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教师在“有余数除法”一课上,出了这样一道题:“我们班50名同学去划船,一条船只能坐9人,那么我们需要租几条船?”学生列式:50÷9=5(条)……5(人)。对于剩下的5人是否需要再租1条船,学生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我们的数学开始提倡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过分的生活化,甚至是伪生活化,却使我们的数学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题目河东中学初三(1)班学生到万绿湖春游,有一项活动是划船.游船有两种,甲种船每条船最多只能坐4个人,乙种船每条船最多只能坐6个人.已知初三(1)班学生的人数是5的倍数,若仅租甲种船,则不少于12条;若仅租乙种船,则不多于9条.  相似文献   

4.
朱全明 《海南教育》2014,(16):35-35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基础,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了现实性的情境,便于理解数学的价值,丰富学生对数学的应用。为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怎样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两点。一、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引导学生自觉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和探索1.恰当处理好教材中的生活元素。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系统知识的基础性阶段,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应用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所以要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研究。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从树立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组织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运用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建立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低年级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初中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都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数学中.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讲数学。实践数学。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新课标的推出,素质教育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逐渐成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热门课题。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协助学生通过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充分领悟知识的同时又深刻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意义深远,但这需要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与引导下,使学生积极探索领会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本文是笔者结合新课标的宗旨和实际教学的经验总结,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与措施,对以后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活化教学模式,体现在数学教学中与生活紧密联系上,在数学课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语言、形式与评价方法等。"数学生活化"即在新课改指导思想、生活教育论、素质教育思想下,需要契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构建出学生主体性、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模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展开有意义的数学生活化问题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全面素质教育。本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邓军湘 《教书育人》2011,(16):35-36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其实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梁慧 《教师》2010,(19)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教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本身就是和数学知识融为一体的,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自然亲切和真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我们的数学知识相联系,把生活情境和数学问题相结合,让我们的教学生活化,让我们的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1.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生本教育的理念,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存在着“大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力求:在数学能力训练中体验“生本生活化“、于数学思维训练中感受“生本生活化“、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接近“生本生活化“、熔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帖“生本生活化“,把“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大面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新课程教学的生活化拓展,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的提出,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包括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改革教学;回归生活实践,应用数学知识,学会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是要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加强实际应用呢?我浅淡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们在教学时,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运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并引导学生多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学数学,真切地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一、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这样生动形象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  相似文献   

17.
题目 河东中学初三(1)班学生到万绿湖春游,有一项活动是划船.游船有两种,甲种船每条船最多只能坐4个人,乙种船每条船最多只能坐6个人.已知初三(1)班学生的人数是5的倍数,若仅租甲种船,则不少于12条;若仅租乙种船,则不多于9条.  相似文献   

18.
数学生活化是指教学过程中关注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让我们师生共同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积极地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让我们师生共同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积极地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