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我"不好好儿活"师:无论生活是贫穷还是富贵,无论身体是健康还是残疾,上帝创造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一句话告诉所有人应该这样生活——生:(齐答)"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师:母亲为什么要和自己的儿子说"要好好儿活"呢?生:(齐答)因为作者"不好好儿活"。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开头"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直接点出"我""不好好儿活"。对生活失去了  相似文献   

2.
正师:有人说,"看菊"是本文的线索,文章通过写母亲央求"我""看菊"被拒,到"我"答应母亲"看菊"未果,最后妹妹推"我""看菊"告慰母亲,来表达"秋天的怀念"的。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生:第二三次是看菊,第一次是看"花儿","菊花"与"花儿"不同。生:没有什么不同吧,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避免重复而已。生:我也这样认为。题目是"秋天的怀念",而菊花是秋天的典型意象,母亲一再央求儿子看菊,  相似文献   

3.
一、分层质疑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我也喜欢看。你们喜欢看哪些动画片,能不能介绍给老师听听呢?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这个动画片,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多媒体画面(伴随音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玩钉子板。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玩钉子板。能发现以下问题:1.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2.有几条边?3.这些边长都相等吗?4.有没有相等的边长?分别叫什么?5.长和宽各是什么?6.它的周长是多少?师: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写"促"读",激兴趣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学会看病。师:如果让同学们自己写这篇命题作文,可以写什么?生:我会写怎样去看病。生:我会写看病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生:还可以写看病过程中碰到了哪些人。师:这是你们笔下的"学会看病"。作者笔下的"学会看病"又是怎样的呢?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重点写了什么。(生快速默读课文)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说说课文重点写了什么。生:文章写了儿子出去看病后,母亲心里很着急。师:文中多处写到母亲的心理活动——这是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5.
刘心武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一起去看》。故事情节不算复杂,却颇耐人寻味——儿子16岁那年,父亲搞到两张球票,对儿子说:"带你去看球。"儿子听了老大不乐意,晃晃肩膀出门去了。父亲无奈,便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富余的那张票退了。让父亲没想到的是,中场休息时他竟发现儿子也来了!儿子正和一帮同学在一起嘻哈说笑。气急败坏的父亲一怒之下没等散场就回家了。后来,儿子上大学了,某天母亲重提旧事,儿子说:"您记得他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我  相似文献   

6.
《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教师蜻蜓点水式的朗读感悟过后)师:母亲去世后,作者写下许多感人肺腑的文章,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自己的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爱。文章比较长,老师节选了其中的几个片段,想看看吗?课件出示几段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章片段——《合欢树》片段——《有关庙的回忆》片段——《我与地坛》片段师:同学们,当你读到这些苍凉的文字,你能够理解作者内心的痛楚吗?能够体会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吗?你能够感受到在那苍凉的夜色中汩汩滚落的热泪吗?再来深情地读读这一段文字吧,我相信一定也会有一股热流从你的心头滚落……(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也许没有看到教学的全过程,我们会认为教师这样拓展真是太好了,岂不知,文本中重要的句子教者并没有很好地让学生朗读感悟,就急着补充课外的知识,试问,这样学生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吗?能真正充满激情与深情吗?能真正认识到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并成为作者自己一生的力量和源泉吗?我以为,我们要让学生自己从文本中去体会,才会扎扎实实。诚然,恰当的补白与拓展有时候能帮助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定程度上为文本锦上添花,但这有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看文本本身还要在文本的规定中找...  相似文献   

7.
一、巧学范文,激起参与热情师:同学们,在上课前,先跟随老师去看一场精彩的比赛吧。让我来做现场直播——[出示作文片段:激烈的拔河比赛(略)]师: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生:激烈的!紧张的!师: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比赛的激烈的?(生纷纷从人物的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回  相似文献   

8.
玩“火车”     
我家住在铁路边,因此,看火车、数火车、“玩”火车、坐火车便成了儿子生活中的一大爱好。一天傍晚,我们母子俩正围着算盘练习拨珠(儿子所在的小班在搞珠心算实验),突然,儿子说:“妈妈,这算盘就是火车,我们来玩开火车好不好?”儿子的话让我十分吃惊,但我没有去制止他的这种突发奇想,而是问:“你能不能告诉妈妈,这算盘哪些地方像火车?”他便兴奋地说:“火  相似文献   

