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刚刚揭晓的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参与采写的消息《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大令公庄村民问:解决俺村的问题还要花多少钱》被评为一等奖。回顾河北省“大令公庄事件”的报道,前后追踪历时近4年。这是我当记者以来遭遇的最硬的一块“石头”。这一事件拖延时间之久,领导批示层次之高,省、市、县有关调查落实队伍之庞大,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严重,确实令人震惊。这篇获奖的消息,只是整组报道中的一篇。这组报道揭示了大令公庄村问题7年久拖未决的要害———有关部门用“认真”的形式主义,对付领导的批示和群众多…  相似文献   

2.
处在新闻战争最前沿的一线驻地记者,常会遭遇“灯下黑”的尴尬处境.2011年在巴基斯坦报道本·拉丹之死和2012年在阿富汗报道驻阿美军风波,这两次重大事件的报道让我对这种处境深有感悟. 借婴儿车混进拉丹死亡现场 这是一个全世界的记者等待了十年的新闻事件,但谁也没有想到它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临.  相似文献   

3.
栾轶玫 《视听界》2010,(1):117-117
年末岁初,各处盘点频繁,某杂志记者让我回忆一下2009年我认为的最重要的电视事件,发现自己已被“融媒体”理念深深浸染,我不大喜欢用传统电视的眼光来看整个2009年电视业的重大事件,而更愿意将之放到一个更为兼容的“大视频业”的生态中来考察中国的视频生态,毕竟这一年,传统电视迈出了重大转型的第一步,“视频”不再是先前商业网站小打小闹的一个新媒体试水之作,  相似文献   

4.
2008年年底,北京西城区检察院认定有着“中国IT第一记者”之称的刘韧涉嫌敲诈勒索,批准警方逮捕。此前在2007年9月,原《财经时报》记者熊川因敲诈勒索罪,被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半。前后两起事件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为何记者“敲诈门”事件频频发生?是谁在记者与企业之间建起了这条暗线?  相似文献   

5.
有人创造历史,有人记录历史。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史料,记者的职业就是记录历史。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这不仅是本年度的重要新闻,更是两岸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我有幸随团采访,亲身见证这一历史事件。8天采访,其间的紧张、兴奋、感动,乃至辛苦,都让我对记者这一行业有了更深的体会。快速记录历史瞬间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走下舷梯的那一刻,将永远铭记在两岸关系的史册中。这是56年来中国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大陆的土地,可谓万众瞩目,最明显的一个指标就体现在采访此次事件的记者数量上。约1…  相似文献   

6.
5月2日,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节目中极简略地报道了法国前总理贝雷戈瓦自杀的消息。在当今法国政界人物中,我对贝氏有着比较良好的印象。这个看去十分理智的人竟自寻短见,令我惊诧。我急切地要了解这事件的全貌。新华社驻法记者郭京花的新闻特写《贝雷戈瓦之死》 (1993年5月4日《参考消息》)让我,也让千百万读者,及时得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事件发生在5月1日下午六时许,这篇长约2600字的特写翌日就从巴黎发出,表现了作者的工作效率。快虽快,却不给人以急就章通常难免的仓促命笔的感觉,而是宛如成竹在胸,全局在握,写来从从容容。这固然是由于作者身为驻法记者,一直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1994,(6)
对比烘托言简意赅中国女子游泳队扬威世界游泳锦标赛,令世界泳坛为之震惊。如何报道这一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不同的记者自有不同的方法。在众多的报道中,我认为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这篇报道不失为一篇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创新之作。该文的主要特点是对比手法...  相似文献   

8.
吕岩松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在去年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中,炸弹落下后,他常常第一个到达爆炸现场,拍摄下那惨烈的场面;他的文章使亿万中国人为之激动、为之流泪、为之愤怒。是他,第一个详细报道了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第一个发回了我3名记者为国捐躯的消息;第一个发回了烈士的现场遗照;第一个准确报道了北约使用了5枚导弹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他也是我被炸使馆中唯一幸存的记者……这,是个浑身是胆的英雄,一条无所畏惧的好汉。可当记者推开他办公室的房门时,迎接的却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他一脸的书卷气,热情的目光中带着几分腼腆、…  相似文献   

9.
2013年《xx报》记者陈永洲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被依法刑事拘留的事件在新闻界引起轩然大波。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镜头,陈永洲发出“要以我为戒”的追悔,一言惊醒媒体人。陈永洲的忠告和警示给记者上了生动一课,令无数关心这一事件的人瞠目,更让媒体和记者汗颜。  相似文献   

10.
夏虹 《新闻界》2004,(1):26-26
2004年1月初的一天,天气出奇的冷。编辑部将本刊《事件·背景》版块中“记者行动”这一栏目的选题定了下来:采访2003年11·3大火中因采访受重伤的衡阳日报摄影记者杨帅,其目的在于捕捉这一事件中闪光的瞬间及事件后面鲜为人知的背景……当天,我作为该栏目的编辑,用一种惯常的约稿方式拨通了衡阳日报社总编室的电话。总编室的同志热情地将熟悉杨帅情况的一位记者的联系方式告诉了我。于是,我获得了杨帅的手机号码。“喂,你是杨帅吗?”“对,我是,请问你是哪一位?”手机很快拨通,电话那边传来杨帅微弱的声音。我告诉了他我的身份和意图:请他为…  相似文献   

