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佳 《生活教育》2008,(12):32-32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陶行知先生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能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2.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我们看到生活化的教学是教学发展的新方向,是教育走向成熟的新道路,它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在生活中备课。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需要以生活为中心,教育如果没有生活,那么教育就没有活力可言,而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也是没有活力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也是没有活力的死的书本。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总的来说他说提出的生活教育包含有三大原理,分别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7,(3)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同样,作文中没有生活作为素材,这样的作文是僵硬的、呆板的、空洞的。小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学生语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应该包括生活中的内容,让数学教  相似文献   

9.
钱芳英 《考试周刊》2011,(36):66-67
“生活即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相似文献   

10.
王雷 《师道》2002,(10):22-23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学生是学死!先死与学死所造成的国是死国,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陶行知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陶行知先生这样说道:“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进而认为没有生活味的课堂则是死的课堂。“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因此,我们要将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语文的经验与知识,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主张“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课堂必须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评价等,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教育人的德育课程,也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应与  相似文献   

17.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先生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先生还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相似文献   

18.
钱瑛 《考试周刊》2013,(59):192
<正>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课程资源由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多年来一直未引起幼儿教育界的重视,各地的幼儿教育多拘泥于教材,只重视静态知识的灌输,忽视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将幼儿的生活与幼儿园教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他还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一、课前走入生活,激起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进而认为没有生活味的课堂则是死的课堂。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离开生活谈语文,或是离开语文谈生活,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