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一.公文写作对模糊词语的客观需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简明性和规范性。公文写作的准确性表现在用语的精当妥贴,语句结构清晰;公文写作的简明性表现为公文语言的简洁洗炼,用语以简洁明了为主;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则表现为公文语言表述应有某些固定程式,包括若干固定的  相似文献   

2.
公文中不仅需要运用精确的语言,同时模糊语言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公文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使公文表述更准确、更清楚,为了使公文内容更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应用文作为一种为“应用”而作的文章,对它的语言历来有特殊要求:准确、严谨、庄重、典雅;质朴、平正、简约、明白。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公文不一定要好文章,可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顺,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叶老这段话虽是对公文的语言等方面的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所有应用文。因为应用文讲的是实事,是为解决问题而作。因此,准确明白是应用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基本要求,它与文学作品以情感人的语言要求是很不相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词语的选择方面就是应用文选用规范的书面语而不用…  相似文献   

4.
公文语言是公文行文的重要手段,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公文的质量。公文语言除了要体现其准确、精炼、庄重、朴实的基本特征外,还此基础上力求语言的生动性特质,体现出文采来,尤其是在事务文书上更要充分体现这一特色,这应该是新时期公文应体现的又一大特色。本文就是从这一点出发,阐述公文语言生动性特质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特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军队机关公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针对学生机关公文写作中文种把握难、内容整合难、语体适应难的情况,巧妙地运用换位思考,通过学生在思维与语言上向机关干部转变、从发文者向受文者转变、从当事者向评价者转变,运用情境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是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艺术传统以及思想观念的重要基础和载体,而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来说,文学作品是对这门语言进行深入了解的关键入口。在大学生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英语文学,能够让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所存在的束缚得以被打破,能够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和学习英语文学,从而能够更加了解英语文化,感悟到英语语言的魅力所在。本文就大学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的融入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大学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的融入成效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大学生公共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艺术创作,向以追求“韵外之致”为佳境;艺术形象,亦需鉴赏主体的能动创造来丰富和补充。文学作品教学,应是特定情境、氛围中的赏析、玩味和领悟,其实质是一个感知语言——再造形象——理解品析的审美过程。遵循艺术鉴赏的自身规律,在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中注意从欣赏的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使学生在切身感受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领悟到作品形象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它以其本身特性给传统的公文写作带来极大的冲击。本文在对网络语言和公文写作的语言特征进行界定的同时。深入分析网络语言对公文写作的冲击,并进一步探索公文写作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梅柳 《职大学报》2005,(3):57-58
行政公文语篇的生成应遵循语言使用时的普遍准则———合作原则。运用合作原则能促进内容严谨周全,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的行政公文语篇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模糊语言应用,由于这些模糊语言的存在,使得一些文学作品有一种朦胧美,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但是这种模糊语言给翻译带来了不小的问题,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其他国家在理解别国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意图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英美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具有的特点以及在实际的翻译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袁怡 《职大学报》2012,(2):52-56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居延地区,在上世纪陆续出土了大量的汉代简牍。其中有很多官方文书。对其内容、格式、行文制度等进行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汉代军事、政务的管理是非常严密的,有复杂的管理结构,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公文处理要求。这对我们研究汉代边防制度有很大帮助,填补了史籍记载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英语海事公文是一种同时兼有海事科技术语和公文文体的正式文体.本文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对其独特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探讨相应的汉译方法,旨为英语海事公文汉译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陕西方言保留一系列ü韵的音,与普通话形成重要差异。这类读音实际是古中原官话的老读法,随着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地位的上升,这类读音已成为宝贵的语音遗产。方言语音只能活在人们的口头,如果不记录下来就会失传。陕西人珍爱自己的语音遗产,就应该将这些宝贵的读音记录下来,传之后世。  相似文献   

14.
开设文献检索课是未来六盘水师专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的具体情况,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和文献检索课的课程设计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构建具有特色的文献检索课教学.  相似文献   

15.
唐代令史、书令史,品居“流外”,职位卑微,为士人所不屑。唐代令史、书令史仅在唐中央文官机构中设置,品秩分布在从流外勋品至五品这五个品级上,在不同的官府中其品秩不同,书令史的品秩低于令史。令史、书令史作为“主典”之一,具体负责公文的办理。令史、书令史的选拔通过流外铨和逐级迁转来进行。令史、书令史之考课分为年考和任考,考满后可以入流内叙品而成为流内官。唐代令史、书令史有俸钱和禄米,但并不丰厚。在政治地位上,令史、书令史也没有享有太多的政治特权,其职掌繁重,但总体上处于受歧视状态,社会地位并不高。  相似文献   

16.
郑立君 《美育学刊》2020,11(1):69-77
东汉以来有关汉代画像石祠堂、画像石及其图像、文字和社会价值意义的品评、考释、发掘、保护等跋语和立碑勒文,即后人的题刻,历代都有,特别是有许多现当代人用各种书体在拓片上题写的跋语。但直接在原石上镌刻跋语和立碑勒文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东汉、北魏、北齐、唐、宋和清代,现存山东长清县孝堂山画像石祠堂和嘉祥县武梁祠的隶书跋语与碑刻较为显著。汉代画像石上的后人题刻各有不同的思想意图,用以题刻的隶书水平也是东汉至清代隶书艺术发展的镜像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学科群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专业文献的支持,建设专业文献阅览室是学群科建设工作的保障。文章对现有专业文献阅览室的不足做了分析,从支持学科群发展的视角提出专业文献采购、咨询、阅览三位一体的建设方式,并对三位一体专业文献服务提出了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公文写作教学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用文教学中,公文写作尤具规范性。本文根据党和国家有关公文处理规定及工作实践,对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公文的概念与作用、种类与格式等的主要区别进行对比辨析,找出两类公文的极易混淆之处,以利于教学中辨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功能理论认为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策略。招投标文件的翻译目的明确、译本须遵循固有的行文格式、是一种注重原文和译文功能对等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典型汉译英译例表明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委托人的翻译要求,以译文功能和读者期望为导向,有助于译者摆脱原文表层语言的束缚,创造性地运用以归化法为主的套译、增译和省译等策略,这样才能译出专业规范的文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招投标文件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当代大学校长有着巨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该问题相关文献的整理有利于深入研究该问题。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领域:大学校长角色研究、大学校长素质研究、大学校长治校方略和治校理念的研究、大学校长使命的研究、大学校长选拔的研究、大学校长培训的研究、大学校长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等。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