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新闻漫画仍然很受读者青睐,仍是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宠儿。许多采编人员对这一新闻报道形式仍然非常重视。在被人们称为"读图时代"的今天,新闻漫画显然成为其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项目。漫画的种类有多种,新闻漫画作为漫画中的一个类型,也可分成几种,下面就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新闻漫画。一、评议性新闻漫画许多人认为,新闻的评议性是新闻漫画主要作用。当下,当报道性新闻漫画已经很普遍时,我们有理由相信,  相似文献   

2.
欣赏艺术作品就是领略作品中的趣味,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看一幅国画,我们欣赏它的笔情墨趣,即所谓墨味;看一幅木刻,我们欣赏它潇洒淋漓多变的刀味;对于漫画(这里主要指讽刺漫画),我们则要欣赏它的漫味。不但题材构思要漫,笔墨造型也要漫,否则便失去了漫画的魅力。没有漫味的漫画其实是不能称作漫画的。什么是漫画的漫味呢?我觉得它应包括鲜味、趣味、辣味及余味。鲜味,漫画不同于别的画种,它提倡创新,喜新厌旧。它与国画不同,一幅国画,几棵竹子、几只毛  相似文献   

3.
最近,连续发生几起贬低以至讥讽漫画的事儿。某地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不列漫画这一辞目。有人讥讽“不会画画的人才画漫画”。去年10月30日某报登了一篇《漫说漫画》的文章,内容是介绍一本幽默画集的,但文章一开头竟然说:“漫画……是没有本事的人想要跻身美术界的一种投机取巧。”对漫画的贬低,虽与近年来某些漫画粗糙、平庸有一定的关系,但漫画界的实际情况,也并非一  相似文献   

4.
漫画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已经被广大读者所热爱。漫画的传播途经主要是报纸、杂志和网络。目前,全国各种报纸杂志及网络都纷纷发表漫画,就连电视也经常用漫画来说事儿。漫画的发展势头之迅猛是其它任何画种不能匹敌的。漫画读者群体广大,层次丰富,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几岁孩提,上至专家学者,下至学龄前儿童,几乎无人不喜欢漫画。许多报刊还常常刊出漫画征稿启事或争相刊登、转载有影响的构思巧妙的漫画佳作,以此来争夺读者。读者中有许多人翻开报纸首先寻找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以一睹为快事,有的还专门以剪辑、收集漫画为乐趣。国内外有许多报纸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动画节目(主要还是日本及美国)的日趋热播,整个漫画市场的氛围逐渐活跃起来。中国漫画大赛刚结束,而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旗下少年漫画杂志和日本合作举办的中日青少年漫画交流展也将于国庆期间推出。 据中国美术总社从事漫画编辑的黄金小姐介绍:近两年漫画市场有了明显的改观,不仅新漫画作品不断增多(其中引进版占有不少数量,这是本土漫画作品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漫画读者与日俱增,像前几年,举办大型的漫画展简直是一种空想,但如今举办漫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中国漫画一直受欧美日等国漫画的影响,如今,许多中国漫画人开始到外国尤其是欧洲学习漫画,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漫画作家,他们的作品逐  相似文献   

7.
最近,连续发生几起贬低以至讥讽漫画的事儿。某地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不列漫画这一辞目。有人讥讽“不会画画的人才画漫画”。去年10月30日某报登了一篇《漫说漫画》的文章,内容是介绍一本幽默画集的,但文章一开头竟然说:“漫画……是没有本事的人想要跻身美术界的一种投机取巧。”对漫画的贬低,虽与近年来某些漫画粗糙、平庸有一定的关系,但漫画界的实际情况,也并非一塌糊涂,更不是都在搞“投机取巧”。  相似文献   

8.
从日中两国漫画杂志的发展历史和地位、管理方式、产业链拓展、故事创作方式、版权输出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与总结,得出日本漫画杂志发展对我国漫画杂志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四格漫画”是长篇连环漫画的一种,是由四幅性质相近的单幅漫画或连环漫画组成。它以一个或几个固定典型人物作为描绘的中心,围绕这样的中心,编出自成段落的讽刺幽默故事。因为这种漫画每幅有四个格,故称“四格漫画”。  相似文献   

10.
台湾约有1/5的人口看漫画,每年台湾漫画的传阅数量,高达3亿多本。几年间,台湾的漫画出租店快速发展到约4000家,几乎等同于生活便利商店的数目,漫画对台湾社会逐渐产生重大影响。 在台湾,漫画一般可分为单格漫画、四格漫画及连环漫画,台湾的漫画市场主要以连环漫画为主。台湾目前每个月有220本至250本漫画新书出版、出版速度可以说是相当快,但可惜的是台湾  相似文献   

