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说文化帝国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信息霸权:全天候的“轰炸” 文化帝国主义否定世界语言多样性,还否定世界文化多元性,它用英语文化价值观其中主要是美国价值观衡量世上一切,凡是符合美国文化观的就是“文明”、“人道”,否则就是“野蛮”、“不人道”、“没有人权”。美国国务院每年一度的人权报告,就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一个典型表现。 否定世界文化多样性、推销美国价值观,树立英语文化特别是美国价值观,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那就是新闻信息霸权。据报道,全世界90%以上的国际新闻信息已经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控制;通过对新闻的筛选、传播和解说,它们…  相似文献   

2.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军方从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西方媒体的报道,而西方媒体制造有利于北约军事行动舆论的方式不在于公然说谎,而在于对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的择取。西方主流媒体带有强烈倾向性的报道实际上符合了西方权势集团的利益。即将进入21世纪的世界在新闻秩序上极其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国际新闻,有2/3的消息来源于只占世界总人口1/7的发达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占据着垄断地位。这些媒体对一个国家的报道和评论塑造了该国的国际形象。形象就是力量,在全球全传播时代,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一国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必不可少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传播的把关人理论在1950年被学者怀特引入新闻研究领域.并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er)模式。怀特主要观点是针对新闻报道的控制力量而青的。这个理论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播媒介也不能使每一个事件都能够做到及时、准确、详尽的报道,其中有很多的新闻事实.在某些媒体看来是不适合于报道的,  相似文献   

5.
解释性报道来源于西方新闻学,在西方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充分利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提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它介于纯新闻(客观报道)和调查性新闻、新闻评论之间,比纯新闻提供更详尽的事实和有关的背景材料,记者可以根据事实进行解释和议论,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从根本上克服了纯新闻报道肤浅零碎的弊端。1978年版的《世界大百科》把它列为20世纪美国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西方的学者称解释性报道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一天比一天流行的报道趋向。"1985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开设了"释义性新闻奖"。  相似文献   

6.
《评价与管理》2010,8(2):46-55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简称U.S.NEWS)是一本新闻杂志周刊。它的编辑部位于华盛顿特区,但其总部设在纽约市。1933年创立时名为《美国新闻》,1948年和《世界报道》合并。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自1983年以来,开始对美国大学及其院系进行排名。近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叶,新闻传播活动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为了协调各国的新闻传播活动,加强新闻传播界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世界新闻传播的良好秩序,国际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10年,国际期刊业联合会在布鲁塞尔宣告成立。1916年,第一届世界报业大会通过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主持制订的《记者守则》,使之成为第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1926年,第一届泛美报业协会通过一项规则,旨在协调美洲国家之间的新闻传播活动,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正确而真实地报道新闻,不在报道中掺…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来,西方三大通讯社凭借其传播实力,在国际新闻传播格局中一直居于垄断地位,由它们发出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操控着对国际事件的解释权,左右了国际舆论。那么这三大通讯社是如何报道北京奥运,又向世界范围内的受众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形象呢?  相似文献   

