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汽车工业、高速铁路和民用飞机发展,可以看出当前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性地位,坚持自主品牌、系统集成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模式,坚持全产业链自主创新,才能整体拉动产业链发展。因此,提升高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对重点产业进行整体规划,按照“自主品牌引领、系统集成创新、充分国际合作”的路线,打造国际一流产品,逐步提高重点产业的国产化率,进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以“讲、比”活动为平台,积极实施创新工程,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南化,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起到了实际作用,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较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目前,跨国公司逐步成为影响中国NIS的因素之一,通过集成创新活动不断对中国技术发展方向产生影响,使得中国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摆脱对跨国公司技术的依赖。通过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建设自主创新平台、促进创新主体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真正建立起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4.
在2006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做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报告。胡锦涛说:“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我们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尚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产业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制造业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推进我国制造业的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时椿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4):45-46,49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尚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产业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制造业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广东高新技术产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该产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过程中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在合作中的层次,外商投资企业在合作中的地位,合作中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合作的对象,以及国际科技合作对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等.提出在全球化联系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构建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是推动广东高新企业的国际科技合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以自主创新理解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21世纪,科学技术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科学技术成为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解决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依靠创新实现国家发展。加强自主创新,需要准确把握自主创新的内涵。从全面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本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战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将产业联盟创新优势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此,在对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内涵、产业联盟分类与创新功能以及产业联盟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产业联盟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扩散路径、产业技术标准化路径和产业创新链优化与升级路径,并围绕产业联盟创新优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要求以及产业创新环境,设计提升路径的选择思路与分布,旨在为发展产业联盟、推动产业自主创新提供理论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高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通过深入考虑我国高新区发展制度保障和环境基础.提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高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加速高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自主创新和技术合作,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内生化"和以主导产业为主,促进产业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等政策建议,为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三种可供选择的自主创新路径中,集成创新路径和二次创新路径是目前河南省自主创新的最佳路径选择。河南省走自主创新道路必须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集成创新、二次创新和原始创新之间的关系;二是稳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三是完善地区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刘彦红  林学伟 《今日科苑》2009,(22):294-294
加快振兴亚麻纺织工业产品发展,必须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我国亚麻纺织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促进产业用亚麻纺织品的应用。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二要加强亚麻产品自主品牌建设。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麻产品自主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4.
增强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转型的关键。广东具有强大的科技产出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大、水平高,但也存在教育人才基础薄弱、重大原始创新能力差、技术对外依赖性强等问题。本文分析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广东中长期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业发展集群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它不仅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且也成为提高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力量。鉴于麻城特有的地理和有利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提出了振兴汽车配件产业,促进麻城经济发展的建议,坚持走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化的道路,逐步形成汽车配件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方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各地集群的发展中,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原因是以模仿和引进起家,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关联度低,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协同创新网络不完备;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高度缺乏创新人才。因此各地必须要端正思路,重视集群本身的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才能促进集群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明确模式和自主创新能力理念的基础上,从自主创新的基础生态模式、自主创新的超越模式、自主创新政策生态模式和自主创新的主体生态模式等层次,总结韩国LED产业自主创新模式,得出创新生态系统内外竞合规律性认识和立足我国现实及面向发展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天津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短板:信息技术与产业结合不紧密、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弱化、产业融合程度低、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低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产业的发展。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视角下,天津先进制造业要以加速落实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加速先进制造业“走出去”为战略定位,明确“补短板”中的工作重点,通过制度创新推进三地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企业自主创新,激发产业内驱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措施,提升推进天津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处于振兴和加速转型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于形成创新型经济,培育发展新动力,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和降低对资源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东北地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包括实施重点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实施重点产业突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梯度队伍;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构建多元融资渠道;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创良好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借鉴韩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立足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思路。认为以政府为主导,吸纳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实现自主创新。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国家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抓住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机遇,以电子信息产业西安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为核心,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的原则,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推动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