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29日会议上的表态,为“新土改”定了调,即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前提下实行三权分置:稳定所有权、搞活经许权、放开使用权。这不仅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制度创新空间,有利于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更为实现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创造了前提,并使农民在社会发展中切实得到实惠。“新土改”必将实现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中国革命成功的起点是土改,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从而天下归心,中国改革成功的起点则是分田到户,对人民公社运动拔乱反正,把土地的部分产权归还给农民,而现在,我们显然是已经到了启第三次土地革命“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时候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9,(21):18-21
“土改”运动 6月4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样报一,抗议都与当地警方发生激烈冲突。在此次的抗议活动中,成员包括了农民和学生,他们要求政府制定更好的土地法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6,(8):10-10
广东的“土地新政”日前迈出了最新的一步:广东境内段公路土地征用将在“十一五”规划的5年中尝试“农民土地入股”,其中第一个试点是即将开建的韶赣高速粤境段以及莞惠高速东莞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蒋介石推动的土地改革为台湾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49年1月起至1969年,在蒋介石的主导下,台湾当局分三个阶段(三七五减租政策、公地放领政策、耕者有其田政策)进行土地改革。此次土改对台湾经济发展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它使大多数佃农成为拥有土地的自耕农,台湾的农民和土地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使用的材料,是山西省档案馆保存的一批有关解放战争时期晋中二分区^[1]新区土改的未刊档案,是研究土改的珍贵资料。笔者在阅读档案的过程中发现,土改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发动群众”、“划分成分”、“平分土地”。“发动群众”,即本文所说的群众动员,是完成土改的第一步骤,关键步骤。在有关晋中二分区新区土改的档案中,  相似文献   

7.
历代皇朝内部斗争与其说争夺国玺,莫如说争夺土地,农民起义根本原因是农民想争取土地。因此封建皇朝为巩固已取得的政权,无不在土地制度、土地管理上力求安定民生。 兰溪土地建档列入碑刻的是宋绍定初(公元1228年)重修“经界”碑记。“经界”是两浙盐运使提出和制定、并经过皇朝批准的“经界法”,它以查清农民的土地田亩,确立基界,画出田形的四至……达到税负公平和抑止豪强霸占及地主兼并。该碑记录范围有水田、  相似文献   

8.
扩大农民地权及其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改革中遭遇发展瓶颈时解决难题的密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新土改”的重大决策,不但为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痼疾启动了闸门,为中国新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动力,而且为国际社会所瞩目,期之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由“三十年不变”、“长期不变”改为“长久不变”。一字之差,有何深意?回顾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苏南土改.对理解土地新政,应该大有裨意。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史学》2000,(3):31-36
中共上海市郊工作委员会关于检查土改情况的报告 ( 1 95 1年 8月 2日 )上海市郊检查土改的初步情况一、上海市郊已分配土地的 2 2个半乡中 ,经过初步检查 ,发现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关于外部方面 :1、少数地主乱说乱动 ,反攻复辟 :(1)抗拒劳动改造 :洋泾地主×××坐在板凳上锄地 ,不象做活的样子。村干部问他做啥 ?他说 :“你们不是说劳动改造吗 ?”有的分得土地仍雇人耕种。(2 )讽刺农民 :洋泾区一地主×××向一农民说 :“我知道你们分到 1亩地 ,现在开心了。”(3)否认土改 ,窃夺斗争果实 :如杨思区地主×××的老婆 ,向村干部讨债…  相似文献   

11.
土地对大多数中国农民来说,是生存的保障。也是政府给他们的最大的福利。在“第三次土地革命”炒得正热的时刻。专家提醒:记住中国的国情。农村市场化土地制度的建立。不可能像农村第一步改革那样“一步到位”。也不能期望出现“一包就灵”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经过 1 946年 5月至 1 947年 9月以贯彻中央“五四”指示为中心内容的河北第一阶段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后 ,冀中、冀东、冀南等河北境内各解放区广大农村的土地关系、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翻身农民生产热情高涨 ,踊跃参军 ,农村面貌为之一新。但这次土改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进程的加快和土改的深入 ,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各解放区农民在实际运动中 ,越来越普遍地超越了“五四”指示规定的政策范围 ,各解放区党委、政府也根据广大贫苦农民的要求 ,先后改变了以往的某些政策。如改变了对中小地主和抗干烈属成份的地主必…  相似文献   

