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泠泠 《视听界》2004,(3):84-84
“三贴近”的核心是贴近群众,只有树立群众观点,努力贴近群众,才能优化新闻传播。一、满足群众需求一是要尊重群众的知情权,满足群众获取信息的需求。要全面充分地传播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实和社会变化。假若保持沉默,知情不报,“民间媒体”乘机而入,会影响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美誉度。要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还要改进会议报道。模式化、概念化、居高临下的会议报道,妨害了媒体与群众的沟通。会议报道要早策划、巧切入、展个性。会议报道要有“议”,要报道与群众利益、群众期待关联的政策、措施或信息,会议报道要见“人”,要努力挖掘与会者的亲民之情、利民之谋、富民之  相似文献   

2.
钟明明 《新闻界》2004,(2):70-71
2003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各级领导改进作风,贴近民众,严格自律,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人民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给新闻媒体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用什么方式、从何种角度来报道会议?怎样把会议中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信息.准确、及时、充分、生动地传达给受众?其实有关会议报道的改革问题,已经喊丁许多年,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到了如此重要的议程。各大媒体闻风而动,尤其是一向板着面孔的各级党报头版变化显著,报道内容和方式有了大幅度的改进,但是,从会议的整体报道上,后续报道上,深入报道上,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值得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党报中比较集中地反映群众的建议、意见、呼声和愿望的版面,要数读者来信版。读者来信版是党报联系群众的一座重要桥梁,是报纸贴近读者、服务群众的一条通道。由于这个定位,版面的内容也以登载读者反映的问题为主。如何把握好读者来信版的报道基调,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帮忙而不添乱,补台而非  相似文献   

4.
于蓓 《声屏世界》2004,(9):21-2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始终必须坚持的原则。但有人认为只要报道的内容都是地方上的事,反映的都是身边的人,就做到“贴近”了。其实不然。比如各种面面俱到的会议报道:只报喜不报忧的工作宣传;触及到一些热点话题就浅尝辄止等现象,这样宣传的结果还是停留在表面,信  相似文献   

5.
都市报体育版策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类报纸是定位于市民的综合性报纸.其办报的宗旨就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体育新闻在这一点上无疑是与其相符的.因此,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以自身独到的体育新闻报道吸引更多的受众.体育新闻版的策划和创新在都市类报纸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会议报道一直以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改进会议报道就是更好地贯彻新闻的“三贴近”原则,也是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贴近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而无产阶级的新闻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要贴近群众,报道群众中的新生事物,歌颂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才能真正发挥新闻报道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提到新闻工作的任务和作用时指出:“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新闻报道怎样才能贴近群众?现根据自己实践谈一些探讨性的看法。一、把群众利益作为报道的主题。把群众利益作为报道的立足点,就能取得最佳社会效应,受到群众的欢迎。八十年代初,我到萧县黄口采访,当地群众向我反映:黄口铁路立交桥建  相似文献   

8.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的重要的宣传工具,肩负着“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及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使命。要做到这一点,最要紧的是敢于让过去充斥报纸的“官样文章”让位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精品佳作。因为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质量,而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上的会议新闻过多过滥,报道手段、报道形式又单调俗套,广大受众叫苦不迭,甚为反感。因此,改进会议新闻的报道,让会议报道摆脱俗套已成为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和亿万受众的共同心声。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更应该改变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式,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在报道角度、标题拟定、导语、主体写作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使会议新闻耐看,观众愿意看,使会议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经得起考验。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随后,“三贴近”报道的话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纸杂志上,成为颇受人关注的新闻理念。“三 贴近 ”要求新闻报道反映群  相似文献   

11.
周潇 《新闻知识》2007,(10):11-13
2003年中央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四年多的时间,新闻媒体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近步。各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涌现出一批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反映群众心声的好栏目,好节目。民生新闻近年来的迅速崛起就是  相似文献   

12.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报纸新闻工作“三贴近”,就是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把目光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要让编辑记者真正做到“三贴近”,光靠热情和一般号召不行,没有制度约束,随意性太强,工作就会缺乏稳定性。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让“三贴近”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是保证“三贴近”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在党台、党报宣传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新闻单位党的喉舌作用是通过大量对党政机关、领导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讲话与各种工作部署的报道而实现的。会议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会议,一直是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内容,如每年的全国“两会”可谓万众瞩目。关于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示,新闻单位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4.
开门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历来主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要求新闻工作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央又提出“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与原来提出的群众办报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可是,在办报的实际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距甚远。群众办报更多是一句口号,群众办报不是报纸内在的要求,缺乏原动力,“三贴近”的提出从反面证明我们在群众办报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15.
党报实现"三贴近"的新要求与结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报的实践来看,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首先要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以增强可读性;其次是要把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报办成党和群众都满意的报纸;再次是转变作风,深入基层,给读者提供新鲜、精美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6.
“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是中央对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朱立 《新闻窗》2005,(2):55-55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地市党报新闻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可是我们总有极少数新闻工作者长期“浮”在上面,只热衷于搞会议报道、材料报道。这不但有悖于新闻“三贴近”原则,而且严重制约了地市党报的报道面。群众对这种“文件味”十足的报纸,读之如同嚼蜡,焉有不反感之理!  相似文献   

18.
近十多年来,我国都市生活类报纸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准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忠实反映现实生活,在感动了受众与社会的同时也感动了自己。但是,也有一些个别报纸发布了一些虚假新闻报道,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给都市生活类报纸造成很大伤害,引起了广大读者及人民群众的不满,给新闻界带来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9.
罗晓 《军事记者》2004,(3):19-1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只有坚持“三贴近”,才会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解放军报》采编人员在近年来的新闻实践中,紧紧围绕“三贴近”做章,使报纸的可读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据笔了解,虽然报社下了不少功夫,但由于个别基层报道骨干在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我从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感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内容在增多,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东西在减少。比如:会议报道、迎送报道、空洞无物的报道精简了不少。助长形式主义的,热衷于包装政绩的报道少了。来自一线的、现场的、来自群众生活中的、来自上下共同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