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主要针对寿险营销员在营销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对保险公司及其营销员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雇员流失研究的理论模型入手,分析了保险行业营销员流失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别从营销员的流入、流出和内部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了降低流失率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寿险公司的经营中,其业务大体分为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作为寿险公司经营业务两大支柱之一的保险投资,已经成为关系到寿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分析寿险公司投资的现状入手,重点探析了寿险公司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旭梅  张映秀  但斌 《软科学》2008,22(4):8-12
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消费者寿险购买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寿险购买意向的几大因素依次是:对寿险的认知程度、经济状况、参加极限运动的频率、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程度和寿险购买经历。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投资型寿险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我国投资型寿险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给保户带来的诸多风险,对投资型寿险保户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监管机构、寿险经营机构及其负责人参与的博弈模型,求解均衡状态下寿险经营机构及其负责人进行违规操作,保监会进行监督检查的均衡概率,提出了未来寿险投资监管思路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保险营销员在国外发达国家是值得敬佩和称赞的代名词,但是在我国保险销售有点像是被营销垄断,成为传销的代名词。保险营销员全国从业人员只有几百万,属于弱势群体,因为受到保险个人代理手续费税费高等不合理政策制度管理,加上没有社保、医保的不公平待遇,还有社会上某些人的歧视眼光,很多保险营销员毅然的选择退出保险圈。所以,在我国要把各种政策和制度想与发达国家看齐的情况下,保险业要被相关的国家政策保护起来,才能有保险营销员留存率的提升,而且保险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不光是因为我国的人口众多、经济飞速发展,而且要和发达国家接轨,就必须使保险业井然有序的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张鸿涛  黄毅 《内江科技》2007,28(2):59-60
本文以资本市场开放背景为切入点,以发展战略的理念为指导,运用有效市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寿险风险投资等理论,着眼于中资寿险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当前中国中资寿险公司的战略选择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赵桂芹 《预测》2006,25(3):48-54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1997~2003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非寿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经济、保险消费意识、损失可能性、价格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对非寿险保费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因素、消费意识和市场竞争程度对一个地区的非寿险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损失可能性因素,如交通事故损失、火灾事故损失以及农业受灾面积对非寿险消费的影响为正但并不显著,说明我国非寿险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中国非寿险保费收入达到7995亿元1),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非寿险整体规模的扩大,各区域的非寿险发展差距逐渐扩大。非寿险区域发展不平衡会制约非寿险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分析影响各区域非寿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非寿险发展的社会因素,并对比不同区域影响非寿险发展的社会因素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国非寿险发展的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水平、人为事故等已经被理论界证实的因素,还包括城镇化、就业水平、法律法规、卫生条件等,这些因素都与民生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加快民生建设有利于非寿险的持续发展。实证结果也证实影响不同区域非寿险的社会因素有所不同,例如城镇化对东北和南部沿海地区非寿险影响不显著,但对其他地区影响显著;受教育程度对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影响不显著,但对其他地区影响显著。最后,本文以影响各区域非寿险的因素为依据,对不同区域非寿险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因此,提高我国寿险市场绩效,首先要对寿险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加以深入分析。在市场集中度、产品与服务差异、进入壁垒等方面分析我国寿险市场结构基础,着重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典型,对市场机构差异及寿险公司非价格市场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导致日本寿险企业破产倒闭的内外部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政府对寿险公司的过度保护、寿险公司产品结构不合理、政府监管不力等一系列原因是导致此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条完善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春峰  房海滨 《预测》2007,26(1):70-72
应用随机优化控制理论和保险精算理论,对寿险公司保费投资的最优策略进行研究,得到了基于半连续定期寿险模型和幂函数效用函数的最优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寿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消除了保费收入数据中因统计口径变化带来的影响,建模时考虑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而且考查了更长的时间跨度。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寿险业自身的发展是寿险需求增长的根本原因,实际利率和少年儿童赡养(抚养)率对寿险需求也有显著的影响,社会的老龄化、预期通货膨胀率和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对寿险需求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自1982年我国寿险业务复业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寿险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新兴寿险市场,但是从国际发展水平来看,与发达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产品的创新方面.基于此,本文对自我国寿险业务复业以来的各个发展阶段中的产品创新进行了梳理,包括产品的种类、保障范围等方面,进而解析其在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我国人身保险产品创新发展的原则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将Pls-Logit模型引入到寿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中,并运用我国57家寿险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利用Pls方法完成因子提取及成分确定,进而将该方法与Logit方法结合,从而建立基于Pls-Logit方法的寿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与使用Lasso方法建立的寿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相比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Plslogit模型把2种模型相结合解决了logit模型检验和估计不精准的问题并且基于Pls-Logit方法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预警准确率优于Lasso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以结构-行为-绩效理论为基础,结合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建立若干假设,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市场结构-经营效率—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寿险市场中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SCP)假说成立,市场集中度越高寿险公司能获得越高的利润;相对市场力量(RMP)假说不成立,市场份额大的寿险公司未能获得超额利润。从效率角度来看,成本效率结构(ESC)假说不成立,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寿险公司未能实现较高的利润;规模效率(ESS)假说成立,更富有规模效率的寿险公司才能实现较高的利润。因此,寿险公司必须重视构建获取高质量绩效的能力,可以从市场结构和经营效率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自1997年至今,我国寿险一直实行价格管制制度,结果导致各家保险公司的险种的费率趋于一致,竞争不充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寿险费率市场化是促进保险企业改善经营效益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必要环节。本文对我国寿险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价格管制的弊端,并对寿险费率市场化的步骤及配套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王惠 《科技与管理》2003,5(5):88-90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寿险市场逐步扩大。加入世贸组织加剧了寿险市场竞争,企业有必要对市场需求作出判断,以调整企业行为,更好地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20.
刘佳 《未来与发展》2016,(12):32-37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承诺3年内逐步放开国内保险市场。转眼十多年过去,我国的保险市场已经进入了全面放开竞争时期。纵观外资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并不像入世当初那样信心十足。本文站在外资寿险公司发展问题角度探讨外资寿险公司的经营发展策略,对问题进行实证验证与分析,并为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