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跆拳道是一项利用拳和脚进行搏击的对抗性运动。随着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带队经验及训练实践,根据跆拳道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对跆拳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研究,供跆拳道教练员或运动员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利用拳和脚搏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全面的素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训练方法和理论研究更有透明度,科学的选材至关重要,本文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几个方面对跆拳道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进行分析,以期为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潘拥军  陈洪鑫 《健与美》2023,(1):120-122
现阶段,在跆拳道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竞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格斗技巧和身体素质,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战术。由于跆拳道是一种对抗性运动,因而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成为日常训练的核心。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决定着运动素质,是跆拳道运动的核心驱动力。基于此,文章针对跆拳道运动员的力量特点进行研究,并探讨提升其力量特点的训练方式,从而为跆拳道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促进个人力量素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不同等级女子标枪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检查与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函调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获得二级、一级、健将级标枪运动员12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建立了3种级别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回归方程,制定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评分标准以及检测性项目综合发展水平、均衡程度、与专项成绩的适应程度的评定方法,为教练员制定计划、控制训练过程和预测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精度多频率生物阻抗分析技术和40s Wingate实验,对中北大学20名男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和无氧代谢的测试,通过分析身体成分和无氧代谢的内在联系,探寻某些潜在的特征联系。研究发现:中北大学跆拳道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相比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上肢、躯干肌肉量无显著性差异,但体脂、体脂肪率明显比二级运动员要低,去脂体重、最大、小功率、平均功率、下肢的肌肉量及总肌肉量明显比二级运动员要高。跆拳道运动员身高、上肢及躯干肌肉量与无氧功率无显著相关性,但是体重、去脂体重、下肢肌肉量及总肌肉量与无氧功率呈高度相关性,体脂肪率、体脂肪量与无氧功率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省、山西省、西安体育学院、河北省、黑龙江省和福建省男子跆拳道队共61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法,从21项初选身体素质指标中筛选出能有效反映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4项指标,建立了身体素质特征模型和等级评价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和跆拳道项目的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跆拳道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本文阐述了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核心力量的训练理念已开始引起竞技格斗对抗项目的重视,而对我国竞技跆拳道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尝试性的将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引到跆拳道专项力量训练中。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以武汉体育学院竞技学院跆拳道专业队一级以上水平共16名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为实验对象,经过为期12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素质能力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跟踪训练和测试,控制实验条件,对反映竞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素质能力的6项指标进行测试,得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10级学生专项选择情况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选项时态度较积极;专项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二级运动员改选专项百分率较一级运动员高;主、客观影响因素分别为就业选择频率较高,身体素质选择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跆拳道作为一项对抗性的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有着很大的要求,在跆拳道的对抗中,体能的不足会严重影响运动员对技战术的执行能力,尤其是在对跆拳道运动竞技规则的改变以后,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对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训练时会选用核心力量训练,但是关于核心力量对于运动员体能的影响研究的不是很多。文章通过对大连市20名跆拳道优秀运动员进行研究,文章从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入手,确定测试指标,分别对运动员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前后对其进行体能测试,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武术套路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参加九运会决赛的103名(男56,女47名)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了18项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具有身高偏矮,体重较轻,肩宽骨盆窄,胸围、上臂紧张围较大,下肢偏短,大腿较粗的特征。根据所测数据,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最佳范围值。  相似文献   

