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蜘蛛欲从长方体的一顶点捕捉与之不共侧面的对角顶点上的小虫,寻求最佳行走路线。”从该问题的讨论求解创设数学情境,进而推广到对圆锥、圆台等几何体表面路径最小值的探求,学习利用侧面展开图,化空问问题为平面问题的划归数学思想,掌握几何体表面路径最小值的求解方法,掌握几何体侧面展开图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网(球除外)之间的关系.由于立方体的特殊性,近几年中考试卷中屡屡出现与立方体表面展开图有关的试题,虽然大多难度不大,但学生失分也不少,教科书中也专门讨论了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但总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以下我们将用剪剪贴贴的方法,讨论立方体表面展开图.  相似文献   

3.
1 问题与解析 题目 设圆柱的高是2,底面半径是1,用一个平面将它截成形状相同的两个几何体,如右图所示. 将其中的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则侧面展开图是( )  相似文献   

4.
《走进图形世界》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几何知识的第一个章节,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简单基础图形知识的延伸.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的形状、展开与折叠、截面图及三视图.本章内容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请看同学们在学习时的几个易错点.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展开与折叠"(第一课时).2、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运用讨论等方法,认识多面体与它们展开图的关系.(2)能正确判断展开图是哪个几何体的展开图.(3)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概念,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将几何体展开成展开图,利用模型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难点:不用模型,展开想象,由展开图怎样叠成几何体.展开图中,各个面在几何体中的对应位置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1.几种特殊的几何体的展开图棱柱:两个全等多边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棱锥:一个多边形与几个边边相连的三角形.圆柱:两个圆和一个矩形.圆锥:一个圆和一个扇形.注意:不是所有的曲面都可以展开为平面.如球.2.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总结:①中间四个面,上、下各一面;  相似文献   

7.
彭治立 《数学教学研究》2011,30(3):37-39,48
在研究空间几何体问题时,展开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变换形式,是"降维"思想的生动体现,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教A版《数学2》的空间几何体是在初中学习了空间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图后进一步学习、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阶段圆锥是简单几何体中的内容,此部分内容是初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的过渡,需要同学们对三视图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头脑中建立立体图形,然后对其进行分解、思考.如解圆锥侧面积问题时,需要同学们在头脑中想到圆锥侧面展开图形状,如图1,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求侧面面积实际上就是求扇形面积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习过的扇形面积进行求解,如展开扇形的圆心角为n°,扇形的半径为R,得到扇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课前的设想与安排:“学生能准备好实践的材料吗?”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经历切截几何体的活动过程,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了解常见几何体的截面形状.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并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为此,教材中用正方体的截面图来引入与展开,然后以一些常见几何体的截面图使学生巩固与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0.
几何体相接球问题的类型较为多样,往往问题设定几何体与球的相接关系,要求探究体积、面积以及最值情形下的关联条件.解析时需要根据串联截面图形与立体几何特性确定球心的位置,构建模型推导,本文结合实例具体讲解破题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小学阶段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并且会求它们的表面积与体积.这些几何体还蕴含着很多的数学知识,《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中我们将主要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的形状、展开与折叠、截面图及三视图等知识.本章内容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同学们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1问题与解析题目设圆柱的高是2,底面半径是1,用一个平面将它截成形状相同的两个几何体,如右图所示.将其中的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则侧面展开图是()(A)(B)(C)(D)(2005年合肥市高三数学测试题)这道题对数学基础扎实一些的学生来说,可以凭借数学意识,结合空间想象和逻辑分析,作出  相似文献   

13.
几何体与球有关的组合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作为这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高考中也是考查的难点,但同学们又因缺乏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感性认识而感到模糊,这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困难.解决这类题目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及球心的位置,利用画截面图、等体积法、构造几何体等方法常常可使这类问题迎刃而解.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4.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从教学要求上,仅限于由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求其表面积,迁移到求直棱柱和圆锥的侧面积与表面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名学生提出猜想,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得到了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不是平行四边形,其侧面积只能先分开求每个侧面面积,然后再求其和的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15.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几何体表面上某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欲求几何体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我们可设法将几何体侧面展开成为平面图形,从而利用平面图形的有关性质使问题得以解决.本文以近年中考题为例加以阐释,以飨读者. 一、圆柱体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相似文献   

16.
一、中考试题分析1.圆、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这三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圆的概念及性质,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计算弧长及扇形面积,切线的概念、性质及判定;用尺规进行基本作图,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和圆;正确认识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基本几何体,根据基本几何体判断和绘制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根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几何体、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视点、视角、盲区的含义,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2.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尺规作图多在解答题的前几题中出现,视图与投影的内容是新课标新增内容,在新中考中的分值不大,以选择题为主.圆、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平均约占试卷分值的10%.  相似文献   

17.
考测点导航 1.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以及圆柱和圆锥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2.圆锥的锥角; 3.简单的旋转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1教材分析“走进图形世界”的内容在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七年级(上)第五章.本章内容是“空间与图形”最基础的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反思”等活动,认识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及某些平面图形的一些基本性质,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和三视图,感受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关系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变化、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构建知识结构,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每题3分,计30分)1.如图1,桌面上放着一只花瓶,花瓶的左边放着一只茶杯,右边放着一只乒乓球,小明站在花瓶的左边,小新站在右边,则不能看到茶杯的是.2.五棱柱共有______条棱,______个面.3.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中,是棱柱的有______个.4.圆锥的侧面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一个___形.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则该几何体是.6.如图3,经过A、B、C三点截正方体,所得截面是___形.7.写出一个你所熟悉的、不能展开成平面图形的几何体的名称:.8.正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9.如图4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它是由三角…  相似文献   

20.
在近几年的高考及竞赛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与以前把几何体的展开不同,它是把几何体的展开图复原成空间几何体,从而解决问题.这种题目新颖别致.打破常规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同时在考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尝试.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