9.
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有次带儿子去看“月亮花”。当月亮花还是花苞时,倘若人们用手去轻轻拍打它,它会在十秒钟之内倏然开放,仿佛一个袖珍月亮。这位母亲在拍打月亮花时,她的五岁的儿子拉着她的衣襟。小声地央告他的母亲:“妈妈,不要拍它,让它自己开,好吗?”  相似文献   

10.
一位母亲带儿子去看“月亮花”。当月亮花还是花苞时,倘若人们用手去轻轻拍打它.它会在十秒钟之内倏然开放.仿佛一个袖珍月亮。这位母亲在拍打月亮花时,她的五岁的儿子拉着她的表襟,小声地央告:“妈妈.不要拍它.让它自己开,好吗?”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案例那天,我们教学的课文是毕淑敏的《学会看病》。这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儿子找药,而是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故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作者对这件事描写得极为朴实细致,几乎所有的文字都由语言和心理描写构成。怎么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这份苦心呢?我选择了两个突破点:一是儿子去医院之前与妈妈的对话,二是对母亲的语  相似文献   

12.
温馨亲情     
“儿子,今天爸不能给你去开家长会了,让你妈去吧!”“妈说她不去,非让你去不可。”“为什么?”. “儿子上学已经8年了,16次家长会,你去了几次?儿子的学习状况,在学校里的情况你知道吗?”母亲  相似文献   

13.
【问题思索】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师:竟然是什么意思?生1:想不到。师:想不到什么?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师:怎么轻?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
儿子放暑假了,从学校带回一份“暑假素质教育培训班”的招生广告。我看了一下,开设的培训班有:钢琴班、小提琴班、舞蹈班、声乐玉、书法班、绘画班……我问儿子想上哪个班,他说:“哪个班我都不想上,我想回老家去!”我问为什么。他说:“老家有鸭子、有牛、有竹林、还有西瓜地……”是让儿子去学校练书法学绘画.还是回老家放牛赶鸭子?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相似文献   

15.
儿子升初三了,中考一天天逼近,我的心也随之一天天地往上提。虽然孩子很懂事,对待学习也相当有干劲儿,但我还是为他的前途隐隐担忧,想到一年后他万一考不上好的高中我就浑身直哆嗦。没办法,我是个母亲,母亲大概都这样吧。很自然地,掌握儿子每天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成了我的重要工作。我就像架摄像机一样无时不将镜头对准儿子,哪怕他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强烈触动我敏感的神经。每天晚上儿子从学校回来,我都忍不住要问他几个问题:“今天老师布置了多少作业?你完成得怎么样?”“现在不准看电视,赶紧去把作业做完!”“老师今天还有没有什么特别…  相似文献   

16.
回家有奖     
母亲节这天,最小的儿子坐长途车去看母亲。到了母亲家,她却正好出去了。小儿子在门口等得心焦,好不容易等到母亲回来了,他不高兴地问:"你到哪里去了?"母亲一脸倦容地轻声说:"去看你爸爸了。"小儿子这才想起.今年母亲节,正好是父亲的忌日,他却给忘了,心里顿时不安起来。小  相似文献   

17.
寒假期间,有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说放假后她向上初中的儿子要考试成绩单看看,儿子理直气壮地拒绝说:“人家说了,考试分数是学生的‘隐私’,我有权‘保持沉默’,不让看!”嘿,你说这孩子!哪里学来的这么多“新词儿”?这位母亲不无困惑地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一位女同事这样谈论她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天晚上,儿子写作业时,她出于关心,凑过去看看,不想儿子脱口甩出这么一句:“你懂吗?做你的饭去吧!”尽管这位母亲心怀爱昵之情说出这句话,并在讲述时不无得意地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渲染,但这毕竟是儿子对母亲的喝斥,令人瞠目。三年级的小学生固然年幼无知,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理解并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4.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播放大头儿子的视频):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大头儿子)喜欢看这个动画片吗?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大头儿子想用自己的压岁钱为妈妈买一个生日礼物,你觉得他是  相似文献   

20.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她,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是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