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过一年的辛勤笔耕,我被县报《武昌报》评为94年度“优秀通讯员”,同时还被县委宣传部授予“优秀新闻通讯员”称号.报社不仅给我发了奖金和证书,而且还给我赠订了一份指导新闻写作的刊物《新闻前哨》.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的新闻专业刊物中,我为什么单单青睐《新闻前哨》?记得1992年冬我刚入伍不久,营里就让我负责全营的新闻报道工作,以改变新闻报道落后的局面,原因是我入伍前是县中学生文学社社长,又发表了文学稿件.我自信写新闻稿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便满口答应下来,还立了到年终要夺得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的“军令状”.谁知3个月过去了,我一篇稿也没见报.望着草稿纸上一篇篇的“四不像”.我急得团团转.这时教导员出差带回来几本《新闻前哨》.望着装帧精美的她,我急忙打开细读.她栏目多,内容丰富,知识性实用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最基层的通讯员,虽说有10年的写作时间,但长期来不知有《新闻三昧》刊物,2000年我由宣传科调到团工会,主管通讯报道,才认识《新闻三昧》。通过一年来的接触,从中获得了不少知识,真有点相见恨晚之感。《采访生活》增长了我的采访技巧;《业务研究》帮助我克服了写作上的弊病,使我的业务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采写经验谈》的经验、《我们的同行》、《记者手记》等栏目的文章,我是每篇必读;《新闻夜大学·专题讲座》更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新闻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出版发行第100期了。 1988年11月,在新闻改革不断深化的浪潮中,《新闻前哨》问世。正如创刊词所说;“创办《新闻前哨》,是湖北日报社和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湖北省新闻学会为湖北新闻建设所作的一份智力投资。” 15年来,《新闻前哨》秉承创刊宗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杂志由季刊、双月刊发展为月刊,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已成为传媒工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今年,鄂州报社为我订了《新闻前哨》。当我收到《新闻前哨》后,我就一字不漏地从头读到尾。我喜爱《新闻前哨》的通讯员生活、新闻队伍建设、实践与思考等栏目。《新闻前哨》涉猎面宽,气势流畅,而  相似文献   

6.
我是从1989年开始自费订阅《新闻前哨》的,那时是季刊,全年共4期。当每期贵刊一到手,我除了认真阅读、细细品味,从中学到一定的写作技巧、知识外,还注意保存,从不乱扔、丢失,到了年终把它订成“合订本”。现在我已有了6本《新闻前哨》合订本。  相似文献   

7.
疑义相与析     
1997年12月24日,我收到山西大同矿务局马脊梁矿宣传部武昌山同志的来信。来信说,他读了《新闻三昧》1997年第11期上《写完“至少看两遍”》一文,在新闻写作方面得到很大的帮助,同时善意而中肯地指出了文中的两个数字差错,这是武昌山同志对《新闻三昧》和我(作者)的爱护。我被他的爱心行动所感动,于是,把这封信的内容和我的感受告诉了《新闻三昧》的主编张淑华同志。  相似文献   

8.
以简朴、务实为特点,以提高刊物质量为中心,总结十年办刊经验,面向21世纪发展,《新闻前哨》杂志热烈庆祝创刊十周年。 由湖北日报社、湖北省记协、湖北省新闻学会联合主办,湖北日报社主管的综合性新闻专业期刊《新闻前哨》是于1988年11月在新闻改革的浪潮中创刊的。在上级宣传、出版等部门的关怀下,在全省新闻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10年来,《新闻前哨》坚持正确的新闻导向,为全省新闻工作服务;坚持办刊宗旨,着力提高全省新闻队伍整体素质;坚持从实际出发,办出了刊物的特色,使刊物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闻前哨》将于明年改为月刊,为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刊物编辑部在前不久分别召开了几个专题恳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以总结十年办刊经验,面向21世纪全面提高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评选的第二届“新闻核心期刊”评审鉴定最近揭晓,《中国记者》名列榜首。 “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每隔五年评选一次,评定结果汇集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出版。评定的标准:第一是看刊物的内容和学术水平,看刊物在研讨新闻理论、交流新闻实践经验、传播新闻业务知识方面的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初学新闻写作的农村青年。去年10月份,我想订几份新闻写作刊物,一位朋友向我介绍了贵刊。当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订了半年的《新闻通讯》。今年第一期来后,我就迫不急待地翻开贵刊,先把目录看了一遍,再仔细地看完了全部内容。由于看的入了迷,被灯把书的封底给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杂志特约撰稿人第五次年会6月1日至4日在思施市召开。本次年会主要议题:传达并研究贯彻全国新闻期刊会议精神;交流各地新闻理论研究信息和各特约撰稿人的研究选题;评议刊物及部署刊物工作。 参加本次特约撰稿人年会的有:宜昌日报副总编辑范长敏、三峡晚报副总编辑倪林、鄂西报要闻部主任胡仁钧、荆门日报总编室主任李国斌、襄樊日报经济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有关廉价报纸的问题被很多学者研究,如1996年在《新闻前哨》发表的《“廉价报纸”刍议》,1998年在《当代传播》上发表的《“廉价报纸”的定义及我国城市报纸的“廉价化”》,2005年在《新闻爱好者》上发表的《从便士报的发展史看中国都市报的走向》,以及2007年在《南都学坛》上发表的《白话报与廉价报纸——中西报纸大众化发端比较深析》等等。  相似文献   

