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索性问题是指那些题目条件不完备、结论不明确、或者答案不唯一、给学生留有较大探索余地的试题.这一类问题立意于对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具有开放性,解法活、形式新,无法套用统一的解题模式.不仅有利于考查和区分考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歌 《中学教研》2008,(3):18-22
在高考试题中,引进探索开放性试题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性思维能力的需要,加强数学探究也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和内容之一.所谓探索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题目条件不完备、结论不明确、或者答案不惟一,给学生留有探索思考余地的试题.与那种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答案惟一的封闭性问题相比,探索性问题的入口宽、解法活、形式新,  相似文献   

3.
所谓探索型问题,是指那些题目条件不完备、结论不那么明确、答案不唯一,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入探讨余地的一类问题,探索型问题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本文就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代数第一册(上)的教材(以下简称“课本”)中发掘出有关的习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探索性问题是指那些题目条件不完备、结论不明确、或者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的条件自己探索的试题.这类问题取材丰富,涉及面广,常以新颖的形式出现,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探索性问题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5.
探索性问题是指那些题目条件不完备、结论不明确、或者答案不惟一,给学生留有较大探索余地的问题.这一类问题具有对发散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考察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凯歌 《新高考》2009,(Z2):60-64
实际上,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而探索性问题是指那些结论不明确、需要先探索出结论再加以说明的题目.但是,解前者时,往往要先探索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所满足的一般条件,再具体化,因此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而解后者时,往往要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方法,如合情推理(即归纳、类比  相似文献   

7.
数学开放性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唯一的数学问题。从结构形式上看,开放性题具有以下特征:   (1)非完备性。在开放性题中,要么条件不充足,要么结论被隐去,要么解题方法和依据不明确,因而其组成要素是不完备的。   (2)不确定性。开放性题的不确定性是指问题事件的条件、解题策略和结论均需解题者在情景中去设定和寻找。   (3)发散性。解答开放性题时,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多角度、多方位寻找答案,因而思维方向和模式呈发散性。   (4)探究性。…  相似文献   

8.
温静花 《考试周刊》2013,(80):69-69
一、开放题、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概念数学开放题,一般是指那些答案不确定或条件不完备。或具有多种不同解题方法的数学问题.一般解题条件的开放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条件不完备,添加条件;(2)从几个条件中进行选择.解题答案的开放题主要表现为:(1)答案不固定;(2)答案有多种;(3)答案不唯一;(4)答案不确定.涉及解题方法的开放性题主要表现为解题方法和思路多样化.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数学题,这属于解题的策略问题.一题多变则是采用改变叙述方式、改变数量关系、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已知条件、改变题目类型等方式进行变式.  相似文献   

9.
探索型问题是指那些题目条件不完备,结论不明确,从而给我们留下深入探讨余地的一类问题,与通常的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问题相比,探索型问题的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不少同学常常为解这类问题找不到方法而苦恼,这里向同学们介绍解这类问题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开放性试题是指给定条件不完备,解题方向不明确,解题方法不固定,答案结论不唯一的一类试题。这类试题可分为条件开放性题、结论开放性题和情景开放性题。文章结合例题进行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题型功能和题型改革的研究中 ,已高度重视和关注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强调答案的多样化 ,提倡考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回答问题 .在近年的各类化学竞赛试题和高考化学试题中 ,已或多或少地渗透了一些开放性试题或其雏形。这些都说明引入开放性试题已成为化学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一种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开放性化学题应具有如下特点 .(1 )条件的不完备性 :解题的条件不充足 ,解题依据不明确 ,也就是题示条件的组成要素不完备 .(2 )结论不确定性 :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可以得到并列的多个答案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不同和能…  相似文献   

12.
孙红娟 《考试周刊》2014,(10):72-73
<正>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解法不受限制的数学问题,它的显著特点是正确答案不唯一,一般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试验、估计、猜测、类比和归纳等方法探索出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然后进行严格证明.通常要结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归纳猜想,构建数学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获得问题的解答.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缜密性、广阔性、灵活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关于数学开放性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种说法:(1)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问题,称之为开放性问题;(2)开放性问题是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固定的问  相似文献   

13.
岳军 《高中数理化》2010,(11):20-21
所谓探索性问题是指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不完备,要求考生结合已有条件,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进行探索解题,其对考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综合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有利于培养考生探索、分析、归纳、判断、讨论与证明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就常见的探索型问题进行归纳透析.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数学开放题的定义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数学中的封闭性问题一般是指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是完全确定的,而且是不多不少的.而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确定,并且要求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探索的一类数学问题.二、开放性题目的特征与常规题相比,开放性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是往往是不确定的、不唯一的,它给学生留有自由思考的余地和充分展示思想的广阔空间.它的主要特征如下。(1)不完备性:一个开放题的条件可以是不足的,也可以  相似文献   

15.
一、“小题”的开放性为了拓宽考查功能,有效考查考生的创造思维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质,高考在考试题中设置了这样一类题型——给出问题的结论,不给出条件或条件残缺,要求考生分析、探索结论成立时应具备的条件;或给出条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或结论不唯一,要求考生探索、组合出问题的结论.这种改变命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赋予问题以探索性和发散性的题目,常称为开放性题.高考试题中开放性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开放式物理问题是指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没有明确限定的问题。问题情景指向学生认知生活和技术应用。它的特点是:条件不完备,方法不唯一,答案不确定,任务不明确。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经历对  相似文献   

17.
开放性问题指与传统的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式题型不同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由于条件、结论的不确定性,形成了答案的不唯一,即体现了从统一性答案到多样性答案这样一种中考命题的转变、这就促使学  相似文献   

18.
关于开放题的含义,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传统的条件完备、答案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一个数学问题,如果它的条件不完备,答案不唯一,或解题思路、方法不唯一,那么,这个数学问题称为开放题.  相似文献   

19.
探索性问题就目前高考而言,基本分为以下三类:1.条件探索性问题:问题的结论明确,而条件未知或条件不足,需要完备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2.结论探索性问题:问题的条件明确,而结论不确定、不唯一(往往只要求写出一结论即可),或结论需要考生通过特例归纳,或通过类比引申推广.3.“存在型”探索性问题:判断某个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问题,在数学命题中常常以适合某种性质的结论“存在”、“不存在”、“是否存在”等形式出现.探索性问题必须通过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转化联想、探索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去探寻解题途径.一精例讲解例1已知二次函数f(x)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开放题的含义 ,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一般认为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传统的条件完备、答案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 ,一个数学问题 ,如果它的条件不完备 ,答案不唯一 ,或解题思路、方法不唯一 ,那么 ,这个数学问题称为开放题 .由于开放型问题的解决 ,一般要通过学生去观察、尝试、类比与归纳 ,加上严格的推理论证 ,与有明确条件与结论的封闭性问题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教学中适当设制一些开放型问题 ,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1 用不定型开放题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图 1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