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舆论监督到新闻侵权 舆论监督是新闻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和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和法人的人格权的行为。舆论监督是新闻传播的固有职能。新闻侵权则是新闻媒体在报道中的负面派生物。不可否认的是,新闻侵权事件的数量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理清在舆论监督中新闻侵权的内涵,把握新闻侵权的构成及应对之策,避免舆论监督中的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新闻侵权纠纷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新闻体制改革工作过程中新闻自由、舆论监督与公民个人权利的冲突与矛盾.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实则关系到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新闻法制的完善.由河北经贸大学田韶华副教授等撰写的<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研究>(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作为系统研究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的学术性著作,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进展,是新闻侵权领域的一部有较高质量的新作.通览全书,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新闻隐私侵权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晖 《新闻前哨》2003,(6):15-15
(一)新闻隐私侵权的抗辩 新闻为了反映社会生活,就涉及内容的广泛性而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与活动有关的各类人物。新闻的目的在于向社会提供重要信息,以实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但同时,公民也有保护自己的私生活不受侵犯的要求,因此,新闻自由与隐私权都是人的权利和自由,新闻自由如果冲破了法律的限制,就会导致侵权。但在特定的条件下,新闻隐私披露却可以阻却违法,此即新闻隐私侵权的抗辩事由,包括: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新闻侵权纠纷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造成新闻诉讼增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在行使新闻自由和舆论监督时,态度不严谨,采访不深入、不细致,导致新闻失实;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法治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手段,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与法治建设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以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在推动立法、监督执法、促进司法改革、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等方面,对我国的法治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近年来,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事件也日益增多“,新闻官司”时常出现。这一系列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新闻自由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活动规范,新闻舆论监督应当在一个什么样的框架内进行。这些,必然就涉及到新闻舆论监…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新闻侵权纠纷成为—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新闻体制改革工作过程中新闻自由、舆论监督与公民个人权利的冲突与矛盾。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实则关系到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新闻法制的完善。由河北经贸大学田韶华副教授等撰写的《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研究》(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作为系统研究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的学术性著作,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进展,是新闻侵权领域的一部有较高质量的新作。通览全书,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新闻自由已成为各国法律保护的对象,然而如同其他任何权利一样,新闻的言论自由一旦遭到滥用,就必然构成对他人合法利益的侵害。 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新闻侵权除应具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侵权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 一、新闻侵权主体的复杂性及特定性。新闻侵权是通过新闻报道实施侵害的,而一则新闻的公开发表则必须有新闻制造者和新闻发表者,即作者和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闻自由的异化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青年记者》2007,1(18):38-39
新闻自由是记者享有的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权力。权力的行使具有强制性,权利只能停留在记者个人享有的层次上,把权利当权力必然导致新闻侵权,这种现象在今天已经屡见不鲜了。新闻自由:记者应该享有的权利新闻自由这一概念是由资产阶级政治家、诗人约翰.杰斐逊的出版自由的观点衍生而来。"新闻自由是指新闻媒体为了公共利益,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采访、写作、报道、发表新闻信息的  相似文献   

9.
周潇 《新闻知识》2003,(8):68-70
近些年来,新闻侵权案件频频出现,新闻官司有增无减.那么,如何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避免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只有明确舆论监督主体和被监督者的权利以及出现新闻侵权事件的原因,才有可能避免新闻侵权,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权.  相似文献   

10.
张志新  张哲 《记者摇篮》2004,(10):44-45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公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时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新闻侵权。有关资料显示.自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以来,全国各级法院通过法律途径了结的新闻官司已超过1000起.其中新闻侵权诉讼案占80%。因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从法律的高度正确认识并努力规避新闻侵权。是新闻传播尤其是舆论监督正当合法进行的一项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先生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思想认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内涵是监督政府:而新闻自由是新闻之所以有监督政府权利的理论根基;要进行好这种新闻监督的职能,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五种基本能力和八种道德品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闻侵权案件时有发生。新闻侵权案件的发生,对新闻媒体来说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有损自身的形象。媒体和记者有必要认真探讨防止新闻侵权的问题。一、最容易发生新闻侵权的几种情况1、报道的内容直接违法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进行舆论监督,媒体本身也要受到法律的监督和制约。目前我国法制日益健全,除了国家的法律法令外,各个领域和地方性的具体法规不断出台;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法人的名誉和信誉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利益,因此人们对此更为重视。在开展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3.
新闻自由是把双刃剑——中西新闻自由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小玉 《新闻界》2006,(1):116-118
新闻自由是一把双刃剑,即自由和制约两方面。新闻自由主要包括采访权、报道权、发表权、评论权、知晓权、使用的传媒权、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等;而对新闻的制约手段有哪些呢?主要有法律、行政、经济和暴力等四种制约手段。2003年4月,美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处组织了一次中美可视电话讨论会,会议的主要话题是新闻自由,中方参加者是近20名媒体记者和高校教师,美方主要是倡导新闻自由的民间机构的两名负责人。这场讨论汇成了一场争论会,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新闻媒体有没有“新闻自由”,因为中国媒体是受政府控制的。西方人总是以…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从根本上说是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通过新闻媒体的实现形式.同时,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也要受法律的监督.本文就如何做到既要开展舆论监督,又要避免新闻侵权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李勇 《声屏世界》2003,(5):29-30
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作为舆论监督主体,频繁活跃在现代社会,在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法律没有对舆论监督主体行为、权利义务等提供专门的《新闻法》,使得新闻监督主体的行为性质介于“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之间,这种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得舆论监督行为与普通民众个人行为难以区别,其结果:新闻记者的人身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权得不到落实,新闻侵权案件中,舆论监督者败诉容易胜诉难……,这种现实与现代社会新闻产业发展的态势,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闻介入社会生活,特别是新闻的舆论监督介入社会空间的不断深入,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新闻采访活动与法律两者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新闻采访活动,作为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新闻采访不可缺少的方式,捕捉鲜活真实素材的有效手段的隐性采访活动必须在法律约束的规范之内,不可凌驾于法律上。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运用大众传媒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公众事务和一切涉及公众利益的活动,并运用舆论的力量促使它们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轨道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是现代文明社会须臾不可缺少的。 舆论监督既受法律保护,又受法律制约。为避免舆论监督与国家和公民的其他权利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舆论监督必须在按照新闻规律办事的前提下,依法维护媒体、国家和公民的正当权益。 新闻舆论的监督权至少受到两方面的限制:(1)  相似文献   

18.
尹超  尹增刚 《青年记者》2006,3(9):59-6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明的进步,法治在社会生活中也逐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勿庸置疑,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手段,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与法治建设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以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在推动立法、监督执法、促进司法改革(甚至司法公正)、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等等方面,对我国的法治建设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近年来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事件也日益增加,“新闻官司”(新闻侵权诉讼)时常出现,“媒介审判”①对司法审判也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9.
罗朋 《新闻知识》2005,(12):10-12
新闻舆论监督属于新闻传播活动范畴,同时又是公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具体方式,因而,实行新闻舆论监督一方面要遵循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还要依据国家的法律制度和其他社会规范,而这些基本规律、法律制度及其他社会规范就构成了新闻舆论监督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公众利益原则、真实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政治性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法律是这样来规范新闻活动的——通过权利界定,保障媒体履行舆论监督的特定权利;通过义务界定,限制媒体滥用舆论监督的权利。媒体应在法律给定的空间内从事新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