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旅游决策模型及市场开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旅游者决策过程,不仅决定着旅游者的旅游行动,同时还决定着旅游者旅游方案和目的地的选择。深入研究旅游者的决策过程、认知趣向及取向等个人偏好方面的选择过程,对旅游理论和实际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特殊性,可以排除诸多干扰项对其研究,对个体旅游决策中的趣向一取向问题进行理论和市场开发等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享  李怡锐 《考试周刊》2007,(36):154-156
鉴于自驾车旅游者活动半径较之以往成倍甚至是成百、上千倍地扩大了,那么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自然与非自驾车旅游者有所不同。因而,应尽快研究我国自驾车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特征,以及自驾车旅游目的地应具备的条件;开发、建设符合自驾车旅游者需求的旅游目的地,以更好地满足这一实力群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对旅游距离的知觉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的重要条件,由于它对旅游者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近似资源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发挥旅游距离知觉的积极作用,抑制它的消极作用,既是旅游目的地关注的问题,也是旅游心理学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距离知觉带来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旅游广告是向旅游者展示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旅游产品魅力、开拓旅游市场的重要途径;同时,旅游广告对于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体验也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真实的旅游广告带给旅游者的体验真实而客观,在结束旅游之后,旅游者较能够有好的旅游回忆。虚假的旅游广告则会给企业带来信誉上的经营危机。文章针对旅游广告的真实性问题,基于旅游符号学的视角对于周庄的电视宣传片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旅游广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口碑推荐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旅游消费感知风险,是旅游者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基于心理契约履行视角,以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探索旅游者口碑推荐意愿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旅游者交易心理契约履行不仅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意愿,而且通过旅游者感知价值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意愿.而旅游者关系心理契约履行只能通过感知价值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意愿.  相似文献   

6.
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的起点,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形象、旅游满意度等。在确定台州市露营旅游者的19个旅游动机项目后,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式、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台州市露营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台州市露营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包括娱乐放松型、亲情友情型、探索求知型、从众尊重型和兴趣偏好型五大类,其中娱乐放松型、亲情友情型是台州市露营旅游者最主要的旅游动机。  相似文献   

7.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在旅游决策过程中,旅游者的某种态度一旦形成,就产生行为方式的偏爱或意图,某种或另一种类型的社会因素,又对这种偏爱或意图是否实际导致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旅游决策.改变人们的旅游态度可以从更新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宣传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有助于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安康旅游形象进行地方性分析、受众调查和替代性分析并进行形象定位,使之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安康旅游内涵,以利于安康旅游的宣传营销。  相似文献   

9.
旅游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深入探究旅游与压力的关系,让旅游消费活动成为更直接的解压途径,充分体现旅游的民生意义。湛江市是一个具有多元旅游产品的旅游目的地,可以满足旅游者多种旅游消费需求。通过对湛江主要景区旅游者的抽样调查,采用聚类方法得到不同压力源的旅游者类型,发现不同压力类型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在旅游花费、出游方式、获取信息渠道三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异色彩,在出游目的、目的地类型、旅游住宿、交通工具四个方面的分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向大众化的普及和发展,旅游安全也日趋成为旅游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各种各样的旅游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防不胜防的安全隐患并直接对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旅行社产品的完美、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等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分析旅游活动中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各环节中不同的安全心理需要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将使各旅游企业充分意识到旅游活动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旅游安全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高度重视旅游活动中各环节的安全问题,加强旅游安全的防范工作,为充分把握旅游者的安全心理需要、旅游决策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泉州文化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加以缕析:阐述泉州文化旅游相关研究;从文化旅游在访问目的地总体决策中的重要性、体验的深度两个维度出发,界定泉州文化旅游者的五种类型并分析其体验偏好;从旅游者体验偏好角度对泉州文化旅游发展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以期为泉州乃至海西的文化旅游业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开展文化体验旅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滑雪旅游目的地差异化营销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滑雪技能水平与其社会人口统计特点交叉影响着潜在滑雪旅游者的市场需求强度以及旅游决策。本文从市场需求分析出发对滑雪旅游目的地的差异化营销策略做出了初步研究,指出滑雪旅游目的地只有找准市场定位,并通过有效的产品服务组合,树立和保持其良好的市场形象,并通过独特的渠道为潜在游客提供差异化的滑雪体验价值,才能进一步赢得市场的认同,实现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名与旅游活动关系密切,对旅游活动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影响旅游者的决策,在“食、住、行、游、购、娱”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地名作为地理实体的符号,凝聚了区域的历史文化,是重要的人文景观,地名具有审美功能与知识功能,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属旅游资源范畴。现代旅游中,地名资源的开发需从地名的形成、变化规律出发,处理好地名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通过地名资源在城镇规划、景区建设、餐饮、旅游纪念品、古景复原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内涵与旅游地形象。  相似文献   

14.
以内江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旅游者所感知的内江市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评估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的内江市旅游目的地形象较为空泛,无法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建议以"大千故里,品味内江"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口号以"大千内江,河鲜之都"和"大千故里,好客内江"对内江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并要注意不同旅游者群体间的感知差异,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分市场促销宣传.  相似文献   

15.
旅游活动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旅游支出在家庭消费结构中占有突出地位.在旅游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之际,旅游消费就有了充分选择的自由.受效用最大化成支出最小化原则的制约,旅游消费选择必然有一定的指向性,即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时间组合将进行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一种体现。通过对娄底市地脉文脉和旅游受众分析,明确了娄底市的旅游形象定位,在此基础上运用旅游地识别系统理论(CIS)对娄底市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景点旅游开始在我国兴起。文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辽宁省旅游者对无景点旅游的认知程度、旅游动机、目的地选择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对桂林漓江旅游市场进行实地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国内旅游者的区域分布、层次结构、出游选择、旅游目的、旅游偏好、服务设施的需求以及对目的地的感知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分析的结果对漓江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在产品设计、游线拓展、旅游促销、旅游设施的提供和旅游者满意度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形象传播是旅游目的地利用各种手段、媒介与旅游市场现实的和潜在的游客进行旅游形象信息传递、接受和反馈活动的过程。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某种媒介把旅游地的旅游形象传达给旅游者,让旅游者对旅游地形成深刻并且良好的印象,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只有媒介和旅游者之间有了良好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接收的方式也变得丰富多彩,如何利用互联网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对各个行业都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旅游者在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时更加依赖于博客、微博等互联网媒体;因此,旅游行业对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越来越重视。探讨新媒体对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提出新媒体平台下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