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们根据“地下材料”已向世人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中国人便创造出自己的乐器—“七音孔骨笛”(1986年出土于河南舞阳),已经拥有“音乐文化”。有此时,欧洲音乐史上的“黎明时代”尚未到来。然而,当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西洋音乐与西方文化共进,后来居上,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体系;而且,到16世纪,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向全球扩张,开始向东方传播,抢先与中国音乐交流对话。西洋音乐最早传入中国,始自16世纪葡萄牙人定居澳门。当时,澳门教堂的风琴十分悦耳…  相似文献   

2.
<正>时空建构对Bossa Nova起源的影响时间维度纵观拉美音乐的历史脉络,15世纪末哥伦布的到来以及之后的殖民影响将拉丁美洲的历史分为了两个阶段。殖民前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以玛雅文明、印加文明以及阿兹克特文明为代表的印第安人所创造的,这也是拉美音乐文化的根基。殖民后的拉美音乐文化主要体现为殖民军队的军乐和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那时的西班牙殖民者将印第安人本土音乐视为禁忌。由于殖民统治的扩张,  相似文献   

3.
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曾经哺育了塞万提斯、赛拉、毕加索、达里、米罗等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艺术泰斗。惊心动魄的斗牛、热情奔放的弗拉门科舞展现了西班牙人的勇敢豪爽。西班牙电影已有百年历史,在历尽坎坷之后,今天的西班牙已成为欧洲电影大国之一。多年来,西班牙影坛人才辈出,路·布努艾尔、安·巴尔登、卡·绍拉、佩·阿尔莫多瓦等蜚声世界影坛的电影艺术家在不同时期为西班牙电影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仅在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半年之后,电影便传入了西班牙。弗·赫拉贝尔托是西班牙电影的创始…  相似文献   

4.
屈家营古音乐包括门支套曲,7支大板曲,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演奏乐器主要有管、笛、签、鼓、镣、钱、销和云鼓等10种,其中一支饰银九孔白玉管为世罕见,在唐、宋典籍中称为"草案",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消声匿迹。日本学者认为,只有在日本还可以见到实物。屈家营古音乐诞生何时已无法考证,其演奏所用的工尺谱是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大约产生于隋唐时代;音乐会所演奏的曲牌,大部分与唐宋时期见于记载的大曲、元明清以来的南地曲曲牌的曲名相同。据年已八旬的老乐手冯玉才讲,屈家营音乐会最后一次重建于清朝咸丰三年。屈家营音乐会…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10日,作为中法互办文化年中“中国文化年”重要项目之一的《中国古代乐器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厅内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中国古代乐器将8000余年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呈现在法国观众眼前,生动地告诉观众,自中华文明曙光初现,中国音乐便随之诞生。8000余年来,中国音乐记述了中华民族的世代悲欢。中国乐器是中国音乐史重要的组成部分,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其主要特征。从种类而言,可分体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气鸣乐器等四大类;就其发展而言,可分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前711年)、先秦时期(公元前711—前256年)、秦汉隋…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是个富有民族音乐传统的国家。它有闻名世界的竹管风琴和竹乐团,还有土著民族的鼻笛、口簧、铜锣等器乐,令人神往。在欣赏了这些富有特色的音乐之后,人们不由得赞美菲律宾美妙的音乐世界民间艺术节菲律宾近年来特别提倡发掘自己的传统音乐,国家文化中心每年要举办一次民间艺术节。艺术节的音乐舞蹈节目来自菲律宾全国各地。中部平原地区源自西方的朗德拉亚乐队,主要采用的是弹拨乐器,发音铿锵有力,旋律流畅,和声丰满,节奏鲜明,他们演奏的音乐很多都是菲律宾民歌,因此受到观众的欢迎。在艺术节上,还有全部采用竹子制作的小…  相似文献   

7.
琉特琴概说     
郭莹 《世界文化》2005,(7):21-21,23
如果说音乐是一种文化,那么乐器就是这种文化直接的传递者,欣赏音乐便离不开对乐器的鉴赏。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世代聚居于云南西北部玉龙雪山地区,其纳西古乐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独具特色:古老的乐曲、古老的乐器房寿的老艺人。成立于19肥年的丽江大研古乐会就是集此特色的民间音乐团体。丽江洞经音乐源于纳西族木氏土司16世纪从明朝内地引进的道教科仪音乐,经纳西族乐工世代传习,以古老乐器和工尺乐谱为媒介,不仅保留了我国唐宋以来的部分道教音乐、儒家雅乐、诗词曲牌和民间小调,而且融入了纳西族的淳朴情感和音乐风韵,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晶。丽江大研古乐会继承了这一音乐传统,长年坚持演出,并培训新人,其演奏不仅广受中外…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回族人民中间,流传着许多自娱性乐器。别看他们的外观简陋,但奏出的乐曲却十分悦耳动听。这些乐器制作简单,学起来也很容易,但他们却有着上千年的久远历史,蕴涵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感情。一、口弦幽曲动心扉口弦是一种很古老的民间自娱性乐器,在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中都有流传。中国黎族人称为“口方”,纳西族称为“响笛”,高山族称为“嘴琴”,赫哲族人称为“空康吉”,印第安人称为“口号”。(北史)卷95中说:“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皇朝文献通考》中说:“以铁为叉,中置一簧,鼓之成音”。古文献记…  相似文献   

