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学专业课系列课程是农科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套学院办学基础薄弱,学院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几次修订,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学生考研率、就业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农科的提出对涉农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厘清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通过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与主干课程设置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课程进行比较,阐明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充分性与必要性,从理念、方法、路径、标准四个维度分析新农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是农科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虚拟现实(VR)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传统农学类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如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并设计新农科背景下基于VR技术的新型农学类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此外,实现VR实验教学也是推动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VR技术的新型农学类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极大地降低办学成本、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育人建设的新兴课题。为了提高“新工科”电气类大学生的德才兼修质量水平,提出了OBE理念下“智能电网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方案,在研究分析了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两类典型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由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讲授输入、学生学习产出等要素构成的矩阵式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立德树人和专业育才的教学内容,集3项评价主体及其统一化评价指标等要素,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等核心模块,支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我国高校工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农科建设要求涉农高校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优化升级,强化实践教育以加快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作物生产实践课程对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依据新农科建设要求,对标“金课”的“两性一度”,对作物生产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和创新从低阶到高阶的多层次—递进式—全方位的教学内容重构方案进行了探讨,旨在响应新农科建设的号召,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综合实践能力强、创新素养高的新型农林人才。  相似文献   

6.
《茶树栽培学》是茶学专业的核心课,是培养应用型茶学专业人才的重要课程。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以武夷学院茶学专业为例,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多元评价方式等课程教学改革措施,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及新农科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必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新农科背景下,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以3S技术的基本功能为出发点,基于3S技术与林业的有机结合,依据3S技术与林学专业主要课程的交叉融合,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环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剖析新农科赋予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时代的新特征,为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体系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新农科教育"树新标""开新路""育新才"的目标,高校农科类专业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本文以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的目标、具体规划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等方面入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讲授中,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病原学为例,分析"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现实意义,探索植物病原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讨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涉农高校植保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也为培养新型农业人才、助推新农科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产业界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生产的大趋势下,农业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农学专升本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已较成熟,推进实验课程学科交叉培养难度较大。以农业教育、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生产为背景,依托贵州师范学院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从属于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优势,围绕新农科的核心素养开展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出了以农业产业链为主线,建设产地环境分析单元、农业生产单元及投入品单元、农产品采收和贮存单元、农产品的粗加工单元和产品质量控制单元五个模块单元相互交叉融合的“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实验”课程改革,以期为培养新农科农业生产技术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通识性教育,将为“新农科”背景下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商人才的紧缺问题日益凸显。以华南农业大学管理通识训练课程建设为契机,开展电子商务实践训练教学探索。针对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从提供线上辅助资源平台,构建实践教学系统和设计实践教学方案等环节,实施教学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为农林类院校开展“新农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通识实践课程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艳杰 《教师》2022,(25):99-101
“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核心课程。文章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特点,以2020年教育部印发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优化评价模式,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的方法和路径,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在新文科的大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转型之际,语言类课程的发展面临着挑战。正确解读新文科背景下对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提出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在新文科的语境下如何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语言人才,如何推进语言类课程的新变革,已成为语言学界普遍思考的问题。文章针对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存在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等问题,提出教学理念坚持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打造多样化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方法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等策略,为应用型高校语言类课程改革一线的先行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要求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指导者,因此,高校掀起了开展课程思政的浪潮,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力。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梳理,结合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认知、能力、教学工具方面遇到的现实困境分析,相应提出培育专业课教师的主体意识与政治觉悟、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是高校大思政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工程类专业课“遥感原理与应用”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滴灌式实施“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开展流程与实践训练案例三部分,介绍了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形式构思过程,实现专业知识内容教学与立德树人目标达成的交互融通。  相似文献   

16.
以新农科建设为背景,从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考核三个角度探索了高等农林院校农药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从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辩证思维方式,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几个主题切入,构建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并重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地质学类双语课程的开设背景、教学导向和教学目标,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趋势下及专业课学时压缩背景下,双语专业课程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的学情、教法、学业评价等挑战。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地史学”为例,提出一套适用于地质学类双语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建立基于学习全过程跟踪记录的综合学业评价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并能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由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变。本文旨在探讨地质学类双语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策略、方法及实践效果,以期为提升同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也希望能为其他学科的双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工科教育背景下提升创新型人才综合素养的迫切要求,理工科专业课引进课程思政教学势在必行。文章以聚合物制备工程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专业课引进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结合新工科教育的基本内涵,讨论了该课程可利用的课程思政融入点以及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9.
遗传学是农科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改进和提高农科专业遗传学的教学质量,是培养新世纪遗传育种人才的需求。这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一门学科,尤其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新知识点不断增加,加之课时压缩等客观条件,导致这门重要的农科专业基础课面临着授课质量等很多挑战。本人结合遗传的教学实践,分别从"知识传授突出农科特色、深入浅出增强知识掌握、知识串联构建知识框架、考试灵活引导学习方向"等方面,对该课程知识传授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远程教育农科类课程虚拟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和有力支撑.湖南电大基于“三农”特色课程建设实践,在分析电大系统农科师资现状、远程教学难点的基础上,阐明了建设虚拟教学团队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虚拟教学团队的理论思考.本文以“畜禽养殖技术操作实训”课程为个案,从团队目标、规模与成员、沟通规范、团队文化、一站式教学与实训平台建设以及团队协作服务六个方面探讨了远程教育农科类课程虚拟教学团队的构建策略,并指明了下一阶段团队建设的重点,以抛砖引玉,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