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媒体竞争的时代,为收视率而活着。"这已成为国内大多电视从业者的感受。在电视节目开始用市场和商业标准来衡量,收视率成为通用"电视货币"后,全国许多电视台开始施行栏目末位淘汰制。栏目末位淘汰制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电视栏目末位淘汰制促使电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在推行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改革中,建立了科学量化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对栏目实施严格的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度。 节目评价和末位淘汰制度,是电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电视媒体,为整合节目资源,优化频道资源配置,提高节目质量,增强竞争能力,推行了节目测评和栏目末位淘汰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节目质量,迎接国际媒体挑战,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收视需求,中央电视台总编室根据授权,  相似文献   

3.
丁玲华 《传媒》2004,(2):44-46
2003年,中国电视的巨无霸中央电视台大规模变脸:直播伊拉克战争,开播新闻频道,一套、二套、三套等纷纷改版,栏目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全力推行……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仔细分析传媒市场的时候,会很快发现虽然中国的电视市场日益扩大,但是农村电视节目所占有的份额却在缩小,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数电视台的农村节目比例都在相对下降。2003年6月在央视推行的"末位淘汰制"使得12个频道的10个栏目从电视消失,其中《农业新闻》这个少有的为9亿农民服务的节目也包含其中。在惟收  相似文献   

5.
有一条规则最近几年正在中国电视界悄悄流行,这就是电视栏目的“末位淘汰制”。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去年下半年《电视你我他》栏目被通知取消,就是因为收视率低。央视2005年第三季度节目收视率报告也显示,《华夏文明》和《地球上的故事》因连续两季度处于最低排名而遭淘汰,《军事天地》、《让世界了解你》、《电视诗歌散文》、《文化访谈录》、《小崔说事》等栏目,因收视率降低被“黄牌”警告。嗬几年《读书时间》、《朋友》等栏目停播,也是收视率惹的祸。据说这种“末位淘汰制”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因此,全国各地电视台竞相效仿,制片人如坐针毡,难以安宁。这种简单的处理栏目的方式,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许鑫 《今传媒》2009,(8):41-4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电视频道资源和节目资源日益丰富,节目制作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电视机构对节目的评估也更加重视,大多数电视台已经建立起一套涵盖收视率、满意度、专家评价和成本指标在内的节目评估体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收视率已经成为国内电视机构开展节目评估和"末位淘汰"的唯一参考依据,"收视率崇拜"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
2008年初,盐城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开办的"政风热线"被评为江苏省广播电视"广播优秀栏目";今年4月,电视新闻中心开办的"今晚有话说"被评为江苏省电视"优秀栏目";电视社教中心开办的"执法直通车"于2007年度和2009年度两次被评为江苏省"电视社教优秀栏目"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十大名优栏目",今年4月中旬又被评为江苏省电视社教"优秀栏目".五年打造三个省级名优栏目,而这几个栏目的共同特点都是以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为宗旨,着力搭建政府行政机关、执法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单位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平台,让社会公众代表与行政机关、执法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单位负责人直接交流、交锋、交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8.
张萍 《声屏世界》2003,(11):10-11
节目评估和“末位淘汰制”由来已久,对百姓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了推行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改革,中央电视台建立了科学量化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对栏目实施严格的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度,对此,各地方台也纷纷效仿。自2002年7月中央电视台将“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度”纳入节目管理机制以来,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电视节目的末位淘汰制,并对之提出了种种质疑。议论声还未止息,央视对电视栏目实行“警示及末位淘汰制”的首次评比结果已经出炉,其中10个栏目被淘汰、10个栏目被警示,新浪传媒和视网联等专业传媒网站还围绕这一媒介事件进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被各种"唱衰"的声音包围,在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县区级电视媒体更加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这种大环境下,电视媒体更加应该团结一致,形成矩阵力量,发挥最大优势.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县区级电视台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基层的声音",以吸引更多观众."合办栏目"是不少县区级电视台在挣扎和矛盾中探索出来的一条道路.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区广播电视台"为研究案例,阐述与上级媒体合办栏目、与政府部门合办栏目、与新媒体合办栏目等几种发展模式,综合分析"合办栏目"的发展现状、优势、劣势,并试图总结出进一步优化"合办栏目"模式的做法与建议,以期对县区级电视媒体"合办之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央视<读书时间>开创我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先河.作为一个弘扬精英文化、营造荧屏精神净土的栏目,曾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随后10多个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但好景不长,自1998年上海电视台<阅读长廊>停播开始,2004年<读书时间>遭末位淘汰,很多曾被文化界热捧的读书节目由于收视过低而纷纷下马.  相似文献   