12.
以田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发现,运动员们长期将体能力量的训练放在四肢上,忽略了身体其他核心部位的肌力训练。这种身体内部的非平衡状态破坏了运动员潜在能力的发挥,使得力量在运动员运动过程当中难以爆发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运动员在器械运动训练当中表现不俗,而在运动场上却发挥失衡的原因。因此,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将来运动员的振动力量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优秀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选材模型。以多次夺得奥运轻量级举重冠军属地的福建省在训的23名健将级和一级少年轻量级女子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筛选法、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探寻举重选材的指标模型,进而探求选材模型。结果表明:体型因子为髂宽指数,充实度因子为克托莱指数,围度因子为上臂松紧差,上肢力量因子为左握力,腿部爆发力因子为纵跳,专项素质因子为前蹲。因此,在对主成分因子处理的基础上,构建了选材的均值模型和权重模型,其中一级指标形态与素质的权重为0.48、0.52,构建了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单项和综合评分标准的选材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素质指标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篮球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在身体机能方面,篮球专项男、女大学生运动员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篮球专项男、女大学生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均高于对照组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握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学生。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及协调性的专项训练,从而改善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总体健康状况,也为提高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形态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北省15所高等院校健美操队员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成分的测量分析.试图探索健美操队员形体与动作技能能力的关系,以及健美操运动训练对人体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健美操队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形态指数对完成高质量的动作有重要影响,而且长期的健美探训练中可以增加瘦体重,改善身体成分,提高肌肉力量;使胸、腰、臀各个部分的比例趋于协调、合理,有利于形成健康健美的形体.  相似文献   

16.
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均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力量素质作为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运动员技术的掌握,同时它是青少年运动员掌握先进技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练习的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散打运动训练的特点,提出不同类型力量训练的方法,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篮球、手球、足球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和肌肉力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三大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特点与差异,为运动训练以及运动员科学选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研究对象均为篮球、足球、手球二级以上专业运动员,均为男性,身高、体重、年龄和运动年限无明显差异,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成分和肌肉力量测试及比较分析.结果:篮球组与手球组腹下脂肪比率、基础代谢、肥胖程度、BMI以及细胞液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篮球组与足球组之间下肢和腹下脂肪与体重比存有差异性(P<0.05),胸下脂肪与体重比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手球运动员与足球运动员之间肥胖程度、BMI、细胞液和基础代谢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上下肢力量方面篮球运动员与手球和足球运动员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手球运动员在身高、体重、脂肪比率、BMI、细胞量、蛋白质、无机盐、细胞液方面都明显高于篮球和足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在力量方面比较占据优势;足球运动员身材相对较小,在体脂比率、BMI以及上下肢力量方面低于篮球和手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许汪宇  蔡广  沈勋章  葛珺 《体育科研》2013,34(1):75-78,103
目的:探讨女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与15S无氧功特点及其相关关系.对象和方法:以650名上海市10-18岁女运动员为对象,分别测试身高、体重、体脂率、肌肉量、瘦体重和立定跳远.并采集15S无氧功率自行车的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最大转速、最大转速出现时间等指标,分析其特点及相关性、结果:上海市女青少年运动员身高及体重在10-13岁、最大和平均功率在㈤~15岁增长最快,15岁后趋于稳定,瘦体重、体重和肌肉与功率的相关性依次降低、结论:对女青少年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要在15岁之前,评价女青少年运动员磷酸原代谢能力时最好使用瘦体重相对功率。  相似文献   

19.
何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112-115,128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特点,采用调查、实验和数量统计方法对我国87名现役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1)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具备更加全面的运动素质,尤其体现在最大力量和专项运动素质方面(P<0.01);(2)不同级别优秀运动员仅在一般力量素质指标中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对不同级别最大力量和相对最大力量的比较,发现级别越大的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越突出,但运动员的相对力量水平却随着级别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表明中小级别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优于大级别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量法等分析我国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使教练员对冰球运动员的体能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理论层面上达到指导训练的作用.通过与世界优秀女冰运动员比较得出: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身高、体重普遍较低,体脂重水平较高,宽度与维度指标偏低,个别运动员肺活量较低,核心区域力量薄弱,身体稳定性不高,力量不够全面,力量耐力较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练员对体能的认知水平是导致运动员身体功能失衡的主要原因,训练中不重视监控及训练后不采取恢复措施是导致运动员伤病多发的重要原因,运动员的选材面小,难以形成竞争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