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作品其精神内容和物质实体融而为一,自然物象的塑型和人的精神情感舍一,在《米洛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瞬间态势最能表现出她的“一般性格”,即爱与美。断臂维纳斯,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想象空间,体现了美术作品在艺术审美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2.
美术作品其精神内容和物质实体融而为一,自然物象的塑型和人的精神情感合一,在<米洛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瞬间态势最能表现出她的"一般性格",即爱与美.断臂维纳斯,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想象空间,体现了美术作品在艺术审美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3.
米洛的雕塑维纳斯,因断臂而美。这种以局部的残缺赢得整体和谐的艺术在学校管理中也存在。管理中的“断臂”之美是一种境界,它体现了校长对工作轻重缓急的权衡与取舍,体现了校长对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以及校长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4.
卢浮宫"镇宫三宝"中有二宝都是不完整的艺术品,恰恰是它们的不完美铸就了它们永恒的艺术美。希腊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创作的《米洛的维纳斯》,大约作于公元前130~-公元前100年。雕塑比真人更高,达到203厘米。因此,一个正常身高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走近这位长巾即将滑落到地上的女神时,都只能仰视,但这尊维纳斯像也微微有些倾斜,表现出正倚靠着某种想象中的支撑物的样子。这件雕塑是1820年一位名叫奥利维尔的法国军官在爱琴岛的希腊古城米洛发现的。当时,他看到一位农夫挖出了一个肢体残破的雕塑,正在重新掩埋,因为这种东西对农夫是无用的。奥利维尔给了农民一点好处费,自己带着两个  相似文献   

5.
雕塑断臂维纳斯散发出神秘气息,让读者产生无穷无尽的想象;书法作品中的飞白笔画,虚实相济的丝丝点点给人强烈的力度感、韵律感和节奏感。文学作品中,高明的作者也常常使用这种留白艺术,给读者制造想象的空间,使作品韵味无穷。如《红楼梦》九十八  相似文献   

6.
在艺术世界中,米洛的维纳斯,因断臂而美。这种以局部的残缺赢得的整体和谐在学校管理中也存在。管理中的断臂之美是一种境界,它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美术鉴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美术出版社编著)一书裸体艺术作品有十五幅之多,这些作品都是西方美术史上的名作。绘画主要作品有:《抢劫留西帕斯的女儿》(鲁本斯),《沐浴的狄安娜》(布歇),《浴女》(安格尔),《舞蹈》(马蒂斯),《土耳其宫女》(安格尔)等。雕塑作品有:《地中海》(马约尔),《拉奥孔》(古希腊),《大卫》(米开朗基罗),《米洛的维纳斯(古希腊)。在欣赏裸体艺术时,学生的反映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大惊小怪,莫名惊诧,多为男生表现;二是表情害羞,不敢直视作  相似文献   

8.
宋晓真 《陕西教育》2009,(11):88-89
本文主要通过图式化的创意手法和图式化的视觉美传达两部分的阐述,结合实例来展现公共环境下雕塑小品的体态和表情以及它与周围特定环境之间所表现的审美内涵,并将这种审美转化为环境雕塑小品体系或表情的外显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水平,生活水平提高了,审美能力也提升了,鉴赏水平更是提升到了一定的层次.陶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承载之物,代表了中国的民族特色,但在现代社会,国际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陶瓷作品感兴趣,特别是陶瓷雕塑制品.陶瓷雕塑作品渐渐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陶瓷制品不仅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而且陶瓷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由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许多陶瓷雕塑作品被掺杂了时尚元素,其中彩饰的产生和发展对陶瓷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陶瓷雕塑艺术,开篇简单介绍了传统陶瓷雕塑彩绘艺术,然后讲述了色彩在现代陶瓷雕塑制品中的运用,最后对陶瓷雕塑艺术中的彩饰运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相信我国的陶瓷雕塑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座令人销魂动魄的雕像。“抚摸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是温暖的。”(《罗丹艺术论》P28,下文凡括号中带数字的皆出此书)清冈卓行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中的独特审美,又把我们带进了另一番视野开阔的艺术空间。他抓住  相似文献   

11.
在艺术世界中,米洛的维纳斯,因断臂而美.这种以局部的残缺赢得的整体和谐在学校管理中也存在.管理中的断臂之美是一种境界,它体现了校长对工作轻重缓急的权衡与取舍,对学校发展进行整体优化的价值取向,以及校长身上折射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眼中,维纳斯因偶然“遗忘”双臂而意外获得了非凡的美学价值。清冈卓行是从雕塑艺术角度欣赏维纳斯,还是从人生角度来探讨人生的残缺与完美,让人浮想联翩。于是,读过清冈卓行的散文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读者对其及其文章的赞美与批评也就同时产生。  相似文献   

