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探究水稻田施肥中不同氮、磷、钾肥水平配比,得出各种肥料在黔西南中部典型水稻土上的增产效果、肥料效应、最佳施肥量、肥料利用率等,为指导当地农户进行合理施肥提高依据,2011~2012年,在安龙县平乐等乡镇开展了水稻田间肥效试验,试验证明,在黔西南中部典型水稻土上,土壤肥力高低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肥料不同使用量与比例对水稻产量有深刻影响,产量与肥力效应函数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各种肥料最大用量与最佳用量有所差别,不是产量水平越高,需要施用的肥料用量越多。  相似文献   

2.
本项目历时三年,实施面积4.94万亩、示范推广面积20.245万亩、辐射面积25万亩;新增产值1747.26万元。先后引进试种9种作物817个品种;引进示范4项技术。制定和应用了青稞、冬小麦、油菜等作物标准化技术规程,为全区种植业标准化树立了样板,提供了技术和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本项目获2006~2007年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县水田面积逐年增加,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施肥量的增加,加之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使水稻稻瘟病在2003年在我县水稻主产区不同地块、不同品种发生较重,尤其是水稻穗颈瘟发生较重,发生面积达10万亩,遍布全县八个乡镇。水稻稻瘟病对产量的损失一般在10—20%,严重可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我镇农技人员会同县站有关技术骨干对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初步探讨,为今后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计划,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示范推广以来,成效显著。截止2015年,已在全区5地(市)40个县(市),建立了"藏青2000"示范推广核心区1个、示范区4个、良种繁育基地4个,示范推广面积达43.7万亩,占全区青稞种植面积的25.71%,亩均增产50.7斤,增产青稞2215.6万斤,纯收益近5000万元,为全区粮食产量突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两系杂交种"Y两优900"百亩示范亩产达988.1公斤,再创世界杂交水稻较大面积单产最高纪录。这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承担的"十二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课题"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2011年,两系强优势水稻杂交种"Y两优2号"百亩示范亩产926.6公斤,实现了中国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  相似文献   

6.
我市自一九九二年引进日本旱育秧技术,经五年试验及示范证明:该技术具有早播、早发、早熟、省水、省力,省肥、高产、稳产等优点,深受广大干群欢迎。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水稻旱育大苗育秧及配套技术等系统研究,初步探索成功。本文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旱育大苗对水稻的增产作用及发展前景,为旱育秧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是蒙自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8000公顷左右,种植面积在粮食作物中占第二位,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3%。但产量居第一位,占全县粮食总产的47%。由此说明,水稻产量的丰与欠对蒙自县粮食生产十分重要。2008年在省、州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又有新的突破,单产得到不断提高,使全县的粮食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技术是日本著名稻作专家原正市先生创立的水稻新技术,我市自1992年引进以来,在市科委、市引智办、市农业局、市农办“五省”、(市、区)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试验探索和四年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通过市级鉴定。到1996年,全市推广面积达到  相似文献   

9.
<正>一、我区水稻种植的历史和现状黑河市爱辉区种植水稻已有近80年的历史,是中国高寒地区最早种植水稻的,始于1922年,解放后一直有种植,到1970年全区种植水稻已达到2466亩,产量2565㎏/公顷。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年来黑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水稻种植面积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86.4%到2004年下阵到34.1%;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从80年代平均242.4万公顷和1340.0万吨,到2004年下降到102.8万公顷和686.9万吨;水稻单产增长幅度下降,单产年均增长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5.396,到2001年以后仅为0.396,水稻现实单产、品种单产和良种良法配套单产存在较大差异;生产上主导品种不突出,良种良法不配套,技术的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提高水稻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以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中国25个水稻主产省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探讨我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和水稻品种性状的变化,并采用水稻成本数据研究品种改良对水稻生产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品种改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水稻生产贡献份额达30%。与20年前相比,水稻审定的品种个数增加了1.5倍。抗病虫害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了10%;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增加了50%。然而,从90年代中后期品种改良对水稻生产的贡献逐渐下降。鉴于此,政府应鼓励育种人员进一步发掘优异种质,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突破目前单产停滞不前的现象,从而更好的为水稻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2.
我公司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种植,表明高产优质抗病的水稻新组合汕优多系一号是目前发展三高农业最为理想的推广种植品种。现就我公司试验示范种植汕优多系一号的产量、效益,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初浅的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在省、市、县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威县农业局土肥站的协助和亲切关怀下,我们对涂层一次肥在棉花上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2006年在方营、城关、贺营等乡镇示范面积6000余亩,涂层一次肥的增产性能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它是一种理想的高效、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内江市农科院水稻所科技人员及早谋划,积极与内江市东兴区、资中等区县农技站对接,并实地考察优质抗病高产内香水稻品种百亩示范片,积极参与3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带(内江市东兴区、资中县)百亩核心示范片的建设。近日,内江市农科院水稻所所长、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内江综合试验站站长陈勇带领李泽铭、孙泽武、曹厚明等科技人员,主动与内江市东兴区农林局总农艺师施朝东、农技站站长杨洪银和资中县农技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使我国北方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场“革命”。但随着近年来稻米价格的降低,农用物资的价格上扬,这种栽培方法的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加之水稻旱育稀植育苗及移栽费工、费时、费用大的问题急待解决。为此,我们近二年在小面积上进行了水稻直(穴)播栽培试验,水稻采用早熟、抗病、优质良种进行本田直播(穴播)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迅速发挥现有科技成果的作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正定县科委从1980年开始,连续三年承担省科委农业发展研究项目,建立了棉花、小麦、玉米、水稻、果树五个新技术、新成果示范试验方,示范试验了15项新技术、新成果。其中包括推广了“冀棉二号”一个新品种;评议了“正麦一号”和“正麦二号”两个新品系;检验了“中棉所10号”、棉花新品系“321”、水稻新品系“正旱14”等三个新品种;示范了棉花乙烯利催熟、缩节安化控、水稻化学除草、玉米耕作制改革等四项新成果;验证了水稻稀播量育壮秧、小麦冬前育壮苗、棉花重施花铃肥、果树夏季修剪和苹果腐烂病防治五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不仅能减轻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为全面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分析我国实施、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可行性,指出目前我国实现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技术、体制和政府支持这三个方面可采取的措施,以促进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由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中游北部(湖北)双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自2006年1月启动。经过近五年实施,工作进展顺利,稳定并进一步扩大了湖北省水稻种植面积,有效提高了水稻单产。储备了技术。增强了湖北省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自1976年大面积推广以来,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杂交水稻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稻区。主要对杂交稻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4,(4):23-23
<正>本刊讯东兴区农业局积极推广现代科技助力春耕生产,新引进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深入郭北、平坦、石子等乡镇的田间地头免费帮助农民集中育秧。该流水线能一次性完成底土、稻谷的播种、覆土、浇水,作业效率可达600盘/小时,具有速度快、节省种子和人工,秧苗生长整齐、亩产量提高、精良播种等优势。2014年,该区水稻计划栽插面积29万亩。区农业局重点选择了郭北镇的九根树村220亩(全市现场点)、石子镇的旱地村120亩、平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