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很多校园欺凌行为是在一定侵犯动机下引发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各种可能的侵犯动机,是防止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中学校园欺凌方式以言语欺凌和肢体暴力为主,网络欺凌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求助方式性别差异化显著;道德因素成为中学校园引发欺凌现象的重要成因之一。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中学校园反欺凌治理与道德素养培养的缺失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对中学生德育和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应尽快建立中学生德育培养体系,形成三方联动的德育模式,合力防治中学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所谓校园暴力是指校园内外发生的学生侵犯学生人身、财产等权力的强暴行为。近几年来,中专校园频频发生暴力事件,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中专学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已成为加强学生管理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中学校园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引发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多、日渐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已引起社会的深切关注。因此,研究探讨中学校园暴力原因及对策,对预防和扼制未成年犯罪,维护校园正常的教育和教学秩序,保持社会的稳定,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校园暴力是指校园内外发生的学生侵犯学生人身、财产等权力的强暴行为。近几年来,中专校园频频发生暴力事件,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中专学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已成为加强学生管理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校园暴力成因分析 校园为什么会有暴力行为存在?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具体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电影、  相似文献   

6.
据《法制日报》消息,针对越来越严重的校园暴力,昆明市出台了《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通知》,要求学校各班主任在班上发展2至3名治安小信息员,收集校园暴力和财产侵犯、手机网络淫秽传播、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和不良少年活动情况等。  相似文献   

7.
据《法制日报》消息,针对越来越严重的校园暴力,昆明市出台了《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通知》,要求学校各班主任在班上发展2至3名。“治安小信息员”,收集校园暴力和财产侵犯、手机网络淫秽传播、校圆周边交通秩序和不良少年活动情况等。  相似文献   

8.
校园安全是教育中的头等大事,没有安全,教育则无从谈起。避免"校园暴力"、维护"校园安全"是各方面通力合作的过程,学校、家庭、政府部门应同时承担起责任,形成防控的合力。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的防治路径包括制定和完善校园暴力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分层次落实校园暴力防治方案、建立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处置机制、健全惩治校园欺凌行为的相关政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学校园暴力事件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中学校园暴力案频发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有学生自身的主体原因,又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原因。所以,防治校园暴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需要全社会一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公立学校暴力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暴力①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公立学校暴力所表现出的尖锐性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界定校园暴力的概念,分析了美国国家教育统计数据,找出美国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同时根据美国教育政策法规,分析美国所采取的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措施,并分析措施的有效性,以期对我国预防和对校园暴力立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当前农村中学校园诗歌发展的现状,分析校园诗歌对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并提出促进农村中学校园诗歌文化发展的对策。校园诗歌对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优秀题材,有助于农村中学人文精神的建构,并对中学生心理具有正面引导的效果。要促进农村中学校园诗歌文化发展,应实现三方面的结合:诗歌鉴赏教学与诗歌朗诵教学相结合,诗歌鉴赏教学与诗歌理论教学相结合,新诗鉴赏教学与新诗写作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暴力控制系统构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暴力客观存在于现代高校,其形成有其社会客观原因和行为人主观原因,不同类型的校园暴力也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后果,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也带有内在的规律性.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校校园暴力,并以此构成完善的防控网络,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开展正常管理、教育期间,在校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与学校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暴力行为.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多样,形成原因复杂,学校应建立校园暴力的三级预防与应对体系:针对全体学生开设预防校园暴力生活技能课程的初级预防系统;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早期干预和重点强化服务的二级预防系统;校园暴力发生后紧急应对危机的三级应对系统.学校通过建立细致的、可操作的校园暴力三级预防与应对系统,可有效地预防与应对校园暴力,保障师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在预防校园暴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从心理干预的角度看,可以从建立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预示机制,建立校园暴力危机的心理防范机制,建立校园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等三方面来预防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比较分析了中国与韩国的1000名初一学生关于校园暴力的经历,以及他们对校园暴力成因、危害性、责任归属、预防及应对的认知程度,并对我国提高中学生校园暴力的认知水平、预防及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立足中学校园欺凌这一话题,分析与概括校园欺凌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中学校园欺凌现状及其危害,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提出完善预防欺凌的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对策,从而达到有效预防中学校园欺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校园暴力所产生的危害对高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安全稳定具有重大影响,严重阻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综合国内外校园暴力预防的研究成果,从预警机制、保障机制、教学活动机制构建适合我国高校预防校园暴力的安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8.
校园暴力是近年来中小学校园中常见的现象。本文对校园暴力的概念、成因,国内外校园暴力的现状及相关对策作了介绍,并提出以心理干预来预防校园暴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预防校园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给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且长久的危害,成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社会方面的消极影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校园暴力,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校园暴力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学校、家庭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高校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尝试找出预防高校校园暴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