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愚"谦称     
"愚"作为自谦的用法,争议较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小如先生在<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一文指出:"'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所谓‘谦词',平辈之间是不能用的.……这个'愚'便是长辈对晚辈的谦称."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谦称、尊称,也有一定数量的谦敬副词,这两类词的共同点都是表示谦恭和对别人的尊敬。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汉语中,表示谦称可以自称卑贱不德的词语,如“寡人、孤、不谷、愚、鄙人、老拙”等。也可以自称低贱的身份,如“臣、微臣、卑臣、...  相似文献   

3.
廖颂举 《现代语文》2006,(7):112-113
“愚”作为自谦的用法,争议较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小如先生在《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一文指出:“‘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所谓‘谦词’,平辈之间是不能用的。……这个‘愚’便是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俞理明先生在《汉语的谦称“愚”》一文认为:“幼卑对尊长或平辈之间自称用‘愚’,其来已久,是一种更近古雅的称呼。……‘愚’作为自谦用法,开始只用于社交中,并无明显的尊卑倾向,后来通过在结拜、义认等拟亲属关系问的使用,扩展到其它亲属关系之间。”吉常宏先生在《正确使用称谓词》一文提出:“‘愚’字比较复杂一些。它曾用作长辈对晚辈的谦称,又曾是同辈人之间的谦称,还是卑幼者对尊长的自我谦称。人们见仁见智,各执一辞,不能相下。其实,就近代情况看,它的应用界限已经不十分明显,逐渐淡化起来。”  相似文献   

4.
有人收到其叔来信,信中其叔称之为"贤侄",而自称为"愚叔"。此人回信时,生搬硬套,也称其叔为"愚叔",而自称为"贤侄"。其叔收阅此信,不禁哑然失笑,因为信中误用了尊称与谦称,闹出了笑话。  相似文献   

5.
少逸 《家教世界》2010,(11):48-48
"家""舍"这两个词用在称呼中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谦称。"家"作谦称,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家君""家尊",对人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对人称自己的哥哥为"家兄"。这里说明一下,对人称自己的父母为"家严"和"家慈"取的是"严父慈母"这一意思。"舍"作谦称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  相似文献   

6.
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经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也可以作定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古汉语的名词也有一些用法是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如多用敬称和谦称、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中学文言文中这三方面的用例相当多,各种类型大体俱全。研究一下这些用例,掌握它们的特点,了解某些问题的分岐所在,对于教学可能是有益的。 (一)敬称和谦称是名词,不是代词。 (1)古汉语中有不少词表示敬称和谦称,经常在对话或书信中使用,向对方表示尊敬。敬称和谦称有以下几种: 一、用“公”、“子”、“君”、“先生”等表敬称,“愚”、“臣”、“孤”、“寡人”、“妾”等表谦称。前者表示有德或地位高,后者表示无德或地位卑下。例如:  相似文献   

7.
谦称是古人借用含有“低下”的字眼,以谦卑的口吻对人表示尊敬。古代一般男性对平辈或长辈的谦称有“臣”、“仆”、“愚”、“小人”、“小子”、“小可”、“鄙人”、“鄙夫”等。“臣”,本是西局,春秋时期的一种“男性家奴”之称。后引申为君主时代臣对君的自称,最后演变为自谦。如《孙膑》:“臣能令君胜。”这是孙膑对田忌说的话,二者并非君臣关系,谨表白谦。“仆”,本是“奴隶的一个等级”。后引申为“奴仆”、“仆人”,又引申为对己的谦称。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与任少卿是老朋友,并非  相似文献   

