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解、领悟建立数学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掌握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即教师在教学中要建构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注重理科思维的培养,树立理科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本文在此探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应用及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对数学模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梁秋丽 《中学物理》2023,(10):13-16
模型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有重要意义,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经历学习的过程、把握问题的本质、体会概念的内涵、学习科学的方法.模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解模型及建模的内涵、树立建模的意识、挖掘教材中模型教学的素材、应用模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辉 《考试周刊》2013,(49):53-53
数学模型能够促使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牵手"。发展学生模型思想的基本活动就是建立模型。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者认为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发挥问题情境的"建模"功能,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以建模为核心,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计算思维是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聋校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运用建模思想,让听障学生亲历实际问题的建模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能为其计算思维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聋校信息科技教师可构建并实施基于建模思想的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在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应用模型与模型迭代过程中渗透计算思维各项子能力的培养,提升听障学生计算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数学建模的地位至关重要,若数学模型无法顺利建立,则数学运算、直观想象以及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要素就难以深入、顺利地发展.树立建模意识是建模思维培养的起始点.在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下,数学建模意识分别是显性和隐性的.无论是建构数学概念或规律,还是建立一个解题模型,关键是在发现与提出问题之后,能够借助相关的逻辑推理形成数学知识建构或问题解决的思路.如果这一思路能够成功解决当前的问题且具有迁移性,那么数学模型就基本成型.当学生有显著的数学模型应用意识时,就是数学建模素养得以发展之时.  相似文献   

6.
环状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寻找,要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思想,要有理科学习思维中一个很重要的意识——“建模”意识.此处所讲的“建模”,就是将化学问题分析处理后,与已学过的化学规律或数学、物理等模型建立配对,借用已有的方法或程式来解决新情境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蒙华思 《学周刊C版》2014,(4):137-13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具备了创新思维,其学习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要想让学生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教师应先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入手。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逆向思维的概念,其次是明确运用逆向思维的积极性,最后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有:1.培养逆向思维的意识:2.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3.提供逆向思维的基础:4.强化逆向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具备了创新思维,其学习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要想让学生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教师应先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入手。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逆向思维的概念,其次是明确运用逆向思维的积极性,最后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有:1.培养逆向思维的意识;2.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3.提供逆向思维的基础;4.强化逆向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数学建模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过程.在教学中设置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表达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建模的应然选择,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重要途径.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感悟模型思想,让学生成为主动建构者,利于模型化和数学思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模型意识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对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四基”作为核心素养的载体,在操作层面上体现为数学思想方法,故落实模型意识的培养可建立在数学思想方法基础上。基于此,文章聚焦“鸡兔同笼”问题,重点以人教版教材中“鸡兔同笼”内容为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下培养学生模型意识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模型意识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数学建模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过程.在教学中设置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表达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建模的应然选择,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重要途径.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感悟模型思想,让学生成为主动建构者,利于模型化和数学思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数学模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模型思想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建立模型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对小学生建模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数学建模中找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让他们感受到快乐,从而让他们愿意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进行思考,提升兴趣。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建模思想将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数学建模是架设实际问题与数学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大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是数学教育的一种改进,也是大势所趋.可通过如下切入点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将建模实例融入到数学课的教学当中,逐步培养运用数学模型的意识;以数学建模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数学建模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和课外作业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见,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方法能激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数学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要从思想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和良好的效果。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定义、定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高等数学课的教学谈谈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16.
王龙  柳雪 《中学教研》2022,(12):14-17
模型思想的渗透要从培养模型意识开始,准确理解题意,与已知模型建立关联,感知建模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基本图形与关键元素构建模型,用不同的方法建模解决难题,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最后通过反思小结、校正补偿训练,渗透并形成模型思想,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一、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会思维 1、树立“生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缺乏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将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必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文中简述了课堂教学如何融入建模思想,培养创新思维以及数学建模意识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高考模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数学建模的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做题时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点.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建模思想枯燥与抽象性而无法投入,学习质量也会大大地降低.建模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建模思维的提高还可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文章就数学建模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探究,就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模型思维与能力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产生模型思维,并形成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建模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它针对一个数学问题,将问题抽象、精炼成一个模型,并对这个模型进行分析和验算,最终得出结论,解决数学问题。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多样化思维,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初中数学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良好方法,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可以为学生开辟一条基础而有效的道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