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再冰 《科技文萃》2000,(7):118-119
北京有线电视台近期播放了20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剧情是诗人徐志摩的两次婚姻以及同我母亲林徽因之间的所谓"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相似文献   

2.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每每读起这诗句,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个风华绝代、才华横溢的美丽女子,她便是民国才女林徽因。而关于她的传记——《林徽因传》,更是让我爱不释手。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个官宦人家,16岁时,她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认识了诗人徐志摩,当时徐已结婚。面对徐的炙热追求,她理智地选择了退却。多年以后,她对自己的儿子说:"徐志摩爱的并不是真正的  相似文献   

3.
<正>【专题解释】精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联读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理解两人的感情,了解新月派的"三美论",欣赏两首诗歌的韵律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和情感之美。【预习任务】1.查阅资料,梳理现代文学"新月派"代表诗人、诗歌主张及代表作品。2.搜集阅读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社会关系资料,概括两人家族和生活上的共同点。3.搜集阅读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人生交集关系资料,寻找两人感情经历上的交集点。  相似文献   

4.
    
四月是一个美好的月份,是鸟语花香的明媚时节.林徽因曾在诗中写道:"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一生钟情于林徽因的金岳霖为前者写的挽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作为一个温暖的意象,用来形容人的美丽与善良. 四月气候转暖,草木欣欣向荣,人间也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这不,风行世界的愚人节就在这个月的第一天.愚人节起源于西方,以捉弄人为手段,以寻开心为目的.趁热打铁,本期就说说"愚"这个字,但绝不是为了忽悠大家.当然,也希望大伙儿看完能开心一乐.  相似文献   

5.
把烦恼搞丢     
徐志摩曾说过——最美人间四月天。现在,最美丽的四月来了!你想出去踏春吗?你想在广场放风筝吗?快点穿上最漂亮的单衣,走进最美丽的四月天,幸福地感受和煦的春天吧!——彤彤姐姐130杨祁琏几乎每天早上,每当我还躺在床上,流着口水,做着美梦时,"起床!起床!"爸爸就扯着大嗓门来喊我了。我知道他是担心我迟到,可是他也  相似文献   

6.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  相似文献   

7.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聘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  相似文献   

8.
人间四月天     
过了许久,待到四月。某种花开了,某种生命绽放了。无需我们动手,只要观看,只要倾听。轻轻的,轻轻的。人间四月天,符合你此刻的心情。愉悦,舒心,或者微微惆怅。黄磊的声音,犹如远方晨雾里的钟声,听得见,但不刺激,渐渐渗透你的心灵,润湿你那密不透风的心事。我们脑中的印象,徐志摩已被黄磊代替。林徽因也曾说过,忘掉曾有这个世界,有你。忘掉,这些泪点里的情绪。林徽因不舍,我们也不舍。然而,他的身影的确已经逝去。轻轻的,轻轻的。不要紧,没关系。还好,还有黄磊。而你眼前的精灵,也已经为你奉献了所有,音乐及好看的文字。你喜欢吗?人间——四…  相似文献   

9.
台湾影视艺人伊能静曾在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中扮演诗人徐志摩夫人陆小曼。此文是 她瞻仰徐志摩墓后写下的感言《衣冠冢》,收入由现代出版社近日推出的她的散文集《生死遗言》。当他们在徐志摩的衣冠冢前哭泣相拥时,我的心却陷入了一片冷然,远远地一个人站着,像远古太虚的存在。真奇怪,我当然想过要与真的他相遇,但怎么会是这么多的人?但也就这么一瞬间,我与你的心又再度互通起来。虽然结束这么久了,但我与你的亲近却还是慢慢我明白你爱的形式,在人多里寂寞,在人也只有徐志摩永远的热血热情,让你自被一个人爱着却没有畏这并…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对"徐志摩"这个名字一定很熟悉吧! 生:<人间四月天>的作者.  相似文献   

