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然而,许多新近发生的事实不可能成为新闻,因为对事实还要以新闻价值为标准进行选择。事实又分为行为事实和观点事实。观点事实,即某人新近发表了言论,传媒予以报道。我们看到的观点事实的报道,较多的是领导人的讲话,记者选取的言论,有些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只是为了让讲话的当事人满意,读者看不看是不管的。  相似文献   

2.
提到新闻官司,现在有种说法,认为是记者写新闻时表述观点太直露,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容易授人以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写新闻要不要有观点?怎样在新闻中表述自己的观点? 新闻要不要有观点?回答是肯定的。有人说过,新闻事实好比是在公路上行驶的车子,只有载着观点才能远行。如果新闻事实没有观点,就好比空驶的车子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评论则是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发表具有一定倾向性观点的言论。前者注重的是事实要客观公正,后者注重的是具有倾向性观点。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之中,新闻报道和  相似文献   

4.
——运用背景材料客观地表现记者的观点和倾向。 在新闻写作中,客观报道被奉为至高无上的原则,要求新闻用事实说话,不允许记者在新闻中发表议论、褒贬是非。于是,西方记者便通过选择事实和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表示自己的好恶观点,显示出无可指责的政治倾向性。  相似文献   

5.
善于用事实说话,巧妙地将新闻观点寓于事实之中,这是新闻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一门艺术。认真总结新闻写作中处理观点与事实关系的经验,自觉地运用“寓”的艺术,这对于改进我们的新闻写作会有帮助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又要做到观点与事实相结合,新闻报  相似文献   

6.
新闻受众逆反心理,是指新闻受众跟新闻本意相反的心理活动。新闻受众出现这种心理活动时,表现出与新闻对立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反感,出现对新闻明显不信任的态度,产生抵触情绪。新闻受众逆反心理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归纳出几种主要的,不妨分析如下:一、批驳心理。新闻受众接受新闻以后,认为新闻事实失实或是不准确,也可能认为新闻观点错误或是不准确,很快就产生与新闻对立的心理活动,出现不能接受的心态。新闻受众为了证明自己判断的正确,总是想办法找出批驳事实错误的材料,往往用其他事实对新闻进行反证,从而否定新闻事实,同时,用推理或自…  相似文献   

7.
新闻背景,指有关新闻事实的历史和环境的材料,是新闻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环境。新闻背景也是事实,但不属新闻事实本身,它只是用来说明和烘托新闻事实。新闻背景用得恰到好处,可以阐明新闻主题,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与起因,揭示实质,使受众全面正确地理解新闻内容;可衬托、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使受众获得深刻的印象,可以巧妙地表明记者的立场、观点,代替作者议论,使新闻价值“增值”;还可丰富新闻内容,使之充实饱满、富有立体感。  相似文献   

8.
发这篇稿有何新闻价值?哪些观点和事实会引起读者共鸣?若新闻价值不大,不足以引发读者兴趣.则要推倒重写,补充新鲜能引人共鸣的事实,阐明观点.凸显新闻价值。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何?新闻贵真。文中人名、地点、时间、数字、术语等都要逐一核实准确.不能道听途说或凭想当然。读者对所写事实和观点.会否怀疑、误解、异议?这样写有没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运用电视制作、传播手段做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媒关注重大的或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与问题做深入的剖析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表明电视台对新闻事实的观点、立场的一种节目形式。它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对事实的理性思维,发议论,以观点和见解来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0.
近闻一些新闻学论著对事实的引用严重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新闻学论著是新闻活动中客观实践的反映,对新闻工作起指导作用。在论述时编造事实或引用事实不准确,文章观点就不可能是对客观实践的正确反映。这将会把我们的新闻工作引向何方?我们要把强调新闻论著的真实性与强调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新闻界,“事实第一性,报道第二性”是一个不争的观点,但基本观点不争,认识角度却各异;报道依据事实进行,但事实是客观的还是具有倾向性的仍是一个焦点话题。陆定一同志指出:“唯物论与唯心论在新闻学理论中的一条明确的界线,就是是否主张尊重事实,而且是否在实践中真正尊重事实。”[1]这就提醒我们:“主张尊重事实”与“在实践中真正尊重事实”并不是自然统一的,如果不清除对事实性质的一些模糊观点,依然会陷入理论上尊重事实、实践中脱离事实的矛盾中。新闻事实的完整认识“新闻事实”是以“事实”为属概念的。对新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用事实说话”是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问题,有一个讨论小高潮。2001年《新闻传播》发表尹连根的文章,提出“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观点;2002年,《新闻界》刊载了季为民的文章,支持尹连根的观点;接着,《采写编》发表了陈力丹的《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的规律》;2003年《新闻记者》发表何光珽的文章《论  相似文献   

