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们特制了一扇着色玻璃窗以纪念电视发明者约翰·洛吉·贝尔德诞辰100周年。贝尔德82岁的遗孀玛格丽特·贝尔德在他的诞生地——苏格兰海伦斯堡为这扇安装在教堂内的玻璃窗揭幕。纪念窗揭幕仪式恢复了贝尔德家族与海伦斯堡教堂渊源长久的关系,电视发明家的父亲约翰·贝尔德牧师曾是该教堂的第一位牧师,1869至  相似文献   

2.
汤姆·林肯当时正在寻觅一个女人,作为能与他同甘共苦的终身伴侣。汤姆的目光落在一位皮肤浅黑的年轻女子身上。她是露西·汉克斯的女儿,又是托马斯和伊丽莎白·斯帕罗夫妇的养女,与斯帕罗家一起生活,因而人们时而叫她南希·汉克斯,时而叫她南希·斯帕罗。1784年,露西·汉克斯在弗吉尼亚州生下了女儿南希后,便抱着她那襁褓中的宝贝儿沿着“荒野大道”,经过坎伯兰加普,来到了肯塔基州。南希的母亲出这趟远门时才19岁,把南希的父亲留在弗吉尼亚州。在润湿的薄暮中,她会朝着裹  相似文献   

3.
马太·帕克英国牧师。英语中的成语“大鼻子帕克”就是来源于他的名字。“大鼻子帕克”的含义是“爱管别人闲事的人”。帕克是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坎特伯雷地区的大主教,他尽管腼腆,温文尔雅,但主管着教堂的一切事务,于是,他的政敌就叫他“大鼻子帕克”。梯尔·布莱希丹麦天文学家。在一次决斗中,他的鼻尖被对手用剑削掉了。后来,他装上一个黄金做的假鼻子,这恐怕是价格最贵、分量最重的鼻子了。西兰诺·蒂·伯乔兰克法国诗人、小说家。伯乔兰克是个思想活跃人物。他因鼻子长的奇特,曾与侮辱他的人进行了* 余次决斗。托马斯·韦…  相似文献   

4.
列奥纳多·达·芬奇绘制的一幅飞行器草图沉睡了整整五个世纪。现在,这位艺术家设计的作品已组装成功并决定在伦敦展出。列奥纳多·达·芬奇以他不朽的艺术作品闻名于世,如米兰葛拉吉埃圣母堂餐室中的湿壁画《最后的晚餐》和巴黎罗浮宫的肖像画《莫娜丽萨》等等。然而他在一生的61年中,还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创作了一系列发明创造设计草图。其中,他最一旱于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新一代青年作家正在蓬勃崛起。尤其在小说界,他们辛勤耕耘,成绩斐然,逐渐确立了小说家的地位。这些文坛新秀主要有马丁·艾米斯(老一辈最负盛名的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A.N.威尔逊、萨蒙·拉什迪、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蒂莫西·默、威廉·博伊德、伊恩·麦克尤恩和朱利安·巴恩斯。他们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构成英国小说界中一股充满生机的创作群。马丁·艾米斯是这批年轻作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最富激情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1989年为安娜·阿赫马托娃年 终于,我们可以高声颂扬如安娜·阿赫马托娃、奥莉加·贝戈尔茨、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奥西普·曼杰利什塔姆、尼古拉·古米廖夫和弗拉季斯拉夫·霍达谢维奇等诗人了。对他们的正式认可姗姗来迟,人们原期望这一天能早一点到来。  相似文献   

7.
《伟人的疏忽》一书在法国成了畅销书。作者吉·贝恩杰里和朗·克劳德·卡尔耶积30年的时间,汇集了伟大作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诗人的“错误”。全书分为若干章,有未经证实的理论,荒谬的见解、偏见和奇谈怪论等等。其中尤以《文学的错误》一章更吸引读者。作者收集了著名作家书中的病句,如左拉在《莫雷教士的过失》中的“她忧心忡忡,喝着汤,没有张嘴”;大仲马在著名的  相似文献   