10.
张一鸿 《世界文化》2009,(11):47-47
每年的11月1目和2日是墨西哥的土著亡灵节(The Indigenous Festivity dedicated to the Dead)。11月1日是“幼灵节”——祭奠天折的孩子,11月2日是“成灵节”——祭奠去世的成年人,这两天通称为“亡灵节”。它是墨西哥最大的、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个古老的节日,至少有3000年历史。它渊源于古代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奥尔麦克人,米斯特克人,萨波特克人,托托纳克人和P’urhepecha人等土著印第安民族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1.
拉脱维亚和中国建交10年以来,两国文化交流频繁,越来越多的拉脱维亚人热衷于了解中国5000年的文化,中国也在逐渐地了解拉脱维亚。在江泽民总书记访问拉脱维亚之际,我愿把拉脱维亚的管风琴文化介绍给我的中国朋友。管风琴在拉脱维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当今能够演奏管风琴的人与适于管风琴演奏的音乐厅很少。近几十年,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作曲家以及音乐爱好者对这一古老乐器的兴趣正在逐渐恢复。人们的这种兴趣反映了两种趋向:首先,人们对音乐文化起源和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音乐及巴洛克式的艺术的兴趣在增长;其次,人们被管风琴…  相似文献   

12.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13.
陈元光南征及其家族闽籍化陈永安一、征战及其终结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议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陈政奉命率府兵3600人,将士自副将许天正以下123员南征人问,历经万里跋涉,终于来到了泉(州)潮(州)交界处。本为平定“啸乱”而来,不料反被土著迎头反...  相似文献   

14.
青海玉树草原,素以藏族“歌舞之乡”著称于国内外。成立于1957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歌舞团,为继承弘扬藏族优秀文化艺术,长年活跃于这片广阔、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并创作积累了一大批藏族优秀歌舞节目,被誉为“歌舞之乡”的“乌兰牧骑”。该团先后挖掘、整理、编创了叨多个以(土风舞蹈)为代表的藏族民间歌舞节目。(激洒的康巴汉)、(草原上的小伙子)、(通天河畔吉祥舞)、(欢乐的热巴)、(归来)、付L西铃舞)等舞蹈与“勒霞”、“拉霞”等民歌演唱,以及(格萨尔)音乐演唱、演奏等互为衬托,相得益彰,既优美抒情,又激昂欢快…  相似文献   

15.
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人原是以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s)作主体的欧洲移民,美国文化也是欧洲文化的有机融合,其政教习俗、社会礼仪与生活方式诸文化内涵都具有浓烈的欧洲色彩。在殖民地时期,北美十三州和中国是没有人员互访的,彼此的了解几乎等于零。先进的北美智匠一方面从欧洲人的著述、从欧洲转运来的商品设想那陌生的中国的人文概况,一方面从两国通商之日起、从中美人员间的往返来领略华夏文明。这样,古旧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艺术现象就逐渐为美国人所知了。欧洲人贩卖中国货而入北美,其显者系瓦器、陶器、瓷器、漆器…  相似文献   

16.
杂技     
《上海文化年鉴》2005,(1):194-199
上海杂技团、马戏学校在全国杂技比赛中获奖;上海杂技团海外巡演;欧洲魔术大师中国巡演;美国福克斯白老虎兄弟动物魔术中国献演;2004年音乐.舞蹈、杂技院团演出场次、演出收入一览;2004年音乐,舞蹈、杂技新创剧(节)目(首演作品)一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口琴史话     
口琴史话木子口琴是一种使用最普遍的乐器。目前,全世界每年出售的口琴有二三千万只。口琴之所以如此普及,是因为它价格便宜,便于携带,容易学习,最能满足音乐爱好者自我演奏的要求。据乐器专家考证,口琴起源于4500多年前中国发明的笙。18世纪,一位欧洲旅游家...  相似文献   

18.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统治时期史称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此时国内经济实力增强,对外贸易发达,海外势力扩张,步入欧洲强国之列,1588年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英国逐渐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英国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这一时期,表现为文学作品的繁荣,莎土比亚和马洛等文学巨匠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9.
欧美近代文化,以14世纪文艺复兴启其端,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其形成的标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作为与欧洲中世纪神学完全不相同的文化形态,参与了欧洲冲块封建意识形态的斗争。欧洲近代思想的先驱者们,曾经广泛而狂热地运用中国的文化材料,守护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的摇篮,并在尔后形成的西方近代文化中留下了不灭的光辉。欧洲人大约八16世纪开始,把寻求摆脱神学迷狂的眼光转向中国。当时,葡萄牙著名的学者乔安·巴罗劳斯(JoaodeBarros1496-1570)在其所著的《每十年史》的《第三十年史》中,第一次以文艺…  相似文献   

20.
美国西语裔常常也称美国拉丁裔,指的是文化渊源乃是西班牙或讲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国家的美国藉公民和居民,但大多为西班牙人与美洲印第安人的混血后代。作为一个族群,美国西语裔包括按国别划分的众多族裔,墨西哥裔、波多黎各裔、古巴裔、多米尼加裔是其中的4个主要成员。2004年,美国西语裔人口总数超过黑人,跃居第一大少数民族,估计到2050年,西语裔将占美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使得曾以“文明冲突论”扬名世界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抛出“拉美移民威胁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