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入户盗窃行为为特殊型盗窃罪,但是对入户盗窃没有数额和情节的规定。司法实务对入户盗窃行为犯罪化颇多争议。入户盗窃与一般盗窃罪的区别本质在于入户的非法性和场所特殊性;入户后物色财物即已危及刑法所保护的财产利益;是否获得财产性利益是入户盗窃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盗窃罪之立法技术分析——以两个加重情节为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盗窃金融机构"和"盗窃珍贵文物"为切入点,对盗窃罪的行为模式和法定刑进行分析,发现<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行为模式、加重情节、法定刑设定的认识极为混乱和不科学,从而造成了盗窃金融机构和珍贵文物行为的构成性地位不明,加重情节规定层次混乱,法定刑设定依据与幅度失当等问题,而造成这些混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科学的立法技术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识别酒店盗窃案件的发生特征是构建有效管理体系的基础。研究搜索和遴选了我国2000-2009年等10年间的酒店盗窃案件130起,通过案例信息的分解、编码构建案例数据库,通过对案例信息的统计来分析酒店盗窃案件的发生特征。并据此构建了针对酒店盗窃案件的管理体系,认为应从保安系统优化、全员防盗、时间管理、场所管理、服务管理和顾客管理等六个层面展开防盗工作。  相似文献   

4.
Based on Herbert's (1987) theory of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on interviews of hundreds of Israeli religious mal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ho were raised and educated in religious society and later left the fold,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del of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identity. Three levels of religious identity development-- healthy, unhealthy, and dangerous--are described. In healthy development, adolescents abandon childish faith, confront and deliberate about their doubts, and consolidate a mature and personal spiritual identity. Unhealthy development, which may occur if doubts are not accepted and dealt with, is seen in four forms: sloganeering, diffuse spiritual identity, moratorium, and emphasis on ritu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religion. These, in turn, may lead to dangerous developments: (1) joining a cult or enslaving oneself to a charismatic leader; (2) joining a group of formerly religious peers; (3) group delinquency (theft or vandalism) or group use of alcohol or drugs; (4) alienation and antireligious attitudes; (5) inconsistency or "being religious at heart"; (6) solitary use of alcohol or drugs, possibly leading to addiction. Methods of preventing and correcting unhealthy and dangerous development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汽车防盗领域,主要属于单车单防措施,存在很多问题,投入很高,效果不佳。针对这种现象,高级的偷车贼,使用电子车锁信号发生器,在数秒之内即可打开各种型号的车锁,使得任何防盗锁再无安全可言。为此,提出加密电子双身份证的技术,建立城市汽车群防的体系,在每一个出城道口,建立电子检查站,解决汽车被盗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盗窃数额是对盗窃行为定罪量刑的主要条件和依据。现行刑法对盗窃数额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相关的司法解释与刑法的基本原则不相兼容甚至相悖,有必要由立法机关制订一套统一适用的数额标准。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盗窃行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盗窃案件在大学生所犯的各种案件中所占比重较大。为了减少或预防当代大学生盗窃行为的发生,论述了大学生盗窃行为的主要特点,剖析了导致当代大学生盗窃行为自身和社会2个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预防大学生盗窃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与"扒窃"从普通盗窃中分离出来,使之上升为行为犯,对其如何理解与认定,应穷尽已有的司法解释,寻求其解释的合理性与妥当性,并在此基点上探寻其立法精神与理由。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形式,盗窃罪法定刑的历史流变映射出不同的法律价值观。在当下以人为本的社会语境下,以维护财产利益的盗窃罪仍然固守着重刑主义的阵脚,显然不合时宜。如何实现盗窃罪法定刑理性化设计,已成为学者们应然性的思考。摒弃盗窃罪法定刑重刑倾向,合理确定盗窃罪数额标准,乃是盗窃罪法定刑走向合理化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中携带凶器型盗窃的立法意图及模式为具体理解与适用提供了基准。作为规范构成要件要素的凶器,除了需要考察凶器的客观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即在具体的案件中应以客观的及主观的要素为根据综合判断。携带凶器的时间段应包括着手实行盗窃行为至盗窃罪构成要件完成(既遂)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携带了凶器,认识到自己在盗窃他人财物,希望通过携带的凶器排除或阻止他人的反抗,以便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与普通盗窃相比,携带凶器型盗窃除了属于行为犯外,更具有抽象危险犯的特征,二者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1.