8.
引言:我爱罗兰·巴特 印象中的学作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多才多艺,其章涉猎很广,由严肃的学术研究如对符号和结构主义的探讨至日常生活中各种有趣的题目如摔跤、脱衣舞、饮酒及时装分析,均能条理分明地用生动有趣的笔令读再三回味。从巴特作被广泛地翻译便可证明其学评论流传之广。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最令我心悦诚服的是《今日的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迷人的钟乐     
佛兰德地区的乐钟已经安装了好几个世纪了,如今,乐钟仍敲打着乐曲。那乐曲回荡在那里的各个角落,供数百万人欣赏。一个晴朗的星期六上午,传统的集市音乐会正在比利时的梅赫伦城举行,19岁的钟乐手格尔德·霍兰德尔登上了拥有475级合阶的圣·罗伯特教堂的钟楼,坐在一条窄板凳上,面对着举世罕见的键盘。这个键盘有两排酷似条帚把形的木制弦轴。他的脚下有  相似文献   

10.
提琴被人们说成犹太人的乐器。至少在今天的以色列,这仍是人们通常的看法。在以色列,能说出“我儿子是提琴手”这话来的父母,无不感到莫大的骄敖。实际上,世界最优秀的提琴手里,犹太人占绝大多数。如:贾斯查·海费兹、内森·米尔斯(?)、已故的大卫·奥伊斯特拉(?)、雷奥尼德·科根、耶胡迪·(?)纽因、伊萨克·斯特恩等。  相似文献   

11.
晓莉 《世界文化》2003,(5):24-25
6月12日,87岁的老人格利高里·派克悄然离去,他潇洒的身影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来说是无法磨灭的。美国媒体以“一生都值得爱”的男人来赞誉,以对他表示哀悼。北京时间6月17日凌晨,格利高里·派克追思弥撒在洛杉矶郊外刚修好的天主教大教堂举行,教堂内外摆满了影迷送来的鲜花与点亮的白色蜡烛。他,成就绅士典范第一,他在银幕上告诉我们做一个绅士,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性,知道什么是正义,知道黑白是非。在美国电影学院授予格利高里·派克终身成就奖时,他在领奖台上公开反对媒体垄断。他警告道:“赚钱不是惟一,艺术的尊严胜于一切。”他坚决支…  相似文献   

12.
《凡·高的荣耀》一书的作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社会学家娜塔利·海恩希前不久发表了她的新作《女性状态——西方小说中的女性身份》。她在该书中分析了250多篇文学作品,以此探索女性的生存状态。她的论著从夏洛蒂·勃朗特发表于1847年的长篇小说《简·爱》切入。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经历了女性生活的各种可能的境遇,艰难地寻找自己正当的身份:从一位准备沦为老处女的出身贫寒的年轻姑娘,到受雇前往一座贵族城堡充任家庭教师;从渴望成为合法的第一夫人,到拒绝接受作为男主人的无名分的情妇;直到最终成为男主人合法的第二任妻子。不…  相似文献   

13.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2·17—1827·3·26)可惜,可惜—一太晚了!A.W.塞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传》,H·E·克雷比尔编(1921)贝多芬最后一次患病时间拖得很长,也很痛苦。这场病始于1826年12月初,当时他刚从乡下探望兄弟同到维也纳,此后就足不出户,一直卧病在家。水肿是  相似文献   

14.
与丈夫德维特·华莱士(1889—1981)共同创办了《读者文摘》的莱拉·阿奇逊·华莱士于1984年5月8日一个浓雾笼罩的早晨,在纽约州韦斯切斯特县住宅里悄然辞别了人世,享年九十四岁。在由她经手营建,而又为她无限喜爱的宽阔的华莱士宅邸——“高窗”的周围,仍如往年,盛开着色彩斑斓的水仙花和郁金香。莱拉·阿奇逊·华莱士将她的一生和绝大部分财产献给了文化艺术的振兴和保护事业。因修建水库而使尼罗河水量增加,为挽救古埃及阿布·新贝  相似文献   