11.
与当前报刊漫画创作的繁荣相比,对于我国报刊漫画史的研究相对薄弱,许多历史细节依旧模糊不清。文章对我国早期报刊漫画历史的几个关键史实,如国内报刊第一幅时政漫画,报刊漫画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最早的漫画选集和第一本漫画刊物,"漫画"名称的出现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漫画的繁荣等,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梳理。这对于厘清历史,认识报刊漫画这一艺术门类,继承和发扬百年漫画优良传统,推动报刊漫画繁荣和发展都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国老漫画家王乐天在报纸上撰文呼吁多创作些歌颂漫画,笔者也有同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漫画家应该积极投身改革大业,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面貌、新成就、新风尚,进行歌颂,以鼓舞信心,激励斗志。广大读者对歌颂性漫画是喜欢的,而且要求很高。前几年我们对漫画读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这里我不妨摘几段供大家研究。湖南的一位干部说:“……漫画不论讽刺的,歌颂的,幽默的都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好武器,一幅好的漫画,振聋发聩,动人心弦,胜过长篇大论。……比较起来,我最喜欢的是讽刺漫画,歌颂的漫画不是不爱,总觉得不易画好,在构思与技巧上有待探索。”有的读者说:“我周围的同志最喜欢幽默式的漫画,其次是讽刺式的,至于歌颂性的,一般难画好,倒不如弄成一幅含蓄些的宣传画。人们爱看富有蕴藉的宣传画,不愿看不伦不类的歌颂性漫画。”安徽省的一位读者来信说:“至于漫画  相似文献   

13.
1925年,丰子恺的画刊登于《文学周报》,编者特称之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开始在中国正式使用和出现,而漫画这种形式在此之前即已存在。我国漫画出版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斯科特·麦克劳德的“漫画研究三部曲”,即《理解漫画》《重构漫画》《制造漫画》是英语漫画研究界的重要著作,带有较强的学术色彩,但使用了特殊的分格漫画形式写成。三本书以漫画的定义为起点,涵盖了漫画的发展历史、行业现状、制作技术等各方面。本文从《理解漫画》提出的几个关键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麦克劳德关于漫画艺术的主要观点以及行业与学界对其展开的诸多讨论,并着重提及了麦克劳德有关数字时代漫画媒介发展的相关主张。  相似文献   

15.
现在,全国大小报纸都重视刊登新闻漫画,这是太好事。但是,大量平庸、雷同、浅薄的作品涌现,也会败坏漫画的声誉。在这种情况,偶而碰到几幅令人含英咀华的佳作,就不免要咀嚼品评一番。《宝鸡日报》88年12月14同发表的王尊农同志的《孩子们这下平安了》漫画,我认为就很有点咀嚼价值;象有点  相似文献   

16.
韩文利 《出版科学》2016,24(3):84-86
伴随着数字化革命深入推进,传统纸媒漫画出版面临扩容与转向,数字漫画将成为漫画形态的扩展方向。经过几年的跨界发展与演变,数字漫画在叙事手段、阅读方式与网络传播等方面出现一些新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新变化,有助于在新的维度找到解决漫画出版困境的方法,从而为数字漫画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1925年,丰子恺的画刊登于<文学周报>,编者特称之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开始在中国正式使用和出现,而漫画这种形式在此之前即已存在.我国漫画出版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外国并无“新闻漫画”一说,这词儿是由我国首先提出,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所谓“新闻漫画”,顾名思义,自然指的是反映新闻动态或事件的漫画。其实,在讲究新闻性的外国报刊上,有许多漫画也是“新闻漫画”。日本所说的“时事漫画”,也就是“新闻漫画”,因“新闻”和“时事”毕竟具有共同的内涵。五、六十年代时,在我国书报中,也常见“时事漫画”一词;在本世纪初,我国刊物上已出现“时局图”,与后来所说的“时事漫画”或“新闻漫画”的含义相似。而美英报刊所发表的“社论漫画”(Editorial Cartoon),尽管表达了形形色色的政治观点,内容题材也相当广泛,但大都作为新闻印刷媒介传播信息的形式之一,故亦可视为“新闻漫画”的别称。  相似文献   

19.
所谓新闻漫画,就是用漫画的形式来报道或评论新闻。漫画的发展和媒体、新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漫画的基本特征来看,广义上的新闻漫画既包括传统的报刊新闻漫画,这是目前新闻漫画的主体;也包括一些体现漫画的基本特征新形式漫画,如:flash漫画、互动动画等等。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以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快捷等特征,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也给新闻漫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网络给传统新闻漫画带来新的变化2001年由中国日报网站主办,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协办的国内第一家专业新闻漫画网站——“新闻漫画网”(newscartoon.com.cn)开通,这是新…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月7日,法国漫画报纸《查理周刊》遭遇恐怖袭击,12人死亡。这一事件给媒体带来震惊的同时,也给报纸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更令漫画这一传统的图片门类得到了一次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在事发的最初几天,法国几乎所有报纸都在版面上使用漫画,来表达对恐怖袭击的谴责和对《查理周刊》的支持,以及对新闻自由的捍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