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的鉴赏,主要地就是对小说中典型的人物性格进行品味。典型性格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丰满起来的;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环境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舞台。没有环境,情节则不可能发生,人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鉴赏小说必须地将典型性格、故事情节、环境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备考提示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作为形象思维的载体,高考中越来越受到命题专家的重视,尤其近几年来,小说文本阅读有明显走热的趋  相似文献   

3.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根据考试说明,小说的考查点主要应抓住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以及技巧、语言、主题等方面。笔者从这些不同角度结合具体例子提供一些小说阅读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4.
陈静 《新高考》2008,(2):9-11
【考情分析】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20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2008《江苏考试说明》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人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是19世纪文学史上一颗熠熠闪耀的明珠,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小说中对主人公性格的塑造是其永久魅力所在。本文通过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来解读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展现他们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的性格变化。  相似文献   

6.
《小英雄雨来》(五年制语文十册11课)是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正因为它是小说,所以具有小说的基本特征,即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讲述,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认真地分析作品创造了怎样的典型环境,以及怎样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展示雨来性格形成的过程,就是教学《小英雄雨来》的重点。作品的情节比较单一,讲的是雨来为掩护抗日干部李大叔和日寇进行  相似文献   

7.
小说阅读     
了解小说同学们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时阅读和欣赏小说有很大帮助。一、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第一,人物形象。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  相似文献   

8.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有效地阅读小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一、在“知要素。识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蓄势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其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而小说阅读的难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以及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大要素。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如果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举止都将失去依据,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0.
故事的特点是:易讲、易记、易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故事必须有曲折巧妙的故事情节。这是故事的特点,也是有别于小说的基本点,小说与故事相反,不注重故事情节,而是重视人物的典型细节。它通过对典型细节的描写来塑造典型人物,揭示主题。因为两种文学作品的特点不同,选材也就各异了。  相似文献   

11.
<正>小说中,次要人物与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都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次要人物关联着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主题。但是在小说类文本教学中,因为小说中次要人物的着墨不多,存在感不足,作者描写次要人物的文字零散而且不集中,导致在语文课堂上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解读"聚光灯"对准了浓墨重彩、性格丰满典型的主要人  相似文献   

12.
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近代现实主义特色在其人物性格的塑造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传统小说以生活故事化形态塑造人物形象,而吴敬梓则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即以性格小说型形态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反对脸谱化,人物更为真实,小说以人为中心,故事情节成为了人物性格的载体,人物心理的复杂性和人物性格的变动性也体现了《儒林外史》的近代现实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小说中的人物,是故事情节发生和发展的动因,也是使一个故事真正具有意义的根据。从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物的作用是推动情节的进展;而从人物自身的审美价值来看,人物则应当是具体生动的形象。这两个方面的意义构成了小说人物的二重性:即格雷马斯所说的,既是行动主体,是“行动元”:又是性格,是“角色”。(《行动元、角色和形象》)因此,大凡优秀小说所塑造的主要人物都应当是一个文学形象,一个性格;否则,  相似文献   

14.
郭姿 《广西教育》2013,(10):59-59,73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从小说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小说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艺术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初中语文课本选用的一般是短篇小  相似文献   

15.
蒋祺 《现代语文》2006,(10):101-102
档一:传统与现代 中国传统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与连贯性,故事要有故事的样子,不能漫无边际。而且要给读一个结局。所谓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讲的就是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在叙事上基本以第三人称的方式为主,白描手法、人物行动与对话成为小说刻画性格、塑造人物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戏剧作为一种叙事性文学,它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由于自身的特点,受着“三一律”规则的限制,故事情节不允许戏剧像小说那样慢慢展开,人物塑造也只能依靠人物对白(包括独白、旁白)来进行,人物之间的矛盾和性格冲突的发展推动着戏剧情节向前发展。下面本人就这些内容的相关教学方法作以探析。  相似文献   

17.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  相似文献   

18.
小说是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现矛盾冲突,展示社会风貌。在各个时期的教材里,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小说  相似文献   

19.
描写古夜郎兴衰的长篇小说《夜郎遗踪》 ,在历史资料奇缺的情况下问世了 ,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小说对着重表现的历史时段 ,其选择是精心得当的。小说在典型环境的刻画、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组织上下了功夫 ,具有相应的艺术真实性。小说最大的不足是语言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具体性,概括性,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塑造形象的手段多种多样,既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绘;既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