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糅语病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对杂糅语病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杂糅语病作为语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为句法上的错误,还体现为句意上的错误。通过对杂糅语病的类型进行分析,以举例的形式展示杂糅语病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
辨析语病是检测学生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地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语病题大多是复句形式,关联词语应该是最先关注的。近年笔者在引导学生高考复习时,对高考题中语病辨析题作了一些探讨,尤其对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因关联词语使用不当造成的语病作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3.
缺少句子成分是比较难辨析的一种语病类型,在高考模拟题中,这种语病类型经常出现。辨析这种语病,不仅需要我们有较好的语感,更需要我们熟悉缺少句子成分的几种情况,掌握了这几种情况,就等于降低了辨析这种类型语病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语词修养     
在高考语言知识和运用的考查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语病现象,即由于并列短语运用不当而造成语病。这种语病现象在高考试题中几乎历年都要出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列短语语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相似文献   

5.
句中使用并列成分可使句子表意严密完整,但若误用并列也极易造成句子费解甚至导致语病。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语病题中,因并列误用而造成的语病屡见不鲜,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一、语序不当类语病"语序不当"类的语病是比较隐蔽的,所以难度较大。下面对2007年各地高考中出现的此类语病作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7.
姜有荣 《高中生》2012,(12):14-15
因介词误用或缺失而造成的语病在高考语病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此,本文结合高考试题对这一类语病题进行梳理,以供考生复习时参考。一、介词误用或缺失造成表意不明  相似文献   

8.
【考点阐释】修改病旬是在准确辨析语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类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中,前四类属于结构性语病,后两类属于语意性语病。  相似文献   

9.
语病辨析题是高考试卷的常客,几乎每年都有。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中的语病辨析题有固定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和固定分值(一般是3分)。但是在固定中也有变化:从题型上看,语病辨析题由卷首的选择题扩展到卷末的综合改错题上;从分值上看,1998年高考在选择上设置了两道语病辨析题,分值也随之上升;从解答难度上看,语病时隐时现,似是而非,迷惑性大。因此仔细解答此类题目才是广大考生的正确态度。  一、细剖语病辨析题。通过对语病辨析题的细致剖析,我们可以发现高考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的内涵十分丰富。如语序不当类语…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语病总是是规范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应用语言学的课题之一,我们应该重视语病问题的理论研究,确立正确的语病观,并以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的语病分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语病体系的科学性,语病界定的准确性,有关训练的有效笥等语病观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