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两年多来,隆回第二中学"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特别是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学校共开发开设了35门特色各异的校本课程,自编的校本教材<研究性学习>已于2009年2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
顾木 《语文新圃》2008,(5):45-46
笔者所在学校2002年成立,与余杭新课程一同成长.学校抓住课改契机,高度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语文教研组乘此东风,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调查实证的基础上,着手开发<名著影视化导读>校本课程,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做出了探索,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此,我校在保证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努力建构适应经济先导区发展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多学科整合,全方位育人,开发丰富多彩的特色校本必修课程:张扬个性,培养能力,"以人为本"的校本选修课程;学校无小事,事事寓教育,润物无声的校本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来,创建学校特色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入,理论研究也渐成热点.当前各地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为特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新形势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了新的源泉.本文试从开发校本课程的角度,谈特色学校的创建.  相似文献   

5.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校本课程的设置.我校作为广州市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样本学校,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两年来开发和实施了"健康人生"、"艺术人生"、"社交礼仪"、"情系珠江"和必修中附设等校本课程.下面谈谈我校较为成熟的"健康人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课程资源须自主开发,体现地方特色、校本特色;课程实施体现实践性、探究性.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和校本课程的资源的开发研究。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表现,近年来,我校在充分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有自身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此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  相似文献   

8.
<正>校本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校本"特质,加之适用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另外,有不少教师响应"课程建设者"的号召,纷纷独辟蹊径开发校本课程,使得近年来校本课程的发展势头强劲。如何在形形色色的校本课程中遴选出优质课程?笔者认为要用四个指标来衡量。一、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师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聋人学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学校开发建设了阅读、公民道德教育、艺术教育三门校本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发编制了<一年级语文校本教材>、<沟通与交往校本主题教材>、<多重障碍班级生活语文校本主题教材>、<职业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公民教育校本教材>等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10.
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各级中小学校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自从实施课程改革实验任务以来,我们在实施农村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利用农村学校课程资源优势,突出农村学校的特色,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以下是我们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紧扣"乐"字教育理念,围绕"快乐实践,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开发科技教育特色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多年来,我们坚持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积极挖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科实际,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富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历史与社会”区域性校本课程内容的构建,可以丰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语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不少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一些误区,如将校本课程作为办学的一种点缀,在构建校本课程中或跟风而动,或纯粹为研究而研究等,这都极大地削弱了校本课程的实际意义和其"补充"国家、地方课程的功能。为此,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确立了"一切为了成全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建设理念,在积极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同时,立足学校特色,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6月出台的《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强调:"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深化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笔者开发开设了《余姚的特色农业》这一校本选修课程,依次介绍余姚榨菜、杨梅、茭白、早熟蜜梨、红枫、樱花、高山云雾茶、年糕、葡萄、生态甲鱼十大特色农业。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杨修红 《文教资料》2009,(11):238-239
在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中,本文作者尝试利用徐州汉文化开发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作者从课程的目标、实施的原则、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对徐州汉画像石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探索性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地域自然、文化资源,开发突显特色的校本课程,对于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于促进教育多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敦煌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文化。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饱含着历史文化底蕴。地处敦煌的学校有大漠自然风光的濡染,西域边塞文化的熏陶,深厚历史文学的传承和浸润。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语文校本课  相似文献   

17.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一个热点。不少学校将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教育联系在一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作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校本课程,其意是课程决策权力的分散,在课程设置与实施方面给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从已有的课改实践看,许多地区与学校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视为国家课程之补充,但大多从学习内容的补充入手,将校本课程建设视为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  相似文献   

18.
一、开发普适性较强的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因毗邻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而得名.几年来,学校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办学理念,以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了校本课程--山庄文化的研究,在四至六年级开设了选修课<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避暑山庄的诗词文化>、<避暑山庄的园林文化>的校本课程.下面就如何上好<避暑山庄的园林文化>一课,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那么该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呢?南通市虹桥二小在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发的语文校本课程"情境语文游戏",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