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薛能入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能是晚唐著名诗人,作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李福的副将,他曾于唐懿宗成通五年春夏之交入蜀,七年四月后为嘉州刺史,于成通八年五六月之交的夏日返回长安,其入蜀和出蜀路线基本相同.薛能前后事蜀三年,在蜀中写了不少的诗歌.  相似文献   

2.
盛世剧变的晚唐,诗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杜牧的心态堪称晚唐诗人的典型。纵观杜牧的山水题材诗歌,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浓郁的援道入儒心态。横向考察整个晚唐诗人群体,具有这种同样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变化对晚唐文学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盛世剧变下的晚唐,士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爱国、忠君、怜民”的晚唐诗人的杜牧,其诗歌中流露出的心态在晚唐颇具典型意义。文章选取杜牧的政治爱国诗,着重分析其诗歌中所流露的济世补天心态。并试图通过横向考察,探讨出晚唐士人群体所共有的这种心态。从而探究这种心态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盛世剧变的晚唐,诗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杜牧的心态堪称晚唐诗人的典型。纵观杜牧的咏史题材诗歌。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浓郁的怀旧伤时心态。这种浓重的感伤心态对晚唐文学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晚唐五代诗人、诗歌及其心态研究等三个大方面,综述2006年有关晚唐五代文学研究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唐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求是晚唐一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诗人、隐士。其主要活动于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人心态,风格清晰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郭素华 《天中学刊》2007,22(3):58-62
晚唐五代苦吟诗人群体先后以姚合、贾岛、李频、薛能、郑谷等人为交游中心,从长庆而至五代十国,或前后师承,或诗友酬唱,在生活道路、思想信仰、艺术趣尚上存在相似之处,由此产生的在创作上的相互影响是可以理解并实际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贾岛是晚唐诗人中极具特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寄寓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中有对国计民生的关注,有与朋友相交的真诚,还有对个体生命意识的追求。研究贾岛诗歌有助于人们理解晚唐时期诗歌的发展历程,而研究其诗歌中的人文精神则有助于理解晚唐文人的生存状况与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9.
晚唐诗歌出现在盛中唐诗歌全面繁荣之后,难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再显辉煌,但"开掘""通变"和独辟蹊径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学史地位.以唐朝的社会、文化等为大背景,从诗人个人追求的矛盾性,世情、时事的深层次开掘,个性化创作世界的探求,审美意向的拓展和创新等方面解读晚唐诗歌特有的价值,让人们在炫目的余晖中体味晚唐诗歌的思想艺术风采与魅力,并认识领略其独特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唐代都城长安作为唐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相较于初盛唐的蓬勃恢弘,晚唐诗歌中的长安意象更加耐人寻味.此时期的长安意象,在繁华中渗透着凄凉,展现出暮年的色彩,同时融合着晚唐文人的恋京心态和客居意识.晚唐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文人的普遍心态是这种带有末世气息的长安意象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长安本身的政治功能使它成为文人抒发政治理想的代言.  相似文献   

11.
晚唐女诗人鱼玄机的爱情诗歌以求取托身为目的,其诗歌思想具有功利主义倾向.功利主义诗歌思想的本质是实用主义.在鱼玄机爱情诗歌中,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倾向集中体现在:为托身、为婚恋而作,而并非为文学而作,只不过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倾向在表达的过程中有委婉和直白的区分罢了.  相似文献   

12.
晚唐诗歌对词体的定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杜牧的诗歌尤其是七言绝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词体发生着影响:杜牧诗歌的隐约深细为词体主流意境的形成导夫先路;杜牧诗歌将伤眷伤别的题材演绎得细腻多情,朦胧要缈,为词体所继承;杜牧诗酒风流的生活为后世词人提供了写作素材和写作的心境。前两个方面又都和晚唐文人与两宋文人更偏重隐约精微的审美心态有关。  相似文献   

13.
晚唐诗人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交友甚多,尤其是与和“咸通十哲”的交往密切,往还唱和之作颇多。今选取“咸通十哲”中郑谷、许棠、张蠙、周繇四人和友人李频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4.
对于同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从而表现出文人对此的不同心态。李商隐与王安石都有一首名为《贾生》的咏史诗,二人对这一历史人物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的认同与否定的取向,揭示李商隐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怀疑心态,从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到对现实政治的怀疑,再到对历史传统的怀疑,并由此产生深刻的哲理性思辨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若联系时代背景来看,这种怀疑心态不只是属于他个人的,也是属于他所处的整个晚唐社会的,是晚唐文人群体意识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衰颓,导致了晚唐文人普遍的苦闷和绝望的社会心态,进而影响到了晚唐诗风的转变。生于晚唐的李商隐在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之后,以他天才的诗歌创作倾诉着内心的苦闷与不平,最终达到了心与诗的交融,呈现出既代表着晚唐诗风又极具个人特色的内转倾向,开创了与盛唐气象截然不同的诗歌世界。其内转倾向给人以内敛、隐晦和雕琢的总体感觉。  相似文献   

16.
九僧是宋初晚唐体的代表诗人,但很少受到后人的关注.他们修行的宗派是天台宗和南禅宗,而天台宗和南禅宗思想又分别影响到他们各自的诗歌创作理念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此同时,九僧诗歌的艺术价值又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宋初晚唐体诗人大部分是隐逸之士,他们的诗歌虽然学习的是中唐诗人贾岛,但在贾岛奇僻清冷诗风的基础上又向平淡闲远发展,在平淡的艺术追求上实开宋诗的先河。而且,晚唐体隐逸诗人孤高傲世的绝世风神甚至成了宋代乃至后来人们心目中品质高洁的象征。因此研究晚唐体隐逸诗人的思想情怀对于我们认识晚唐体诗歌乃至宋代诗歌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大军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30-33,102
盛世剧变下的晚唐诗人群体也发生了分化,大体可分穷寒、绮艳两大诗派.通过对两派诗人心态的分析,揭示穷寒、绮艳两派诗人具有的济世补天、怀旧伤时、避祸空幻、援佛道宗儒等共同特征.晚唐诗人心态的嬗变对晚唐及其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晚唐诗人薛能的《黄河》,一方面写出了黄河自然属性中动感极强的阳刚之美,另一方面也写出了黄河静中有动的润泽万物的柔顺之美,展现的是一种理性的美、精神的美、文化的美。同时,诗中暗含了通润天地、智者乐水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诗歌达到极盛的时代,晚唐诗歌风格多样,虽与盛唐诗格调不同,但却以其独特的诗风吸引着人们。在晚唐的社会环境中,在浮艳世风的诱惑和世俗文化潮流的包裹下,晚唐诗歌必然形成绮艳的风格。大批艳诗的出现,标志着齐梁诗风的复归。然而,与齐梁诗风不同的是,晚唐诗歌多世俗情调,少贵族气息,这也正是其进步之所在。晚唐礼崩乐坏,在这种情势下,诗歌已由书写客观外物转为抒发创作主体的内心感受,形成了深情绵邈的心灵幽韵,从而,确立了晚唐诗歌最具代表性的典范诗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