11.
人间四月天     
当同学们翻开这期杂志时,人间已是四月天。2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讲述了诗人徐志摩浪漫的爱情故事。全剧用抒情的手法,再现了英伦三岛美丽的自然风光,还穿插了许多徐志摩当年写下的温婉诗句,比如《再别康桥》。有趣的是,语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里,就选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这首诗据说以前通常出现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从《人间四月天》到《再别康桥》,从徐志摩到世纪新人,当下的初中生有些怎样的观后感、读后感和表达的渴望呢?佛山市南海区黄岐培英中学的同学们畅所欲言———罗建清:我看过《人间四月天》,那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而浪漫的事往往就是傻事!李经纶:看到人间四月天这几个字,我就想起了白居易的《游庐山大林寺》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朱玲秀:徐志摩说数学不好的学生也许可以做诗人,这真让我激动,我的数学就不太好。胡彩平:诗人、诗歌总是浪漫的,而课本、考试、升学却谈不上浪漫,充满了艰难。张英爽:志摩志摩,人贵有志,好事多磨!校长徐雪林:四月是充满诱惑的时节,怒放的花都期望是最后的一朵;四月是由春而夏由温而热的时节,躁动的血脉需要清凉的刺激;四月还是个梦想联翩的时节,到处是...  相似文献   

12.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次作文要写诗评,在老师公布题目那一刻,我脑海里便闪富有诗意的开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出这诗句来。康桥下,荡漾着温柔水草的河中,才子佳人的影象便跟着渐渐清晰起来。我很想随性地写一写我的感受,可是转念又想到读后感毕竟还不是诗评,于是规矩地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写起,以免自己天马行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是有一代才女之称的林徽因写的一首诗,其内容从副题上就可以看出个大概———“一句爱的赞颂”,顾名思义是对爱的赞颂。诗作于1934年,其时徐志摩遇难近3年…  相似文献   

13.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暖暖的四月的春日午后,满树的花开,摇曳在柔和的微风中,空气里到处都是甜甜的气息,一盏香茶,一把摇椅,在和煦的阳光中摊开一本书,如痴如醉,忘记时间和空间,只觉心神荡漾,惬意非常。就如红楼梦中黛玉跟宝玉在落花如雨的树下忘情于书中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现在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人们,很少能够拥…  相似文献   

14.
人间四月天     
当同学们翻开这期杂志时,人间已是四月天. 2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讲述了诗人徐志摩浪漫的爱性故事.全剧用抒情的手法,再现了英伦三岛美丽的自然风光,还穿插了许多徐志摩当年写下的温婉诗句,比如<再别康桥>.  相似文献   

15.
再别康桥     
你看过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吧?你知道诗人徐志摩吧?有关徐志摩的情况在刊物的封底上曾有过介绍,下面就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再别康桥》。诗中通过一幅幅似水般流动的画面,细致入微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经典的诗意就像醇美的酒,无论何时打开来,都香气扑鼻。让我们分享经典。  相似文献   

16.
文学家常将对生活、理想、爱情的向往寄托于“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中,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便是这样充满浪漫情调和真挚情感的文学作品。以诗歌意象、内容、写作手法等为切入点,从品读诗情、解析诗意等角度,能品鉴到林徽因作品的浪漫与深沉、诗情与诗意。  相似文献   

17.
<正>四月的天,是属于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自从她和他们的故事谢幕之后,自从那首诗被世人传唱不绝之后,自从那本书那部影视剧风靡之后,就是了。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换。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相似文献   

18.
人间四月天     
以前我一直在幻想,诗人是什么样的? 大概,就是像《人间四月天》里面的徐志摩一样吧:浪漫、温柔、感性,浑身上下带着儒雅的文学气质,要么徘徊在美丽的康桥水边, 要么驻足在绵绵细雨的乌镇,手握一卷或是雪莱,或是济慈的诗集,  相似文献   

19.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极具新变清新色彩,这股清新之风吹皱30年代的诗坛,而刮起这股清新之风的原因在于对艺术技巧的认真追求、对诗意心灵的天然流露、对纯净世界的精细呵护。  相似文献   

20.
<正>【微课题目】鲜明的意象,优美的意境——《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思想】《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内容纯净、意境优美的现代诗歌,这是一首对爱的颂歌,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集中体现了林徽因诗歌的语言艺术。这节微课,从理解诗歌的典型意象入手,分析意象的特点,感受诗人通过这些鲜明的意象营造出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