13.
新闻写作中材料(亦即事实)如何为观点服务、与观点统一?这是一个基本功问题.许多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容易出现观点加例子或组织材料逻辑混乱的毛病.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4.
吴万里 《新闻界》2003,(5):48-48
过去人们对新闻的认识似乎有点失之偏颇,比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报道”(陆定一),此语不错,但理解时,把握上,往往就各自不同,如观点、问题、理念、思想算不算新闻,估计有些人常常会排斥于门外,认为这太虚、不实在、不实际,其实某些新鲜的观点、重大的问题本身就是事实,怎能不算新闻呢?比如1987年余秋里同志在解放军一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样的口号不能盲目提倡,这只是他讲话中的一个观点,当年文汇报敏锐地抓住这一句话、这一观点,单独发了新闻(见1987年5月9日文汇报),以致我每次讲会议新闻改革都会举此…  相似文献   

15.
新闻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信息,它直接思考着、反映着的唯一对象,只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结果。客观事实的存在,是产生新闻的前提和条件。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这是以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哲学基础得出的新闻本源的观点。它要求新闻只能是客观世界所发生的事实的信息,而新闻真实性所强调的正是事实的属性。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语言和新闻事实的关系.是新闻语言学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点要特别引起我们注意: 一新闻语言源于新闻事实,要受客观事实的制约和检验是先有新闻事实,还是先有新闻语言?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当然是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新闻语言。因为事实是第一性的,作为表述事实的语言是第二性的。新闻语言源于新闻事实,就要忠实于新闻事实,源于新闻事实,受新闻事实的制约和检验。这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而文学,在反映生活时,可以采取典型化的手法,人物的模特儿,不拘泥某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谈创作》第125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  相似文献   

17.
范列 《新闻实践》2005,(5):48-48
宋代大诗人苏轼描写庐山景色时有一首千古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理解的话,这首诗道出了一个问题:新闻的报道角度和新闻真实的关系。角度一变,新闻报道的效果就不一样;角度不同,新闻事实的传递也会出现不同。一、事实不等于真实,不能把表象当作事实,误导受众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刊林漫步     
一、多一些理论分析,写出经济新闻的思想深度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是有其内在客观规律性的,每一个经济现象都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中,经济新闻重在分析。这个分析不是就事论事地分析,而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律,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但在大量事实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性观点同样具有说服力,这些观点往往成为整篇报道的“点睛”之笔。二、多一些全局观点,写出经济新闻的典型指导意义来。一条经济新闻若能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  相似文献   

19.
郝雨 《今传媒》2006,(4):15-16
几年前,关于新闻是否“用事实说话”的问题,以及“用事实说话”是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问题,曾经在学术上引起了一场争议。这最早是由尹连根博士发起的。2001年,他在《新闻传播》上发表文章,提出“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观点;接着,《新闻界》刊载了季为民的文章,呼应尹连根的观点;此后,陈力丹又在《采·写·编》上发表了题为《用事实说话是宣传方法而不是新闻写作的规律》的文章,从更高的层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到2003年,《新闻记者》、《新闻爱好者》等杂志还连续发表争鸣文章,前者如何光珽的《论“用事实说话”》,后者如李时新…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读者,当他拿起报纸来读新闻时,主要目的在于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一篇新闻如果没有足够的引起他关心的信息,那么,他就不愿意读下去。但是,作为党报,它的主要使命是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新闻仅仅是提供信息,那么就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不能去指导、教育读者。在一篇新闻内,读者要信息,而编者要求读者接受某种观点,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新闻和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各有自己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新闻传播有关事实的信息,而宣传提供对事实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