由乐尊开凿于公元366年。为什么敦煌最早的造像只有北凉421年~439年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的石窟寺是否一开始就有造像?  相似文献   

5.
甘肃,位于祖国的西北内陆,省境大部位于陇山之西,故简称陇。全省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2200多万。甘肃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省份。史前时期,这里就有我们的先民活动。秦安县大地湾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器物,境内还有多处出土了大量彩陶,器形优美,花纹图案丰富多采,显示了甘肃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辛甸文化的不同特色,被誉为“彩陶之乡”。甘肃还拥有丰富绚烂的石窟艺术。驰名中外的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在“中国四大石窟’冲占据两席,还有榆林窟、炳灵寺石窟、马蹄寺石窟等。丝绸之路横贯甘肃东西,…  相似文献   

6.
克孜尔石窟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约 7公里的明屋依塔格山南麓 ,海拔 12 2 5米 ,北纬 41°47′ ,东经 82°3 1′。西距拜城县城 64公里 ,东距库车县城 70公里。明屋依塔格山北麓与荒漠连接 ,南麓有一段高约 2 0 0米 ,长约 3 0 0 0米的断崖峭壁 ,峦峰突兀嵯峨 ,沟谷幽深险峻。克孜尔石窟便镶嵌在这些险峰幽谷之中 ,层层叠叠 ,鳞次栉比 ,犹若错落有致的蜂房 ,壮观雄伟。石窟下是急湍流动的渭干河 ,隔河相望的雀勒塔格山宛若红色的屏风 ,列于石窟之前 ,山光水色 ,俨然仙境。塔、庙和石窟寺被称为佛教三大建筑 ,克孜尔石窟俗…  相似文献   

7.
白族不但是一个善于营造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艺术创新的民族。在大理几千年的文明史长河中,白族先民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崇圣寺三塔、剑川石窟石刻造像、南诏铁柱、《南  相似文献   

8.
阿尔寨石窟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后旗西北部的阿尔巴斯苏木境内草原上,又称百眼窑,处于北纬39°43′,东经107°10′。阿尔寨一词蒙古语意为隆起的平地突出的。该石窟被凿刻在一座孤立的高约40米,东西约300米,南北宽约50-80米的桌形山上陡立的立面上。其中,南部、西部的石窟较多,分布较密集,北部、东部相对来说较少,分布稀疏。目前,确认的石窟有65个,分上、中、下三层,保存较完整的仅43窟,其余的多被坍塌的岩石和风沙淹  相似文献   

9.
王光 《寻根》2003,(1):84-87
医巫闾山坐落于辽宁西南部,为中国古代五大镇山的北镇,享有与北岳同等的地位。在医巫闾山西麓,大凌河畔的义县北郊,有凿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的万佛堂石窟。北魏期间,共建有3座闻名于世的石窟群:450年北魏建都大同后凿建的大同云冈石窟;485年孝文帝实行改革后迁都洛阳,495年开始凿建的洛阳龙门石窟;第三处即是这座位于东北辽西的义县万佛堂石窟。万佛堂石窟虽然小于同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但却是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它不仅保留着珍贵的北魏时期的佛像雕刻、绘画和石窟建筑艺术,而且还保存着两…  相似文献   

10.
一、龙游石窟不是采石场目前,有许多议论认为龙游石窟是废弃了的采石场,还有特举玉山县樟村采石场为证。为明辨是非,作者曾专程赴樟村考察。那确实是个远近闻名的“青石板”产地,有巨大的露天采石场,每年外运销往各地。以此为业,沿途也有许多大小不等,或已废弃,或仍开采的采石场。大多是打平,或露天,没有见到像龙游石窟那样从顶上开小口往下采掘的。因是以采石为目的,何处可取材就往何处开凿,以至洞里凹凸,满目疮痍。然而,确实也发现一处路旁小洞,洞口高壁上凿有斜条装饰纹,与龙游石窟装饰纹非常相似,但纹路排密且凿痕尖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