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戊戌维新时期“中体西用”论的分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甲午战后维新思潮的兴起,“中西会通”新文化观的出现,使原来的“中体西用”论发生了分流,其中一支为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对“中体西用”口号的借用和重新诠释,及原来一部分“中体西用”论者开始接受受民权说,这两方面构成了向积极方向的分流,从本质上说,这一支已突破了“中体西用”论的束缚,而张之洞为抵制维新,捍卫纲常,大力强化“中体”,蓄意限制“西用”,则使“中体西用”论蜕变成为阻碍西学进一步传播和中学进一步革新的僵化模式了,这是戊戌维新时期“中体西用”论向消极方向分流的一支,此后,“中体西用”论日渐成为社会改革的阻碍,遭到来自多方面的批判,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2.
“中体西用”在洋务运动时期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语境,必有其合理的诉求。首先,“中体西用”观念的提出,是当时先进士人为引进外来先进文化唯一能够选择的模式。其次,“中体西用”论的提出在洋务运动期间具有进步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它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实现了从“鄙夷”到“师夷”的转变;它突破了不识西学、轻视西学的观念,开始向引进西学、重视西学的观念转变;它作为洋务运动的思想路线为洋务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为洋务运动开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开辟了道路。但“中体西用”的宗旨毕竟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体”,所以从其语境生成之始它就内含消极与落后的一面。随着西学引进的深入,其合理诉求逐渐被消解,进步作用渐渐丧失,愈来愈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和障碍。  相似文献   

3.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思想分野不在于坚持还是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是对中体西用的不同理解和运用。维新论者把西政引入中体,把西用引向开民智、兴民权、设议院的变法理论,使中体西用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鸦片战后"中体西用"论的流行,李鸿章虽是晚清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名重臣,但他却对西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接受西学、学习西学和利用西学等。在这一时期"中体西用"思想比较流行,但真正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却是李鸿章等洋务派人士,他们本想借西学来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从京师同文馆创设角度看西学在中国的进入方式,西学在中国的认同状态,西学在中国的文化土壤,由此可见“中体西用”思想并不能使西学在中国得到系统地传播。同时也反映了西学东渐在中国要经历相当艰难地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体西用: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体西用: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谢放“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转型社会的一种文化模式,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冲突的产物。海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文化模式作了不少研究,新论迭出。不过,“中体西用”的嬗变和内涵尚须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必须将时人的议...  相似文献   

7.
简论“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洋务派只学西艺不涉及西体,目的是为了清王朝的中兴大业,但其利用外国技术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戊戌维新派认为“西学为用”还包括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等政治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给予封建势力以强烈的冲击,带来了思想解放,在此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平均地权”的政治思想。因此,我们不应该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来否定“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袁晓晶 《学科教育》2013,(5):122-128
“中体西用”是近代以来一种“融通中西”的思想观念.以“中学”为体,强调儒学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巩固传统的纲常思想;以“西学”为用,重视西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实用价值,以达到“自强”和“保国”的目的,二者间的关系与张力构成了“癸卯学制”的核心原则.“中体西用”观一方面对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传统儒家教化思想的近代危机.  相似文献   

9.
纵观辛亥革命以前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始终左右其发展变化,深入研究探讨“中体西用”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其在近代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对正确评价“中体西用”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60年代以后形成的洋务思潮,出现了许多立论不同又互相关联的西学观,影响较大的有西学中源、中体西用、西体中用论.  相似文献   

11.
近代“新学”以其独特的体用结构,形成了一种既有别于传统旧学,也有别于西学的文化模式。近代新学特有的构成因素和体用结构,规定了它文化模式上的独特性。这是旧学和西学都不具备的特征。中西学术文化绾接于“中体西用”的命题之中,并从观念形态上完成了中学由旧学到新学的转变;戊戌变法之后,风行于世的“新学”漫及社会各个层面,成为新学制取代旧学制的理论依据和舆论工具,并在“中体西用”的模式中完成了新旧之间的学制转型。  相似文献   

12.
孙家鼐总结和吸收前人及同时代中外人士有关中西学思想的经验,较早地提出和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他的政治、教育和文化等主张和实践或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或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他的“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实践上的主要成果是筹办了京师大学堂,并对光绪帝的变法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维新运动兴起之际,中国思想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仍占主导地位,即使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理论也未真正突破这一框架的束缚。严复则在对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深刻地指出了中国传统君主专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弊端,强调自由与民主对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在理论上给“中体西用论”以致命一击。然而,严复在变革的实践上又未能突破“中体西用论”的框架。他思想中激进与保守、现实与空想的双重因素,矛盾地交织在一起,这实际上是由清末社会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中体西用”与张之洞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体西用”是西方近代文化传入中国后,中西文化结合的一种形式,是洋务派从事洋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文化政策,是近代中国社会和时代的产物。19世纪90年代末,洋务运动后期的代表,洋务教育的集大成者张之洞在一份奏折中提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同年,他在《劝学篇》中集中地、全面地阐述了“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思想,形成了以新卫旧,以西维中的文化理论,这是张之们推行近代化运动,特别是教育近代化的纲领。张之洞“中体西用”的含义指的是教育首先要以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封建的典章…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创始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他的文化观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上他既反对西方化又反对中西文化融合,而主张东方化,因此他被认为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他的文化主张中堙有提出“中体西用”论,甚至反对“中体西用”论,但是,他在方法论和具体的文化主张上却没有从根本上脱离“中体西用”文化模式,相反却使得“中体西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展和继承。  相似文献   

16.
“中体西用”论不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较为通行的观点 ,认为“中体西用”论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实 ,洋务运动发生于 19世纪 60至 90年代中期 ,而“中体西用”论却形成于甲午战后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初阶段 ,它遵循“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路 ,以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为目标 ,没有涉及政治制度层面 ;而“中体西用”论却突破了单纯学习“西技西艺”的限度 ,容纳了学习“西政”的内容。可见 ,两者在时间上不重合 ,在内容上又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 ,“中体西用”论不可能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清末“新政”的思想先导  相似文献   

17.
张之洞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他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锐志兴革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他主持制定的我国近代第一部在全国颁行的学制——“癸卯学制”就充分体现了他的“中体西用”的思想。“中体西用”的提出与建立新学制的设想张之洞生活在中国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其产生顺应了历史潮流,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中西化关系问题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江涛 《培训与研究》2006,23(12):41-42
“中体西用”论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始于传统文化的体用观,在中国近代得到广泛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体西用”论应引起我们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如何科学认识“中体西用”论,我以为要回答这一个问题,首先涉及我们以什么标准来看待或评判。“中体西用”论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只有首先正确认识近代历史,才能正确评判“中体西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