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的象似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规律,把象似性运用到语法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更轻松的学习和记忆。笔者以距离、数量以及顺序象似性为例阐述了如何把象似性原则贯穿在语法教学中,从而提高语法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距离象似原则是语言结构象似性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文章分析了距离象似性在英语句法结构中的体现,并试图将距离象似性和英美小说联系起来,肯定了距离象似性可以产生特定的文体效果及其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3.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依照“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思路而得出的结论,它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本文论述了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等句法象似性原则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张娟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7):99-101
近年来句法象似性成为了语言象似性研究的重点。从距离象似、顺序象似和数量象似三个方面分析句法象似性在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某些理论,可以发现,语言象似性与生成句法并非截然对立。句法结构具有象似性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5.
象似性理论认为句法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在汉语语法教学中合理适度地引入象似性理论,如"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独立象似性",可以降低语法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增强语法的可感知性和可接受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象似性是现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反映了语言的所指与能指之间的一种自然关系。语言的这种象似性被当做一种修辞手段,不仅运用于文学作品,还大量运用于演讲这一类特殊体裁中。本文将从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及标记象似性四个主要的句法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句法象似性在英语演讲中的修辞效果。通过对各类英语演讲文本的解析发现,句法象似性原则的使用能够增强演讲文本的感染力与表现力,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7.
语言象似性在句法中的认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象似性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重大。主要探讨了似性理论在语言中的体现,着重对距离象似性原则、顺序象似性原则和数量象似性原则在句法层面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试论象似性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是强调语言符号的理据性。文章在简述了国内外关于象似性理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之后,分别探讨了顺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对于外语教学中诸如词法、句法教学等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象似性特别是句法象似性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在讨论句法象似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探讨句法象似性在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语言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基础。基于此,文章探讨了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话题象似性等象似性原则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动结式的致事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动结式是一种致使表达,反映使因事件与致果事件,使因事件是一种活动.在语言表达时,可用活动直接做致事,也可用活动的参与者转喻活动做致事,前者符合相似性动因,后者符合经济性动因.操作时,先根据"距离相似动因"进行补语动词的论元配位,然后根据"一个论元不能实现两次"选择适当的论元(活动或活动的参与者)作致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培养大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出发,认为语言形式教学与语言功能运用的有机结合是关键,具体体现在语法教学中如何应用交际法理论和原则,使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语言功底和交际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高分低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句子启动技术和词汇判断任务探讨了句子语境在外国留学生汉语词汇识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解释性语境和有语法标记解释性语境在留学生汉语词汇识别中发生促进作用;无语法标记解释性语境只有在高年级留学生的汉语词汇识别中才产生促进作用;与无语法标记解释性语境相比,无语法标记推理性语境更能促进留学生的汉语词汇识别;在低、中年级中,有语法标记推理性语境比有语法标记解释性语境更能促进其汉语词汇识别;语法标记在解释性语境对留学生汉语词汇的识别产生促进作用;语法标记在推理性语境只对低、中年级留学生汉语词汇识别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isolated sign vocabulary as a function of sign classification (iconic, opaque, or abstract). The subjects were 28 hearing college students naive to sign vocabulary. They were drilled with 30 signs from American Sign Language that had been classified as iconic, opaque, or abstract. Training was conducted using two different media: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nd videotaped presentation. Performance scores for the three types of sig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cores were consistently higher for iconic signs, regardless of the training mode. The videotaped presentation mode produced the greatest consistency in scor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it is easier for beginning students of sign language to learn and retain iconic signs.  相似文献   

15.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states that it is bad for some people to be worse off than others. In the context of distance education, this principle is violated on those occasions where on‐campus students have access, not only to all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to distance education students, but also to face‐to‐face tutorials. This is because the distance education students are worse off in terms of the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In this article I will determine whether distance students should, in this respect, be worse off than on‐campus students. In particular I will focus on whether or not,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 principle of utility, which states that it is better for people to be better off, takes precedence over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相似文献   

16.
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中,逻辑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对逻辑结构的以句法为基础的描写,句法理论能对语义问题提出解释。而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象似性,尤其是句法象似性似乎与强调语法结构"自治"与"独立"的生成语法是相对立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生成语法中逻辑式这个层面体现的句法象似性,来证明逻辑式与句法象似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从“说话人准则”和“听话人推论”两个方面提出了语言学习的三大原则:数量原则、信息原则、方式原则。这一理论适用的语义场景是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成人学习者,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实施英语听力教学面临较大的挑战和难度。在实际的听力教学中,成人学习者大多只关注听力材料的字面意思,而不能理解话语的言下之意,从而导致对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产生理解上的错误。运用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学习者推断出对话中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正好弥合了远程教育英语听力教学的不足。基于行动研究“发现问题——反思——调整教学方案”循环迭代的研究路径,针对远程教育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践研究表明:在听力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培养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符合开放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现代技术构建生态化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整合真实性的教学资源,设计符合远程开放学生需求的情景化的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对于会话中隐喻含义的推理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显性语法规则输入、轻隐性语法能力培养的现象,本文借助内隐/外显学习理论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优势,在深入分析英语语法知识与隐性语法能力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内化语法知识、提高语法能力和在网络学习中自主获得语法知识相结合的英语隐性语法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框架下的“隐性语法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重显性规则讲解,轻隐性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的语法知识与能力脱节。如何帮助学生在显性学习的基础上提高隐性语法能力已成为高校英语语法教改的一个重要课题。试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和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探究研究性学习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及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基础阶段CBI暗示性语法改革实验为基础,运用了问卷,访谈和测试等研究方法,在内容依托教学的框架下,针对暗示性语法改革对学生的语法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重点探讨了内容依托模式下语法教学的策略和可行性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取消语法课对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暗示性语法教学既关注内容教学,又关注语言教学。它对中国的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