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美术,也叫造型艺术,就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平面的或立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感情、认识、理想或梦幻……可见美术与创造性是紧密联系的。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失去"主体"地位,没有主观能  相似文献   

2.
一、要培养学生美感,应激发学生兴趣要培养学生美感,应当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让学生以轻松、开心的态度进行学习,从而热爱美术,最终从艺术作品中体会到美。1.结合美术作品背景故事每一部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有其深  相似文献   

3.
师范专业美术教育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手工制作课程中的纸立体构成训练是师范专业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眼脑手的合作协调能力,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特点,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锻炼学生主体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99):167-168
美术,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者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包含了雕塑、绘画、设计、建筑四种类型。美术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教学内容主要是油画、版画、雕塑、内画、手绘、抽象画、水粉画等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美感,必须尝试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课堂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等艺术活动,丰富自身艺术体验。本文,先分析了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尚存在的问题,再阐述了课堂效率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费凡 《文教资料》2012,(17):89-90
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灵活地运用于初中美术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艺术修养。作者着力于初中两大代表性美术课程,从绘画创作到立体构成,深入研究了合作学习在漫画创作与雕塑创作课程中的具体实践,进而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  相似文献   

6.
构成学习是艺术造型设计的基础阶段,主要教学内容是从平面、色彩、立体三个方面研究视觉形态的构成规律。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空间形态及色彩的认识,培养学生设计基本创作能力,进而全面实现基础与专业的对接。  相似文献   

7.
“三大构成”课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点、线、面知识构图、色彩知识着色、立体知识解决现实的三维空间和平面视幻空间问题。而“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的灵魂所在,构成是组装、安装、组合、排列的意思,即如何安排画面的构图。构图是设计或创作的基础,构图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广告设计、艺术创作的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8.
俞文琪 《家长》2021,(1):155-156
美术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和空间,且具有一定可视性的艺术,美术的出现是为了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让生活充满美感与诗意.本文就从两个方面对小学美术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吴锡光 《贵州教育》2010,(15):44-45
小学陶艺课是以陶土为制作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塑造的工艺课,是一种体现美术教学新理念,给学生提供休闲创造的艺术教学活动。陶艺创作是主观的、动态的、扩展的、想象的和多向的模式,既有平面的、立体的,又有具象的、抽象的,也有综合的、多元材质合成的……它是集绘画、色彩、  相似文献   

10.
李微妙 《考试周刊》2009,(2):170-171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进行情感化绘画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中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敏感,并且通过色彩和线条的美感的体验训练,达到使学生对美术具有强烈的创作热情和表现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大磊 《教育与职业》2007,(23):139-140
图案课和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艺术设计类教学中应同为基础课.构成和图案各具优势,既具共性又相互区别,不能相互取代,因而也就有了共存的基础.学生通过对构成和图案等系列课程的学习,可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训练多种思维方法,拓展创作视野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2.
张静 《江苏教育研究》2023,(15):122-125
绘画创作是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主要途径,将其有效延展可使创作活动更加连续、更有趣味、更具创新性。创作延展在链接文化、联系生活、激发兴趣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作延展存在仅在社团学习、限于特色项目、缺乏选择余地等局限,要在技能技法、创作内容、表现形式上丰富创作延展的路径,使创作活动更有趣、系统和立体。  相似文献   

13.
卢军 《广东教育》2004,(8):44-44
立体构成设计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既动脑又动手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初一级学生感官灵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根据其年龄特点,把立体构成设计的内容融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现了从兴趣出发,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如何把多维的立体转换成二维的平面,并通过单纯的平面表现出复杂的立体,是每位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素描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王惠东 《早期教育》2010,(7):F0004-F0004
红山美术工作室是无锡市滨湖实验幼儿园红山分园的一个专业的幼儿美术活动教室,根据幼儿各班级年龄层次的不同,创设了一个集平面绘画、立体创作和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美术活动空间,建筑面积近90平方米。工作室以孩子自己动手,自己所想,自己所爱来进行层进式辅导及创作,  相似文献   

16.
小学美术创造课包括绘画创作课、图案创作课和立体造型创作课等多种课业。创作课是实施美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型。笔者认为,小学美术创作课可以设计如下课型: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创设充满美感的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己,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丰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在平面构成中的创作能力,分析了对于创作能力的培养在平面构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平面构成中如何进行创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黎健美 《小学生》2011,(3):18-19
小学美术创造课包括绘画创作课、图案创作课和立体造型创作课等多种课业。创作课是实施美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型。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学有必要加强创作课的设计与研究,重视形象思维的开拓和智能的开发,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创作课不仅是“命题创作”,“记忆画创作”和“想象画创作”,还有很多种创作课型,提出来敬请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学走向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美术教学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案设计等都是想象空间非常大的课题。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习兴趣和参与欲。如《图案设计》一课,我选择以“太阳”为题,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创新图形设计。我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光芒四射的太阳、火一般的太阳、懒散的太阳、云中的太阳等,在认识上扩展了学生的想象。   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应该体现出“情感先导”的特点。学生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