Veda is a generative testing system that supports the desig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ests, on-line and off-line. Veda provides tools for test designers to create question generators. Veda authenticates the candidate's identity, administers a test, evaluates the candidate's answers and keeps a record of the candidate's scores. The system also provides facilities for item analysis. There are provisions for computing statistical indices for individual questions, based on data from tests administered. These indices can be used for item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An interesting feature of Veda's design is the security features built into it. Cryptographic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create a system offering a high degree of protection against leakage, theft or unauthorized modification. Veda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programming language C, under the UNIX operating system, and is in heavy use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只是把盗窃数额较大或次数较多的盗窃行为规定为盗窃罪。但很多入户盗窃行为,仅以以上标准难以对其进行定罪处罚。而这种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大,因此,文章建议对入户盗窃行为不以数额和次数为标准,一经出现,即应定为盗窃罪。  相似文献   

13.
从原则上看,盗窃的一般实行行为都有动态的外部表征,通过秘密地破坏占有建立新的占有而窃取财物。然,作为例外的静态盗窃,因其行为的静止,使得对其占有认定与行为着手上与传统理论存在差异。对传统盗窃相关理论进行取舍与修正,能解开“静态盗窃”中占有、着手、既遂判断的神秘面纱,从理论与实务层面对其做出解释、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盗窃罪的行为性质到底为何种性质,对此有不同观点,传统观点认为秘密窃取,新型观点认为平和窃取.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性质的观点,结合与抢夺罪的互相比较,得出平和窃取不适合作为盗窃罪的性质,应该继续坚持传统秘密窃取作为盗窃罪的性质,以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法律经济学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利用经济学中的利润最大化原理,对盗窃犯罪的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然后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对盗窃罪最佳制裁方案的设计,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通过求出阻止盗窃犯罪的有效解,就可以制定出最佳的制裁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许霆的行为完全符合秘密窃取的条件,构成盗窃金融机构,从严格遵守法律规则的角度出发,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并无不当.在通过目的解释来软化法条的作去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穷尽各种解释方去也难以取得个案公正的情况下,期待可能性理论能起到补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盗窃罪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均无法为盗窃虚拟财产行为规制提供一揽子方案。我国学者将虚拟财产分为三类。账号类虚拟财产可以作为计算机信息数据,盗窃货币类虚拟财产可以用盗窃罪进行处罚。盗窃物品类虚拟财产行为如何规制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物品类虚拟财产不是刑法认可的财产性利益,但针对其进行的盗窃行为损害了用户对网络服务的信赖利益,该利益受到了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认可,也符合网络空间运行的诉求,待时机成熟,可以制定专门刑事法律对此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多起高等教育受教育权侵权事件曝光,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当前我国法治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征,因此尚未对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保护进行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明文规定。面对这一现状,文章以陈春秀高考冒名顶替事件为例,从高等教育的法治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本质是平等,且高等学校学生的学籍是高等学校学生享受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身份基础,这一身份的真假、存废均直接影响受教育权的公平实现。要想维护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平等的实质,必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学籍恢复的制度空间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公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失窃事故及其引发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已经日益成为困扰高校工作、阻滞高校发展的严重问题。其中寝室失窃尤为突出。因此,如何从法律视角探析高校学生寝室失窃事故的法律性质及责任认定,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妥善处理学生寝室失窃事故,减少对高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声誉的负面影响,切实维护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占罪是一种将自己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犯罪行为,它与盗窃罪很容易混淆。区分一种行为构成侵占罪还是盗窃罪,关键是要判断行为人在非法占有财物时,该财物究竟受谁的控制。如果行为人将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时,已经对财物具有法律上或事实上的代为保管关系,就构成侵占罪;如果行为人非法占有已置于他人管理范围内的财物,则构成盗窃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