15.
古老的普斯科夫土地绵亘在俄罗斯西北部。在不甚宽阔的索罗季河下游,星罗棋布的小湖,间或与河道的支流相连。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三山村、彼得罗夫斯克村、萨甫金诺村即坐落于此。它们的庄园里有公园、花园和森林。这里有沃罗尼契古堡遗址,这是十四至十六世纪昔日农奴制的陈迹;还有古老的圣山修道院。而在雀山的古教堂旁,则是亚历山大·普希金的墓地。这就是现在的国家普希金文物护区的领域。米哈伊洛夫斯克是1742年沙皇赐给普希金的外曾祖父阿勃拉姆·汉尼拔的世袭领地,后者是彼得  相似文献   

16.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古人也不例外。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 ,是非常崇尚美、讲究美的。辽西牛河梁神女庙遗址出土的泥塑神女头像“出土时颜色呈鲜红色” ,“面涂红彩” ,“唇部涂朱” ,表明先民女性搽胭脂、涂口红 ,至少有 50 0 0多年的历史。据《韩非子·显学》载 :“故善毛嫱、西施之美 ,无益吾面 ,用脂泽粉黛 ,则倍其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粉 ,傅面者也 ,从米 ,分声。”说明在汉以前 ,或春秋战国之世 ,古人已用粉傅面了。《诗经·卫风·硕人》中的“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  相似文献   

17.
现代建筑     
二十世纪中,许多建筑师继续承袭传统的建筑风格。但到了二十年代,欧美的一些建筑师就已经为真正的当代风格奠定了基础。这批建筑师中为首的包括美国的弗兰克·洛依德·赖特(1867—1959);勒科尔比西埃(1887—1965),出生于端士,后入法国籍;还有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及路德维格·米斯·范德罗赫(1886—1969),这两人都是在三十年代末来到美国的德国人。赖特强调“有机的建筑”。他说一座建筑就象活的有机体,必须从它的环境中“生长”出来。他所设计的宅邸,如宾夕法尼亚  相似文献   

18.
动荡的童年比尔·克林顿于1946年8月19日,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年零四天出生在阿肯色州西南部一个名叫霍普的小村庄。他的父亲威廉·希莱斯在一次车祸中命丧黄泉,他从两岁起由外祖父母抚养,很小就帮助外祖父埃尔德里奇·卡西迪经营杂货店。比尔七岁时,母亲嫁给罗杰·克林顿,比尔改姓继父的姓。克林顿爱继父,继父也视他如己出。然而继父既不开朗也不健谈,还酗酒打人。有一次,年仅十几岁的比尔指着母亲和同母异父的弟弟警告继父说:“你如果再打他们,必须先从我这儿通过!”从而使他的继父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9.
读者如果想从一张英国地图上找出托马斯·哈代在他的小说中提到的城镇或乡村的话,那么一定会感到失望。人们熟悉的地方,如:梅尔切斯特——《无名的裘德》中,裘德·范立修复大教堂的地方;《远离尘嚣》中,人们认为特洛伊中士淹死在那里的路尔温德河湾;卡斯特桥的集市小镇;沙埠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和北京时代佳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复排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黑暗中的女郎》已于日前在北京世纪剧院进行其中国首演。《黑暗中的女郎》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经典作品,1941年在纽约首演,盛况空前且好评如潮。该剧是由剧作家莫斯·哈特、词作者艾拉·格什温和作曲家科特·魏尔等3位当时美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共同完成的。此番推出的音乐剧《黑暗中的女郎》名副其实地是由一个国际化制作班底完成的,该剧汇聚了一批优秀艺术家,除来自美国的玛莎·雷内·默坎特和英国的迈克尔·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