13.
在我订阅的众多刊物中,最使我称心如意的就是《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是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较有特色的刊物,是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说句心里话,我对贵刊是“一见钟情”的。去年夏天,我有几篇作品发表于《广西日报》、《广西人事》、《广西支部生活》上,报社邮来了稿费,我便去领回。在麻桐邮电所里我领到了稿费特别高兴,高兴之余,专管报刊发行的梁秀玲女士特地走过来向我祝贺,并真诚地把有关写作的佳书一一借给我看,什么《新闻与成才》、《记者写天下》、《新闻爱好者》、《新闻与写作》令我大饱眼福,美不胜收,当即…  相似文献   

14.
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评选的全国第二届“新闻核心期刊”,最近通过评审鉴定。《新闻大学》继续榜上有名。 “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的一部分,它每隔五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编辑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出版。第一届评选是1990年,评出的“新闻核心期刊”共20家。评选的目的是在众多的新闻期刊中,向订阅单位和个人推荐优秀的、质量高的期刊,供大家选订,以便在图书资料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把钱花到最有价值的地方。这样,既节省开支,又订阅到优秀的、质量高的期刊。 评选的标准:第一是看刊物的内容和学术水平,看刊物在研讨新闻理论、交流新闻实践经验、传播新闻业务知识方面的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第二是看刊物的“被索量”(指被《全国报刊索引》、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新闻学”中索引部分、《中国新闻年鉴》新闻学论文、文章选篇名录等收寻数  相似文献   

15.
贵在坚持     
我是个残疾人,是个“半路出家”的农民通讯员。以前,我只是爱读书,喜看报,好写写画画。自1990年起,我订阅了《新闻爱好者》和《新闻与写作》等新闻写作的辅导刊物,受益匪浅。从此,我真正成为一名新闻爱好者。 我受《新闻爱好者》的启迪很深,对那些名作家、名记者的“新闻生活”很羡慕,决心扎根“通讯员园地”,深入“文字病院”,进行新闻写  相似文献   

16.
我一接到第五期《新闻爱好者》,就被《庄稼棵里也出新闻》这条标题吸住了。翻开一看内容,更是爱不释手。我边看边想,看了四五遍。我周围的几个新闻爱好者也争相传阅。我是初学写新闻的,写作水平和认识能力都很低,写的稿件常常石沉大海。原来总认为自己生活圈子小,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什么新闻可写。看了吴学斌同志既有经验,又有实例的文章后,我去掉了“没新闻可写”的包袱,也学得了吴学斌同  相似文献   

17.
我是10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通讯员或特约记者,也是《新闻前哨》的热心读者。自《新闻前哨》创刊后,我就坚持自费订阅,从未间断,并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五、六年来,通过阅读贵刊,我认为她有三个特点;一是新,贵刊每期登出的各栏文章都突出了一个新字,不炒“现饭”、不雷同、不步他人后尘,深受读者欢迎。二是文字通顺,精短文章较多,读者爱读不厌。三是实用,尤其是“通讯员生活”、“新闻随笔”、“报纸群众工作”等栏目文章,对基层通讯员有启发性、指导性、贴近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两年来,我写稿302篇,被县以上新闻单位采用259篇。一些好友和业余通讯员问我,你写稿有啥诀窍?我的回答是,关键在“勤奋”。两年来,我刻苦自学,坚持每天的报纸新闻必读,广播新闻必听,电视新闻必看。并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认真学习新闻知识,做到广阅博览。自1986年以来,每年我都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新闻与写作》、《新闻通讯》等20多种新闻写作刊物,而且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保证每天学习不少于2小时。同时还读《文章词句学概要》、《读点鲁迅》、《文学写作手册》等书籍。1988年8月,我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末,我们刚刚纪念湖北省目前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新闻理论刊物《新闻前哨》创刊15周年;2004年伊始,《新闻前哨》又全新改版,以更流行的样式,更丰富的内容,更具个性和冲击力的设计,展现在传媒工作者、新闻爱好者、新闻院校师生面前。这说明刊物在传媒竞争大潮中正稳健地前行。为此,我们向15年来给予杂志支持关爱的人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相似文献   

20.
读者之声     
△湖北省房县农行白窝营业所邢勇:我是《新闻与写作》的忠实读者。每月都要专程到10公里外的邮局购买《新闻与写作》。刊物上“当好通讯员浅谈”、“新闻作品评析”、“新闻写作的语言·技巧”等栏目,是我最爱看的。每次从邮递员手中接过她,就像捧着久别女友的信笺,如醉如痴地读,在与之“甜蜜温謦”的会晤中,我收获很大,仿佛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课。我在这位良师益友的帮助指点下,写作水平提高得很快,用稿数越来越多,今年截止10月初,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