9.
在对同一事件的国际报道中,中西方新闻真实观的差异显著。除却意识形态等政治层面的差异之外,其他造成新闻真实观差异的因素,如新闻价值取向等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媒介话语权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分析不同新闻真实观的表现及原因,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积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党报特稿,产生于社会思想多元化、媒介形态多元化的变革时代。在党报新闻改革的探索中,特稿既体现了新闻价值观的升华,也反映了新闻实践中信源多元化的诉求。一 西方传媒最发达的美国,特稿真正得到承认,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 据美国学者统计,在《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一版的新闻中,有50%左右来自政府、议会。如果再加上国际机构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由于受政治体制、历史传统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中西方在新闻教育上产生了诸多差异。由于我国的新闻教育发展艰难和西方主宰国际传播秩序的原因,使得我国经常遭遇由于中西方文化隔阂而产生的偏见,并对西方媒体的误读无能为力。因此,为了培养未来新闻人在新闻传播上的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改变西方媒体主宰国际传播秩序的格局,促进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我国必须对新闻进行"教改",对西方新闻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适合国情的新闻教育道路,不断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有关新闻的定义.国外专家学者有很多不同的表述.美国约特斯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德国多维法特则说.新闻就是把最新的现实的现象在最短的时间距离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而从当代西方新闻学看.新闻则是记者相信的、读者所需要的信息,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新闻报道在新闻客观性方面存在着差异。西方新闻更倾向于负面报道,中国新闻则以正面报道为主。这主要是中西方新闻传播思维、传播体制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的。本文从中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体制的差异出发,分析了不同新闻传播体制对新闻报道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方媒体报道与中国形象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已成为世界新闻中心之一,近年来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偏见报道有所减少,客观、中性的报道增加,这一方面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受众的需要.但是,他们都会在报道中体现本国的价值观和国家利益,不可避免地对中国进行曲解和误解,不会放弃用信息入侵和文化暴力对中国加以遏制.只有中国增强传播力量,在国际传播中取得与西方媒体平等的地位时,才能以中国的逻辑框架有效传播中国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5.
贾宁 《声屏世界》2007,(3):18-19
人们对科学的日益关注,使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在2001年华盛顿新闻博物馆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而体育、娱乐两类新闻加在一起才3%①这种趋势也使科学新闻与社会新闻这本来是毫无关系的两大新闻类别发生联系,越来越多的有关科学的报道以社会新闻的形式表达出来。用社会新闻传递科学信息,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势报道科学,寓教于乐,这本是件好事,可是随着社会新闻对科学报道数量的加大,报道中出现误差的情况也相当普遍,甚至一些伪科学的报道也经常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16.
一、加入WTO对我国新闻媒体市场的影响 中国进入WTO,意味着中国更加开放,也意味着外来文化包括新闻信息的冲击。目前传播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新闻,80~90%由美国和西方通讯社垄断。全球互联网中,中文信息不足万分之一,不受西方控制的英文信息也不足万分之一。随着第四媒体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国际新闻传播集团可以通过网络向中国新闻市场发布大量各类新闻信息,我们的传播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新的新闻实践正在大规模地充实、改变着旧的新闻理论: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实际上.世界上大量虽未发生的事、物,却也拥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并且成为争相报道的新闻题材。  相似文献   

18.
吴瑛  徐昊东 《新闻界》2023,(3):26-38+96
事实核查与新闻业的融合被视为新闻专业主义的自救与复兴。事实核查在国际传播中被赋予认知“遥远的他者”、接近事实真相的特有角色。本文以西方涉华核查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美国和欧洲的3家核查机构Snopes、Politifact和AFP Factcheck,对其近6年来的涉华国际新闻展开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西方核查机构在专业主义规范和事实核查流程下报道国际新闻,试图为西方受众提供一个更全面、更客观地认知中国的平台。但是,西方机构的核查机制和流程重新固化了新闻专业主义的“乌托邦”,表现在报道主题选择、新闻再编辑、新闻再传播等环节上无法跳出“东方主义”的思维框架和话语体系。总体上,西方事实核查机构受专业主义和东方主义两种思维的激荡,在试图接近真实中国的同时,又与真相形成了一种再隔离,它们也将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一个新变量。  相似文献   

19.
社会新闻因其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此在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鉴于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文化等方面的种种差异,中西方的社会新闻报道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当然也不乏共同点。本文将在社会新闻人性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新闻话题的选择、新闻观念等多方面对中西方社会新闻进行多维观照。  相似文献   

20.
王萌  关晨 《新闻爱好者》2010,(7):121-121
新闻编译是国际新闻的重要来源和传播方式。我国报道的国际新闻主要是向国际新闻社订购,编译后呈现给受众的。国际新闻编译就是对蕴涵在另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进行发掘、加工和再次传播的过程。国际新闻中的信息内容多样.信息的功能也各不相同,有的提供实际的服务、有的提供娱乐、有的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国际新闻编译工作者要从每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国际事件中挑选出适合和满足国内受众需要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编译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