13.
世上最为神秘的莫过于门了。每一扇门后都有一个世界。你不打开这扇门,就永远不知道门后会有些什么,会发生什么,会邂逅些什么。只有打开这扇门,你才有可能认识一个新的世界。“少年艺术之旅丛书”就是一扇门,一扇引人入胜的门。这扇门里有中国和外国的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电影和中国书法等艺术作品,异彩纷呈、风格各异。当我打开这扇门时,首先是惊叹,为了它设计的精心、图片的精美、印装的精致;然后我慢慢地走进这迷人的世界,看见了残缺美的《米洛的维纳斯》,听到了美好纯净的《音乐之声》,触摸到了《故宫》金色的琉璃瓦,感受到了《秦…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艺史上,许多著名的艺术形象,比如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莎士比亚剧作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高尔基《母亲》中的巴威尔和母亲尼洛夫娜,鲁迅笔下的阿Q……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欣赏、所赞叹,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艺术形象是美的。这  相似文献   

15.
米洛的维纳斯的塑像被挖出来以后,很多人都试图设想着给她安上断臂,然而最终都没有去做.原因是:断臂的维纳斯能留给人们更多的遐思,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界定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如何看待文本的作用和价值.断臂的维纳斯,留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城市雕塑是指设里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在楼群耸立,街衢交错的城市中,它能起到缓解建筑物的拥塞和单调的作用,城市雕塑大致可分为纪念雕塑、主题雕塑、装饰雕塑等类别.城市雕塑在现代公共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个观赏者对于被称为“凝固的舞蹈”的城市雕塑.既会产生共同美感,也会有审美的差异性.这就有了一个城市雕塑作品的审美定位问题.雕塑既要相融于环境,又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7.
提问的艺术     
一位教师精心选择了多幅表现维纳斯的绘画作品给大班幼儿欣赏。活动中,教师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一幅?"一名幼儿选择了《出水的阿弗罗底忒》(画面内容为维纳斯站在贝壳上)。教师问:"为什么?"幼儿回答:"这个上面有扇贝,我最喜欢吃扇贝了。"另一次,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刘海粟的《鸳鸯》,有幼儿把画面上的涟漪说成是"小鸟放的屁"。幼儿的回答让教师无所适从。从理论上讲,幼儿有艺术潜能、审美能力,可在现实中,有些幼儿似乎更关注非审美的东西,常用自己的日常经验取代审美体验。如果遭遇类似情况,您认为教师应当如何处理?如何把艺术活动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8.
一位教师精心选择了多幅表现维纳斯的绘画作品给大班幼儿欣赏。活动中,教师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一幅?"一名幼儿选择了《出水的阿弗罗底忒》(画面内容为维纳斯站在贝壳上)。教师问:"为什么?"幼儿回答:"这个上面有扇贝,我最喜欢吃扇贝了。"另一次,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刘海粟的《鸳鸯》,有幼儿把画面上的涟漪说成是"小鸟放的屁"。幼儿的回答让教师无所适从。从理论上讲,幼儿有艺术潜能、审美能力,可在现实中,有些幼儿似乎更关注非审美的东西,常用自己的日常经验取代审美体验。如果遭遇类似情况,您认为教师应当如何处理?如何把艺术活动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教师精心选择了多幅表现维纳斯的绘画作品给大班幼儿欣赏。活动中,教师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一幅?”一名幼儿选择了《出水的阿弗罗底忒》(画面内容为维纳斯站在贝壳上)。教师问:“为什么?”幼儿回答:“这个上面有扇贝,我最喜欢吃扇贝了。”另一次,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刘海粟的《鸳鸯》,有幼儿把画面上的涟漪说成是“小鸟放的屁”。幼儿的回答让教师无所适从。从理论上讲,幼儿有艺术潜能、审美能力,可在现实中,有些幼儿似乎更关注非审美的东西,常用自己的日常经验取代审美体验。如果遭遇类似情况,您认为教师应当如何处理?如何把艺术活动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20.
<正>王临乙是我国现代雕塑艺术和雕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半个多纪以来,他辛勤耕耘,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雕塑艺术作品,他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所作的浮雕《五卅运动》,以及《民族大团结》《大禹治水》等其他作品,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