11.
一场"电视家宴"能够演变成"电视盛宴","做饭"也能做出个大市场.这里所说的"电视家宴"指的是陕西电视台家庭生活频道<好管家>栏目主打的由普通百姓参与的以"做家常饭(菜)"为主的电视内容."电视盛宴"指的是栏目播出后创造的收视等逐渐加大的市场,已一举跨人陕西电视台自办栏目类收视率、市场份额等诸项考核指标的前茅.  相似文献   

12.
向俊 《声屏世界》2017,(2):20-22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分析样本,通过对栏目特质的坚守之困、 栏目品牌记者的流失之困以及栏目网络品牌的拓展之困进行分析,在使当前电视调查性报道栏目的诸多困境逐渐具体化和明朗化的同时,进而提出用"调查性报道"凸显栏目特质,栏目品牌与记者品牌的同步打造和栏目网络品牌的文化建设与延伸等策略,以期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创优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日播栏目"心理访谈"是一档心理健康栏目.电视访谈节目最突出的特点是改变过去制度化的传播格局,使大众传播更具人性化特征①.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就是服务大众心理的电视访谈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的现场控制力,是主持人处理好场上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08,(5):76
本刊讯 人民网传媒频道(media.people.com.cn)于2008年4月1 5日全新改版,推出关注电视、广播、电影行业动态和产业信息的"广电视听"栏目;关注网络等新媒体发展动向的"E网天下"栏目;关注报纸、期刊、出版行业动态和产业信息的"平面纵横"栏目等.  相似文献   

15.
电视时评栏目的发展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时评栏目是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1980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型栏目"观察与思考",从1993年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又在此基础上创办了"焦点时刻""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三档栏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江苏卫视从过去的落伍状况一下子跃升至国内省级卫视前列,其麾下两个王牌新闻栏目--曾获得"中国电视十佳栏目"称号的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和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年广告盈利相继越过亿元大关,成为目前国内省级卫视身价最高的新闻栏目之一.而在整个南京电视市场上,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南京新闻综合频道"直播南京"、江苏教育频道"服务到家"、南京教科频道"法治现场"、南京18频道"标点"等晚间十八点左右播出的栏目赢得了大量观众,这一现象被冠以"南京十八点现象"之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戏曲栏目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戏曲栏目是戏曲电视传播的重要形式.在当今纷繁多彩的电视荧屏上,存在着类型多样的戏曲栏目,它们对于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电视戏曲栏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地级以上电视台开办的戏曲栏目进行调研,对电视戏曲栏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促进电视戏曲栏目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勤 《视听纵横》2009,(6):58-60
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作为温州地区的主频道,近些年受到各级电视媒体的冲击,收视率一度跌至温州本地四个电视频道的末位。经过一番针对性的改革,依靠发挥地方的本土特色,利用品牌栏目打造的黄金收视平台,在两年时间里,一举跃升为温州本地电视媒体收视率排名第一的频道,2008年全年创收达到74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如今,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我们都能看到一些突发性社会新闻报道,有些媒体还开辟专门的栏目强化此类报道.以金华本地媒体为例,就有"新闻三秒区"、"昨夜今晨"、"百姓零距离"等栏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各式各样的旅游节目也相继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旅游节目作为电视栏目中的"新亮点",越来越受到观众朋友的喜爱和关注.电视旅游栏目作为服务类栏目的一种,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