13.
陈加居同志写的“草契”,发表在安徽日报1957年劳模会报道专页上.这篇文章在安徽日报1956年第四季度和1957年全年作品评比中获一等奖.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好评,有人称之为“一篇出色的通讯”.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宣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合作化的优越性.在这个主题之下,作者运用丰富的材料,叙述了合作化之前下潘村阶级分化的情况,以及通过合作化运动贫苦农民挖掉穷根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情景.一切都是用事实说话的,每一个事实都很准确地阐明了主题.例如,为要说明在富农经济制度和小农经济制度之下农村阶级分化之不可避免,作者举出了这样一些事实:贫农在土改中虽然分得了土地,但是由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对于推动农村以土地为载体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南京市江宁区坚持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取向,以推进规模经营为动力,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大刀阔斧地对农村土  相似文献   

15.
王真 《报刊之友》2014,(2):147-149
以互助组、合作社为组织单位,以梁生宝们为具体带头人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遭遇了意识形态上的障碍。土地改革运动不仅建立了小农经济,并且在思想观念上激活了小农意识。这种小农意识在过去几年的历史中,因为农民阶级的“无产”而被压抑,直至土改将“无产者”变为可能的“有产者”,耳濡目染的土地阶级和富农阶层的生活方式便自动为贫雇农提供生活的理想模式。这就势必与以农业合作化为途径的农村社会主义道路产生冲突。在《创业史》中,柳青分别用将“土地情结”转换为对增产的欣喜和道德的力量这两种方法,顺利化解了小生产者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理想两种意识形态上的冲突,也就让农业合作化道路在摇摆不定的“中间人物”身上获得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1土改《土地房产所有证》档案的由来1946年在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以解决贫雇农的土地问题。同年6月,南乐县积极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然后,县政府向农民颁发了《土地房产所有证》(见图一),并把原地契当众销毁和宣布作废。《土地房产所有证》一式两份,中间盖有骑缝章。村民一份,村委会一份。但是,当《土地房产所有证》发到村民手里后,由于  相似文献   

17.
把根留住     
在中国,没有人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从“均田免粮”,到“打土豪,分田地”,再到“联产承包责任制”,无一不是围绕土地来做文章,把农民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从而达到或夺取政权或执政兴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9日召开,在此之前的9月30日,胡锦涛专程来到30年前农村改革的起始点——安徽风阳县小岗村进行考察,并宣示这次会议审议的政策性文件的主要内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且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国内外舆论均认为,这将导致自实行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以来乡村财产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农村经济、乡村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凤城市刘家河面粉厂退休工人王树君近日来到档案馆,捐赠了一份土改时期的《土地执照》。这份《土地执照》是王树君的父亲王景龙土改时分到的,当时他父亲是边门区张家堡车站工会主席,并兼任张家堡村农会主席,后来其父调到凤凰城车站工作,这块土地就退回村里了。父亲去世后,这份《土地执照》就留给了他。这份《土地执照》是民国38年(1949年)4月1日安东省凤城县边门区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改工作、为确保农民土地所有权而颁发的。执照长38.5厘米宽27厘米,套色印刷,执照上方正中是毛  相似文献   

20.
学者秦晖先生在其文章《农民反对地权归己吗?》里曾说过:土地问题并不能归结为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问题。李昌平先生曾主张“慎言土地私有制”。我在一定程度上同意这个说法:私有制有各种各样,我当然不能同意那种以专制权力“跑马圈地”、赶走农民而造就地主的“私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