11.
在理工科院校读书的时候,我特羡慕文科大学生,说穿了是青睐记者这一职业。然而,心里常常又觉着没底儿,我总在想,记者风先是风先,差不多什么场合都去得,什么人都见得,无之王嘛。可这碗饭并不好吃,记者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经济、科学、教育、文化、政治、法律、社会等等。记者每天要和社会上各种人打交道,名符其实的“社会活动家”。记者还应是全天候的,除了睡觉之外,他要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及时作出反应。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基层的一家建筑施工企业。此后不久,市报的一次公开招聘终于圆了我的记者梦。走上记者岗位,才知道干记…  相似文献   

12.
1992年7月2日,陕西日报一版刊登了该报记者写的《延安发生一起幼儿食物中毒事件》。这则消息反映了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关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我认为,记者选取的并非最佳角度,对导致这一事件的坑人奶粉未指明商标及生产厂家,就更是一大失误。延安发生这次食物中毒事件。皆因劣质奶粉引起,读者最关心的自然是这种奶粉的商标及生产厂家,以免继续使用再受其害。然而,记者对此却以“某厂生产  相似文献   

13.
姜辛 《新闻记者》2003,(9):43-44
2001年4月1日,南中国海上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中美撞机事件”。此时,正是我作为《文汇报》常驻俄罗斯记者刚刚履新的第九天。从当地电视新闻中看到此消息后,新闻敏感告诉我:这一重大的国际冲突事件也许将成为我作为驻外记者生涯难得的报道机遇。尽管我所在的国家是与此事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俄罗斯,尽管我刚刚来到莫斯科,一切必要的证件尚未办理,但是我知道中国的读者将会十分关注俄罗斯的反应,我所在的报社会把“中美撞机事件”作为十分重要的报道题材,而且我作为国际新闻记者作报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从何处着手?从哪里寻找新闻线索?如何…  相似文献   

14.
杨龙 《新闻实践》2008,(9):21-24
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于新闻的真实。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任何关乎新闻真实的细节,都须有记者深入现场获取的第一手材料,还应在采访不同对象的过程中不断求证和互证。贵州日报记者杨龙应本刊之约,回顾贵州"瓮安事件"的采访亲历,使我们看到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记者如何深入采访、去伪存真,使之真正把握突发性事件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我在新闻学课堂上反复强调记者不可在新闻报道中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尽可能减少记者个人的偏见渗透到新闻报道中.这是因为,读者阅读新闻报道,怀有一种前提假设,那就是我阅读新闻报道是想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而不是想知道记者怎么看的.  相似文献   

16.
1990年7月21日,沙特阿拉伯王国同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它是阿拉伯世界最后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我有幸参加了这一重要事件的采访报道,在自己的记者生涯中留下一段难忘的经历。突然接受任务16日上午,我突然接到通知,钱其琛外长19日将出访沙特,领导上决定派我作为唯一的一名随团记者前往,负责对内和对外文字及摄影报道的全部任务。这更叫我感到突然。当  相似文献   

17.
凡耳闻目睹过1998年的抗洪宣传和1999年的北约轰炸南联盟报道的人,无不对手持话筒、镇定自若地发出铿锵有力声音的记者肃然起敬。‘各位现众,现在是贝尔格莱德时间某月某日某点,北京时间某月某日某点,我身后这片冒着硝烟的地方是……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从南斯拉夫发回的报道。”每每此时此刻,我都会为我的同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要求记者“说几句’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记者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手持话筒作报道时说的话,包括现场口播、见场访问、现场解说和现场评论等。现场报道要求记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简洁…  相似文献   

18.
深圳法制报社记者在中秋之夜去香蜜湖度假村采访时,被度假村保安人员及工作人员殴打致伤。此事披露报端后,激起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愤慨。无辜殴打、谩骂记者,阻挠记者进行正当采访活动一类的事件,这几年来时有所闻。有些事件的性质极为严重。这不能不使人强烈呼吁:必须确保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歌颂善美、鞭挞邪恶,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触犯了某些人,某些部门。你要揭我的短吗?我就向你提供种种假情况,叫你真假难辨。你要批评我吗?我就告你“不符合事实”,甚至拿出假证据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展现新闻事件实现新闻报道的价值,是广播电视记者的天职,而社会生活复杂多变,采访对象的特点千差万别,需要记者以职业之情引导人性之情,从而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价值,进而传播社会正能量。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对记者在采访中如何合理引导情、深入提炼理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0年一年中,全国就曾经连续发生过:沈阳“白玫瑰”美容保健公司非法拘禁《焦点访谈》记者事件;济南记者被保安殴打事件;东莞塌楼事故记者采访被群殴相机被抢事件;南方都市报记者被打事件;山西煤矿爆炸记者采访被殴失踪事件;3家媒体记者采访江门事故遭围攻殴打事件;深圳记者被打摄像机被砸事件;上海两记者厦门遭殴打事件;衡南暴力殴打记者事件;广州《羊城晚报》记者被恐吓、追打事件;质量万里行记者西安遭暴力事件;南京围殴记者事件……在以上列举的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分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