8.
《老子》中三次出现"愚"字,然而历代学者对这个字的解释多有不同。文章统计出现行版本、帛书以及竹简本《老子》中的"愚"字,进而考察历代学者对于这三处"愚"字的解释;然后从整个先秦时代的大背景去考察"愚"字在其他先秦文献中的出现情况,以及在具体文本中的解释。分析认为,《说文解字》中对"愚"的解释是不完全正确的,而段玉裁的注才真正归纳了历史中"愚"字的涵义流变:即先是愚笨、不聪明的意思,然后引申出如质朴、没有心机,愚直、戆直,装傻、假装愚昧,自我谦称等多重涵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礼仪文化中称谓词语很多,如("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家",是自称长辈和平辈家人的谦称,如"家父"、"家母"或"家兄"等等;"舍",则完全是谦卑的自称,即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份小或年龄小的家人,如"舍弟"、"舍妹"等等;"令",美好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阅读教学《愚公移山》整个教学过程:疏通文意——开展辩论——剧本表演。本课教学在进行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主要进行第二个环节。师: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文章大概讲了什么故事,那么对文中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二者的愚智之分,该如何评论呢?请就"愚公愚,智叟智"和"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展开辩论,畅谈自己的看法。正方,"愚公愚,智叟智";反方,"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开始!  相似文献   

11.
郭锡良《古代汉语》第1版312页说“愚”是“自谦的表敬副词”。316页又说“愚”是表“谦称”的名词。二者的例句分别为: 1.愚认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2.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相似文献   

12.
<正>敬称对方的有:阁下、台端、台从、台下、台座、台驭等。这些敬称多用于社交场合或书札中。如:"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白居易《与刘苏州书》)此外,大驾、台驾、尊驾也是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口语。如:"小子欲求大贤一看,恐劳大驾……"(李汝珍《镜花缘》)谦称自己的有:鄙人、敝人。如:"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  相似文献   

13.
活丧     
"那口棺材却抬了回来"——全文转折,提出问题——精神文明滞后于物质文明。此文还需要升格:对"活丧"还要做具体描述,彰显其"愚";或补充导致"活丧"的原因——以情节出之;或补充治"愚"的措施——也以情节出之。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第四单元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二,古代文化常识简介",在"谦称类"词语中,介绍到了谦词"愚",说它是一个"一般人对人自称"的谦词.这本是一个很容易把握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15.
敬称和谦称     
自古迄今,在人际交往中,常用一些敬称和谦称。敬称,用以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和事物,对人表示敬重;谦称,用以对人称呼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于己表示谦恭。  相似文献   

16.
【带小词】古人常用一些带"小"字的词,来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例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儿子)、小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  相似文献   

17.
古语有言:"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人们常用这句话劝慰别人或告慰自己——做人要宽容。先贤荀子也说:"君子贤而能容黑,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我想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皆出于宽容乎!  相似文献   

18.
古人在对话或书信、奏议中 ,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 ,用尊称代替第二人称。它们多表示单数。一、谦称。1、臣 ,如 :北方有侮臣者 ,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 ,希望借助您杀掉他。2、孤 ,如 :今数雄已灭 ,唯孤尚存。———如今那几个英雄已经被消灭 ,只有我还存在。3、寡人 ,如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我用五百里的地方来交换安陵。表示谦称的还有“仆”、“妾”(女子 )、“窃”等。先秦多用“臣”表示谦称 ,秦代以后专为臣子对帝王的自称。“臣”可加上“等”字表复数。“寡人”、“孤”是帝王专用的谦称。二、尊称。1…  相似文献   

19.
余、予、吾、我、自、己(以上为自称)、臣、仆、妾、愚、窃、鄙人、小人、寡人,孤(以上为谦称)。  相似文献   

20.
“自称”,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称呼自己。广义上应该包括“谦称”,但在狭义上,两者是有区别的。“谦称”必须含有谦义,“自称”则否。不仅如此,“自称”有的还含有自负、盛气凌人或轻佻口吻。当然,大部分“自称”不含这种口吻(自然也不含谦义)。不含这种口吻的,汉语“自称”用法比较复杂,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男女之别,又有古今不同。请看实例。一般常用的自称本人男女均可用,如:此事与本人无关。某多用于男子,其使用形式有几种:1.单独使用的,如:某姓英名布,祖籍青州六安人氏。(《元曲·气英布》)2.姓 某。旧用法,如:关某若知皇叔所在,虽蹈水火,必往从之。(《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